渭河發源于甘肅省渭源縣鳥鼠山,入陝以後,經寶雞、扶郿等地,東流過西安北郊,又東經渭南等地到潼關入黃河,是橫貫關中平原的第一大河,沿岸富有古代文化遺址。從地理的角度看,渭河無疑是黃河的支流,但是從文化的角度而言,渭河文化算得上是黃河文化的重要脈絡。中華民族最重要最輝煌的四個朝代——周、秦、漢、唐皆建都于此。
遠在周代,就流傳着很多有關渭河的故事,其中大多涉及周文王。《詩經·大雅》上說,周文王為娶妻,曾在渭河上“造舟為梁”,架設了一座浮橋。而周文王與姜子牙的神話也與渭河息息相關。據《史記》載:周文王一次打獵前得卦辭曰,“此行所獲,非龍非螭,非虎非罴,所獲為成就霸業的輔佐。”出行後,在渭水之濱文王遇見了姜子牙,相談甚歡。周文王欣然地說:“我祖父在世時曾多次告訴我,将來一定有個了不起的人物輔佐我成就霸業,想來這個人就是你吧!你真是我家父盼望已久的人啊!”故後人又稱姜子牙為太公望。後姜子牙果然協助文王、武王,完成了滅商大業。
戰國時建造了曆史上有名的鄭國渠。幹渠西起泾陽,引泾水向東,下遊注入洛水,全長300餘裡,促進了渭北平原農業生産的發展。據《史記·河渠書》載:“于是,關中為沃野,無兇年。秦以富強,卒并諸侯。”
到了西漢時期,古人引渭穿渠,以通漕運,灌溉農田。渭河在古代水上交通運輸中,也起過重要作用。鑿泾灌溉是古代關中平原最早的大規模水利工程。西漢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趙中大夫白公建議增建新渠,引泾水東行,至栎陽(今陝西臨潼東北)注于渭水。幹渠長200裡,灌溉面積4500餘頃。此後灌區稱鄭白渠。《漢書·溝洫志》記載當年廣泛流傳的一首民謠:“田于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舉臿為雲,決渠為雨。泾水一石,其泥數鬥,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前秦苻堅時期(357年—385年),曾發動3萬民工對鄭白渠進行整修。鄭白渠的管理制度在唐《水部式》中有具體規定。灌區除設泾堰監等專管機構外,并受京兆少尹(首都副行政首長)的統轄。渠道上的主要樞紐如彭城堰等,還設專人管理。較大的渠道上建有木質閘門,根據預先編制的用水計劃,輪流定量供水。渠道和渠系建築物維修有一定的報批手續和監督辦法,不許私自拆修。每年農曆正月一日至八月三十日将沿渠水磨封存,以保證灌溉用水。
秦漢以來,人們加大了對泾水、渭水的開發和利用力度。泾水是渭河的支流,發源于甯夏泾源縣,入陝後,經長武、彬縣、泾陽等縣至高陵注入渭河。
“泾渭分明”這一家喻戶曉的成語即源出泾渭兩河交彙處,說的是在泾水、渭水相會合處,清濁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古人認為是泾水濁而渭水清的。據考證,唐代詩人杜甫的《秋雨歎》中“濁泾清渭何當分”,大概是這則成語的雛形了。
但是,《現代漢語詞典》将這一成語解釋為:“泾河水清,渭河水渾,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有人還就此撰文,認為是古人搞錯了,應該是泾清而渭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真的是古人錯了嗎?
著名曆史地理學家史念海教授對泾渭清濁問題進行過專門研究,結論是泾渭兩河的清濁并非一成不變,其變化軌迹大緻為:春秋時期泾清渭濁,戰國後期到西晉泾濁渭清,南北朝泾清渭濁,南北朝末至隋唐是泾濁渭清,隋唐以後又是泾清渭濁了。導緻兩水清濁變化的當然是流域植被保存或破壞狀況以及由此引來的水土流失程度,換言之,是人類的開發活動影響着河水的泥沙含量變化。
如此看來,并不是古人搞錯了,而是後人對環境破壞産生的影響,這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