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爐是居家必備的廚房利器,把食物放進去“叮”一下,短短幾分鐘,就可以品嘗美味了。
微波爐也并非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一篇名為《轉<人民日報>,請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爐!!》的文章就集中列舉了它的“四宗罪”:
微波爐工作時輻射很大;
微波爐加熱使食物産生緻癌物;
微波爐加熱使食物的營養大量流失;
微波爐裡的“波兒”會殘留在食物中,中和腦磁波,導緻腦退化。
聽到這個“噩耗”,再想想雙十一剛買的、還沒捂熱乎的微波爐,小編整個人都不好了……
有媒體向《人民日報》求證,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未刊發叫停使用微波爐的文章,上述微波爐的種種黑料純屬謠傳。
造謠者為什麼把微波爐黑得體無完膚,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這個小編不太清楚,不過說起謠言中提到的這些“罪狀”,微波爐自己都忍不住要辯解: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微波爐高輻射?跳進黃河洗不清這是一個關于微波爐的萬年不變的黑料。講真, 微波爐在工作時确實會産生輻射,但遠沒有傳言中說得那麼可怕。
波的輻射與頻率成正比、波長成反比。微波爐的波兒頻率在300MHz~300GHz之間,比可見光還小,換句話說,它的輻射比我們每天接觸的光照還要小。
微波爐的波兒還有一個特點,遇到金屬會産生反射。在微波爐加熱時,金屬外殼能反射微波,從而将微波“關”在爐腔内。微波爐門上的矽膠封條也可以防止微波洩漏,并吸收微波。即使微波能沖破層層阻礙“逃”出來,它的能量也會随着距離減弱,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遞減。
美國對微波爐洩漏的标準是,在距離微波爐大約 5 厘米的地方,每平方厘米的功率不超過5毫瓦;我國的标準更加嚴格,為1毫瓦。符合國家标準的微波爐,隻要不在它工作時把它摟在懷裡,輻射可以忽略不計。
微波爐加熱産生緻癌物?不存在的
微波爐通過形成電磁場,使食物中的水分子高速旋轉,在短時間内産生足夠的熱量,讓食物變得熱fufu的。與傳統的加熱方式相比,微波可以使食物受熱均勻,加熱效率更高。這一過程完全是由水分子摩擦産生的物理加熱,食物的分子結構不會發生改變,更沒有産生緻癌物一說。
在加熱過程中,微波爐形成的電磁波被完全轉化成熱能,不會殘留在食物中,更不會被吃進肚子裡。說微波爐的波兒會讓腦退化的人,是不是腦子短路了?
微波爐加熱大量損失食物營養?這是一個誤會無論采取何種烹饪方式,隻要經過加熱,食物的營養成分都有一定程度的流失。流失的多少與烹饪方式、烹饪過程、加熱時長等因素有關。湖南大學的翟軍教授表示,與炒、炸、炖相比,微波爐加熱速度快、時間短,有利于營養物質的保留。
食物主要供給五大營養物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其中,碳水化合物主要用于提供能量,含有的營養素非常少;礦物質不怕高熱,加熱後損失不大;通過微波爐加熱的蛋白質、脂肪,與傳統烹饪方式相比,流失率也沒有太大差異。對于比較怕熱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B族維生素來說,有研究表明,微波爐因為加熱效率高、時間短,這類營養物質損失較小。
答應小編,别誤信了這些謠言,一激動把微波爐打入冷宮了!微波爐可以放心使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