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加油卡官網充值都要圈存嗎?在上海,移動支付早已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且不說坐地鐵手機掃碼就能過閘,甚至連菜場的小販也能接受掃碼支付了可不少市民反映:老牌商戶——中石化加油站,至今依然隻接受現金和加油卡支付,甚至拉銀行卡都不行市民楊女士就撥打了解放日報·上觀新聞熱線63523600,吐槽她加油時的遭遇楊女士說,“要加油還得先去取現金?現在非現金交易相當普遍,沒有多樣化的支付方式,用戶體驗度如此差,中石化難道不擔心客戶流失嗎?”,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中石化加油卡官網充值都要圈存嗎?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在上海,移動支付早已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且不說坐地鐵手機掃碼就能過閘,甚至連菜場的小販也能接受掃碼支付了。可不少市民反映:老牌商戶——中石化加油站,至今依然隻接受現金和加油卡支付,甚至拉銀行卡都不行。市民楊女士就撥打了解放日報·上觀新聞熱線63523600,吐槽她加油時的遭遇。楊女士說,“要加油還得先去取現金?現在非現金交易相當普遍,沒有多樣化的支付方式,用戶體驗度如此差,中石化難道不擔心客戶流失嗎?”
目前本市加油站到底是什麼樣的支付狀況?楊女士與其他市民的吐槽是不是僅為中石化“獨有”?記者随機撥打了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道達爾等加油站電話,發現除了中石化外,其他加油站都表示“無需辦理加油卡,現金、銀行卡、微信支付、支付寶都可以。”記者進一步了解後還發現,即使已辦理中石化加油卡,客戶在充值流程上還存在其他不便。作為長江以南主流的加油站品牌,中石化為何仍不改本世紀初的支付方式?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加油:僅支持現金或加油卡支付
家住靜安區的楊女士告訴記者,上周,她駕車路過金沙江路中山北路口的中石化加油站時,發現油快用完了,于是把車開進了加油站。當時正值加油高峰,排隊等候加油的車不少,終于輪到她時,她告訴加油員加200元92号汽油。加油員問她要加油卡,她發現卡沒放在包裡;更糟糕的是,口袋裡現金也隻有幾十元。她想用銀行卡或支付寶支付,對方回答:除了現金和加油卡,其他都不行。要麼換别家加油站,要麼到加油站内的易捷便利店去辦張加油卡。楊女士不想再折騰了,就先把車停到加油站的空地上,然後到便利店辦加油卡,油卡是實名制,需要身份證辦理,還要完成簽字等登記手續。
若要選擇微信支付方式來充值加油卡,需要經過注冊會員和綁定加油卡等一系列過程。
拿着“千辛萬苦”才充進錢的加油卡,楊女士終于加上油了。可她還是抱怨:家裡早就有兩張中石化卡,隻是出門着急忘帶在身邊,這次又費時費力多辦了一張。她認為:眼下,銀行卡、手機二維碼等作為最直接的支付工具,竟然沒被中石化運用,是不是有點落後于時代?中石化的收費系統,是不是該升級了?
此外,中石化加油卡的辦卡和充值時間通常是周一到周五9:00—17:00,其他時間段内,如果着急要加油,身上卻沒帶足現金或加油卡,那麼,即便中石化加油站就在眼前,也是“咫尺天涯”。
楊女士碰到的情況是否普遍?記者撥打了中國石化客服熱線,對方确認:目前中國石化在全國範圍内的确僅支持現金和加油卡支付。個人辦理好加油卡後,在加油站現場可以通過現金、銀行卡、網上銀行轉賬進行充值;也可以關注微信公衆号綁定加油卡,通過手機銀行和微信支付等方式在線充值。至于楊女士碰到的不能用銀行卡直接向油卡充值,應該屬于個别情況。
充值:圈存流程太繁瑣
還有一些市民反映,即便辦完加油卡,也并非使用時就能“一路綠燈”,卡裡錢用完了,充值的時候還會遇到煩心事。
嘉定何先生告訴記者,前幾天他發現油卡餘額不多了,就進行了線上充值。不過充值後并不能直接用于加油,而是要先到加油站進行“圈存”。那天他去的那家加油站,恰巧電腦系統出了問題,無法圈存,隻好另找其他加油站。幸好車輛的餘油,可以讓他開到下一個加油點。
什麼是“圈存”?何先生解釋,就是把個人賬戶資金打入實體IC卡的過程。為了一探究竟,記者到中石化宜川路附近的一家加油站詢問。工作人員說:如果選擇移動支付方式充值,就必須先關注“中國石化上海石油會員”微信公衆号,并綁定加油卡,之後才能用微信支付對加油卡進行充值。也就是與楊女士遇到的情況一樣。自行線上充值後,還需要到油站自助操作“圈存”機器;而如果是線下充值,即直接在櫃台充,那麼充值後營業員一般會直接幫消費者“圈存”。
在加油站便利店内的櫃台上,記者看到了“圈存”機,與POS機差不多,左半部分用于插卡,右半部分有按鍵和顯示屏,用來輸入圈存的金額等一系列操作。根據“圈存機器”的說明,圈存流程一般是:插卡——輸入預先設置的加油密碼——按“圈存”功能鍵;圈存完成後,打印POS憑條,然後退卡。“在線充值的錢不能同步到實體加油卡上,圈存後卡裡才有錢。”工作人員指着圈存機告訴記者。
為什麼一定要通過“圈存”方式?中石化客服熱線稱:目前,中國石化的線上充值與IC卡沒有實現實時數據傳輸,必須依賴“圈存”終端操作,“因為消費者充值之後,金額隻是上傳到後台賬戶,成為‘備付金’,而‘圈存’就是将這部分備付金激活,同步到加油卡上。”
對這樣的流程,何先生直呼“搞不懂太繁瑣”,他說即便在線給卡充了值,要加油還得分三步:加油站找地方停車->去室内找機器圈存->出來排隊加油。“辦加油卡本是為了提高效率,結果圈存弄得比排隊付錢還要麻煩!”
業内人士:未來趨勢是“去卡化”
靜安區一家中石化油站的營業員向記者透露,他在加油站工作了十多年,随着移動支付的興起,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進來就詢問是否可支持手機支付。有時遇到有人趕時間,他會拿出自己的微信二維碼讓其刷掉,自己記賬下來,回頭轉換成現金交易結算。
不過今年5月開始,中石化在上海地區已經開始試點微信支付,即客戶加完油可以到便利店櫃台通過微信掃碼支付,“目前隻有一小部分加油站在試點,因為結算系統還在測試,出錯率有點高。”他工作的加油站也被列入了試點,為了避免對賬時可能出現問題,他會記錄下每一位用微信支付的客戶的交易金額和賬單号。記者看了下他的記錄,發現僅5月23日一天,就有34次微信支付,累計金額8577元。記者繼續問:都可以支持手機支付了,為何還不支持銀行卡支付呢?營業員說搞不清楚,想來還是效益問題吧。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石化加油卡技術研發人員告訴記者,其實國外的加油體系,上世紀就實現了插銀行卡支付。中石化在加油卡項目立項之前,也與各大銀行機構談過合作,但由于手續費未談妥,中石化最終決定做加油卡,直接放棄了銀行卡。至今加油卡體系已經運營了15年,在全國擁有上千萬客戶;但由于先天缺乏互聯網基因,尤其是其中的圈存功能的确越來越不适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從行業看,餐飲、商超和零售業的掃碼支付占比已經超過70%,遠超銀行卡支付和現金支付。”在他看來,随着80後、90後成為主流客戶,讓他們辦卡、充值、圈存終究會遭至抵觸。要改善用戶體驗,接入第三方支付渠道應該最為便捷。不過要實現客戶不下車就完成支付,則要考慮加油站環境與移動支付之間存在的安全兼容問題,“讓客戶拿出手機在加油機邊掃,不太安全”。
此外,現有的加油機底層技術相對落後,無法實現數據信息的實時交互和同步。中石化曾經推出過“智能加油機”,但在用戶體驗上并不良好;而要想全面升級全國3萬座中石化加油站的加油機,成本規模預估在幾百億元,企業還在摸索技術與收益的平衡點。
但無論如何,對加油站而言,便民利民‘去卡化’,應該是未來的趨勢。
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車佳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