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新疆質監局發布了和田玉新版标準,同時新标準還推出了和田玉實物标準樣品。(其中就包括了羊脂白玉和白玉)
↑新疆和田玉實物标準
标準樣品全套實物共8件,分别為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黃玉、糖玉、碧玉、墨玉。此次質量标準取消了質量等級,隻提出分類。新标準也不涉及籽料、山流水料、山料等産狀分類。
标準對羊脂白玉的表述是:優質白玉,顔色呈脂白色,可略泛青色、乳黃色等,質地細膩滋潤,油脂性好,绺裂較少,可有少量石花等雜質(一般10%以下),糖色少于30%。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羊脂白玉、糖羊脂白玉。糖羊脂白玉的糖色部分占30—85%。
青白玉:是介于白玉和青玉之間的品種,顔色以白色為基礎色,帶有灰綠色、青灰色、黃綠色、褐色、灰色等淺——中等色調,半透明至微透明狀,質地細膩緻密,油脂——玻璃光澤,半透明狀,可見绺裂、雜質及其它缺陷。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青白玉、糖青白玉。
青玉:顔色有青至深青、灰清、黃綠等中等——深色調,半透明至微透明狀,質地細膩緻密,油脂——玻璃光澤,可見绺裂、雜質及其它缺陷。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青玉、糖青玉。
黃玉:淺——中等不同的黃色調,經常為綠黃色、粟黃色、帶有灰、綠等色調,半透明至微透明狀,質地細膩緻密,油脂——玻璃光澤,可見绺裂、雜質及其它缺陷。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黃玉、糖黃玉。
糖玉:由于次生作用形成的,受氧化鐵、氧化錳浸染呈紅褐色,黃褐色、褐黃色、黑褐色等色調,半透明至微透明狀,質地細膩緻密,油脂——玻璃光澤,可見绺裂、雜質及其它缺陷。糖色部分占到整體樣品85%以上時定名為糖玉。
碧玉:顔色以綠色為基礎色,常見有綠、灰綠、墨綠等顔色,半透明至微透明狀,質地細膩緻密,油脂——玻璃光澤,可見绺裂、雜質及其它缺陷。
墨玉:顔色呈灰黑——黑色(占30%以上),緻色因素是因為含有一定量的石墨包體。黑色多呈浸染狀、葉片狀、條帶狀、聚集,可夾雜白或灰白色,多不均勻,半透明至微透明狀,質地細膩緻密,油脂——玻璃光澤,可見绺裂、雜質及其它缺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