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者在出版學術著作、寫作發表論文時都需要檢索文獻。不論是通過中文文獻數據庫,還是英文數據庫進行文獻檢索,檢索頁面往往會出現ISBN, ISSN, DOI号等。這些是什麼呢?
ISBN:
ISBN号即國際标準書号,全稱是國際标準圖書編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是專門為識别圖書等文獻而設計的國際編号。由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最終公布。
每本書的每一個版本都有一個不同ISBN。每個國家有一個指定機構管理境内ISBN,并決定當地申請流程。從2007年開始新書的ISBN從10位變為13位,13位的ISBN由五組數字構成:
第一組三位是國際物品編碼協會分配的産品标識編碼(EAN.UCC)- 978或979;
第二組是組區号,中國則是“7”;
第三組是出版社代碼;
第四組的出版物編碼代表了某一書名的特定版本;
第五組是一位校驗碼,而第三和四組編碼的長短均不定。
ISSN:
ISSN号即國際标準刊号,全稱是國際标準連續出版物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的簡稱。是為各種内容類型和載體類型的連續出版物(例如報紙、雜志期刊、年鑒等)所分配的具有唯一識别性的代碼。分配ISSN的權威機構是ISSN國際中心(ISSN International Centre)、國家中心和地區中心。
以ISSN為前綴加上八位數字組成,分為前後兩段各四位,中間用連接号。前七位是順序号,第八位是校驗碼。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要為刊物申請ISSN需先申請到國内統一連續出版物号(CN)。
EISSN:
EISSN就是電子期刊的ISSN。
期刊出版物如果出版印刷版和電子版,就會具有兩個ISSN号,一個是印刷版的ISSN,一個是電子版的ISSN号 (即EISSN)。都是由國際ISO标準協會頒布的。比如有很多國際學術會議與IOP出版的刊物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JPCS)合作出版會議論文集,其ISSN号為1742-6588,EISSN号為1742-6596
SICI:
在ISSN的基礎上還有更為複雜的SICI(SerialItem and Contribution Identifier)。這個标識符分為三段:
第一段item segment包括了連續刊物的ISSN;
第二段contribution segment代表具體位置(例如頁數)以及論文名稱;
第三段control segment包含了校驗碼和出版形式等。
這個構成複雜的标識符代表了連續期刊中更細節的信息——某一期某一卷甚至某一篇文章。
DOI:
另一學術文獻中廣為運用的則是數字對象唯一标識符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同樣由ISO進行标準化,可以為任意一個對象提供獨有的數字标識符,在DOI系統(DOI System)上注冊管理。
DOI可以永久的為論文提供一個電子身份證,無論網址如何變化,用DOI都能找到論文現在的信息和鍊接,輕松查找文獻。DOI号的出現得益于計算機領域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
DOI的格式包括兩個部分:前綴和後綴,中間用“/”隔開,前綴由特定代碼“10”和DOI登記機構代碼組成,用圓點隔開,後綴則由登記機構分配并确保其唯一性,因此有着無限的可能。
DOI的唯一性和永久性優點日漸明顯,越來越多的全文數據庫和學術出版社在使用DOI。例如IOP出版的刊物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JPCS)上線的一篇會議論文,其DOI号是10.1088/1742-6596/2185/1/0120XX。有了DOI号,就可以順利檢索到這篇文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