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數學一年級第一單元教案青島版

數學一年級第一單元教案青島版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1 06:11:09

數學一年級第一單元教案青島版?第十一課時 信息窗六 小猴分桃,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數學一年級第一單元教案青島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數學一年級第一單元教案青島版(青島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數學一年級第一單元教案青島版

第十一課時 信息窗六 小猴分桃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标

知識目标:熟練的結合加減法之間的關系,準确口算出有關10的加減法;

能力目标:掌握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情感目标:理解一圖四式的意義

教學重點

準确口算出有關10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

掌握加減法之間的關系,理解一圖四式的意義,掌握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教學方法:讨論交流法、小組合作法、觀察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小棒、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複習6、7、8、9的加減法。

2、複習10的組成。

二、導入: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來到花果山,熱情的小猴子要分桃子給同學們吃,請仔細觀察情境圖,從圖中你能了解到那些信息”?

2、學生說出圖中的信息,再根據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教師選擇有價值的信息進行闆書。

3、分給兩個同學,可以怎麼分?

用小棒代替桃子實際動手分一分,然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分法。

4、學生談自己的想法,并全班交流分法。重點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麼想的。

在充分交流後,教師根據學生的彙報闆書以下4個算式:

9+1=10 10-1=9

1+9=10 10-9=1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根據一幅圖

可以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

小結:通過學習,你學會了什麼?交流一下。

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1、“自主練習”第1題是圖文結合的解決問題的題目。在此練習中,可以讓學生根據圖表達出圖意,明确題目中已經知道了什麼,求的是什麼,從而确定解決方法,然後填出算式。這樣不僅進一步鞏固了加減法的意義,而且幫助學生理清了解決問題的思路。

2、“自主練習”第2題是一圖四式的題目。先讓學生觀察圖,說說圖意,然後讓學生獨立試做,交流時說說這四式之間的關系。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你覺得自己還有哪些知識沒有掌握?

學生交流收獲,及時提出疑問,教師釋疑

五、布置作業:

看圖寫算式

教學反思:

第十二課時

課型:練習課

教學目标

知識目标:進一步熟練的結合加減法之間的關系,準确口算出有關10的加減法;

能力目标:掌握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情感目标:理解一圖四式的意義

教學重點:準确口算出有關10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

掌握加減法之間的關系,理解一圖四式的意義,掌握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教學方法:讨論交流法、小組合作法、觀察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小棒、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複習有關10的加減法。

二、自主練習。

1、“自主練習”第3題、第4題都是10以内的加減法的口算練習。第四題隻是變換了練習的方式,用踢球的情境呈現,意在調動起學生口算的積極性和參與的積極性。

2、“自主練習”第5題是比較大小的練習。練習時,可以讓學生先獨立試做,交流時說說是怎麼做的。讓學生知道可以先算出結果,再進行比較。

3、“自主練習”第6題是一道開放性題目。給出小猴吃香蕉的情景,通過數得出一共有幾個香蕉,要吃幾個可以由學生自己選擇,然後列式算出還剩幾個。

4、“自主練習”第7題是口算練習的一種變式練習:給不倒翁塗色,提高學生練習的趣味性。

5、“自主練習”第8題是小組分類說算式的練習活動。通過變換練習的形式,引起學生口算的

興趣。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說自己想要說的一組算式,其他學生判斷是否正确或補充算式。

6“自主練習”第9題是引導學生自編數學故事的題目。練習時,可以引導學生按照圖中提示用數學語言描述,提出問題并用減法解決。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你覺得自己還有哪些知識沒有掌握?

學生交流收獲,及時提出疑問,教師釋疑。

四、布置作業。

( )+4=7 7-( )=1 10=( )+5

( )-4=3 9-( )=2 ( )+4=8

2+( )=6 ( )-6=3 ( )+7=10

教學反思:

第十三課時 信息窗口七 小猴跳水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标:

知識目标:理解連減的意義,會計算10以内數的連加連減式題。

情感目标:在交流多種算法的過程中體驗成功,對數學充滿興趣。

能力目标:進一步擴展對連加、連減意義的理解,同時提高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理解連減的意義,學會10以内數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方法:在情境中探索學習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學具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二、導入:

夏天來了,花果山上更熱鬧了。調皮的小猴子在跳水嬉戲,引來了許多小朋友觀看,大家想去看看嗎?

闆書課題:小猴跳水

三、新授

1、出示主題圖,仔細看圖,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數學信息?

2、你能從圖中找出一些數學信息嗎?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數學問題?

如果學生有困難,可加以引導。

闆書有價值的減法計算的數學問題。

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

樹上還剩幾隻小猴子?

3、解決問題。

(1)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怎樣列式?

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可以先算大樹下有多少個小朋友,怎樣列算式?

學生說算式,教師闆書(不寫得數)4+3

課件再出示:又跑來2個小朋友。現在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該怎麼辦?

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可以把她們和前面的小朋友合起來,你認為可以怎樣列算式?

闆書:4+3+2.

請同學們說說算式裡每個數代表的意思。

這個加法和以前的加法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

像這樣幾個數相加的算式我們叫它“連加”(闆書),可以怎樣讀呢?教師教算式的讀法。

怎樣計算?教師邊講解邊闆書。(強調:是前兩個數的和與最後一個數相加)

學生說計算的過程:先算4加3等于7,再算7加2等于9。

求現在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還可以怎樣列算式?

引導學生明白:交換加數的位置,得數不變。

(2)樹上還剩幾隻小猴子?

出示小猴的動畫:先跳下1隻,怎樣列算式?

學生說,教師闆書:5-1。

動畫:再跳下2隻小猴,這時樹上還剩下幾隻小猴?怎樣列式?

學生嘗試,教師闆書5-1-2。

請同學們說說算式裡每個數代表的意思。

這個減法和以前的減法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

像這樣幾個數相減的算式我們叫它“連減”(闆書),可以怎樣讀呢?教師教算式的讀法。

怎樣計算?教師邊講解邊闆書。

(3)想一想:根據圖還可以提出什麼問題?

四、鞏固: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自主練習”第1題和第3題是連加連減的操作練習題。練習時,讓學生借助學具進行操作,把連加、連減的過程擺出來,并讓學生邊擺邊說。使學生進一步體會連加、連減的意義及運算順序。

2、“自主練習”第2題是看圖列式題。通過3種同類物品的呈現圖,學生直觀地感受連加的意義。根據圖意列出算式,并計算出結果。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

六、布置作業:

自主練習第6題

教學反思:

第十四課時

課型:練習課

教學目标:

知識目标:知道連加連減的含義,能夠正确地進行10以内的連加連減計算。

能力目标:培養學生學會觀察、分析題目,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情感目标:培養學生在學習探索中積極合作與交流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熟練準确地進行10以内的連加減計算

教學方法:引導法,練習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學具、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4-4= 8-5= 3 3= 9-4=

5-2= 4-3= 5-1= 6-3=

二、談話引進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10以内數的加減法,并長了很多本領,今天,我們用自己的聰明解決題目,好嗎?

三、自主練習

1、“自主練習”第4題是看圖列式題。通過小貓吃魚的情境呈現出連減的信息,學生根據圖意列出連減算式并計算出結果。通過看圖,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2、“自主練習”第5題和第8題都是帶有故事情節的解決問題的題目。練習時,可以讓學生先看圖,說圖意,然後提出問題再列式計算。通過對圖意的描述,明确第5題用連減,第8題用連加的方法計算。交流時要重點讓學生結合題意解釋計算順序的合理性。

3、“自主練習”第7題是寫一寫、算一算。引導學生在田字格裡正确規範書寫,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4、“自主練習”第9題是看數軸寫算式。前面加減法練習中有相對應的練習形式。同樣是小青蛙跳,所不同的是連續跳了兩次,從數軸上可以直觀的看到跳的情況,由此得出連加連減的算式。

5、“自主練習”第10題是鞏固連加計算的練習題。練習時,應引導學生先明确表格填寫的内容及方法,再正确填寫,然後根據表中的數據,列出連加算式,算出結果。

6、“自主練習”第12題是講故事。練習時,要培養學生有序觀察和簡潔表達的能力,按照題目中的提示用數學語言描述,提出問題并列連減算式解決。

三、課堂小結

你有什麼收獲?

四、布置作業:自主練習第11題。

教學反思:

第十五課時 信息窗八 小猴學釣魚

——10以内數的加減混合

課 型:新授

教學目标:

知識目标:

1、使學生能夠根據加減法的含義結合具體情境,列出加減混合算式,并能熟練正确計算。

2、培養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交流多種算法的過程中體驗成功,對數學充滿興趣

能力目标: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初步的邏輯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的意義及算法。

教學難點:認識加減混合運算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的順序。

教學方法:引導法、獨立探究,自主學習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學具卡片、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前面幾節課我們一起遊覽了花果山。花果山上可真熱鬧,在熱鬧的花果山上,我們還學到了不少數學知識,同學們表現得特别棒。哪一位同學能說一說你學到了哪些數學知識?

學生回答

師:在花果山上,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小猴子”。

師:今天我們這節課就來看看關于小猴子的另一個有趣的故事。

二、觀察情境圖,提出問題。

(一)觀察情境圖

1、屏幕出示“情境圖1”。

師:花果山又發生了一件什麼有趣的事?

學生觀察自由回答。

教師點評:圖1是小猴子跟小朋友學釣魚。

2、屏幕出示“情境圖2”。

師:在釣魚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情?小猴子和小朋友誰表現得最好?

學生根據教師提示,觀察情境圖2,了解故事的發展,明确猴子及小魚數量的變化情況。

教師要教育學生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專心,不能三心二意。

(二)提出問題

師:故事講完了,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根據這兩幅圖你能提出哪些和小猴子有關的數學問題呢?

預計問題:

① 一共有幾隻小猴子?

② 走了幾隻小猴子?

③ 後來又來了幾隻小猴子?

④ 走的猴子多還是來的猴子多?

⑤ 現在有幾隻猴子學釣魚?

師:前幾個問題我們以前已經研究過了,今天這節課咱們一起研究最後一個問題。

三、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一)讨論研究

師:現在請小組探讨一下,該怎麼解決第5個問題呢?你能用一道數學算式将你的想法表達出來嗎?

運用所學知識,嘗試獨立解決問題。

師:誰願意展示你的算式,說說你們的想法?

有兩種解法: 5-3+1=3

5+1-3=3

3、揭示課題,明确運算順序。

師:我們列出的算式有什麼共同特點嗎?

有加法也有減法。

師:那對于這樣的加減混合的題目,你是怎樣來解答的呢? 

第一道先算減法,第二道先算加法。

加法在前先算加法,減法在前先算減法。

按從左往右的順序算。

(二)獨立嘗試

學生讨論提出有關魚的問題,并讨論解答“現在魚缸裡有幾條魚?”。列出不同的算式,并說明思路。

四、鞏固知識,提高能力

1、自主練習第1題。

觀察圖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是什麼?根據自己的想法列式。關鍵是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2、自主練習第2題。

(1)觀察此圖:你想到了什麼?

(2)引導學生提出:湖裡有幾隻天鵝?

(3)根據自己的想法列出算式。

8-2 3 8 3-2

(4)結合算式說一說:為什麼這樣列?你是怎樣想的?并說一說運算順序。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

教學反思:

第十六課時 從左往右計算

課型:練習課

教學目标:

知識目标:使學生熟練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掌握計算順序,能夠正确計算。

情感目标:在交流多種算法的過程中體驗成功,對數學充滿興趣

能力目标:進一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确、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多樣化

教學方法:引導法、練習法,總結法

教學準備:口算題卡、課件、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上節課,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研究了“小猴子學釣魚”的故事,又解決了一些問題,同學們很棒!今天老師帶同學們走到生活中,去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好嗎?

二、自主練習

1、出示口算卡片:要求二人合作:一人讀算式,一人作答。然後判斷,錯誤的改正。

練習時要強調先想什麼,再想什麼,練習過程中,可以從中抽出個别題目,讓學生說說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加強對口算方法的具體指導。

2、小貓釣魚

(1)出示小貓釣魚情境圖。

(2)學生戴小貓頭飾,快速算出和魚缸相應的得數,才能釣魚。

3、出示“小馬過河”圖片,引導學生理解圖意。

(1)引出解決的問題:小羊要踩什麼樣的石頭過河?

(2)“媽媽告訴我,從得數是3的石頭上過河最安全。” 算一算哪些石頭上的算式得數是3?在石頭旁标得數。

(3)說一說:石頭上的得數有哪些?

(4)畫一畫:小羊過河的路線?

4、口算練習

将習題3題目制成口算卡片,強化訓練。

(1)自由練習

(2)排火車練習

(3)将得數直接寫在書上。

三、實踐練習

1、你能舉例說明生活中有哪些加減混合運算的應用嗎?

2、學生自由回答。

3、“自主練習” 4、5、6題。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

五、布置作業:數學書第61頁“聰明小屋”

教學反思:

第十七課時 走進花果山回顧與整理

課型:複習課

教學目标:

知識目标:進一步鞏固加減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進步學生10以内加法、加減混合口算的能力。

能力目标: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數學知識的整理過程。讓學生經曆系統整理和溫習所學數學知識的過程,并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感受不同數學知識之間的内在聯系和相似内容之間的差異。

情感目标:引導學生進一步經曆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進步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題目的能力并培養創新意識,讓學生在應用知識解決題目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使學生能觀察加法算式分類。

教學難點: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題目,體驗數學就在身邊。

教學方法:複習法,練習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學具、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愛好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大海嗎?下面老師就帶你們往領略一下海底世界的奇異風光!

二、引導探索、尋找規律

(一)、激發“整理”的欲望:

師:我們已經學完10以内數的加、減法,相信小朋友一定會算很多很多題了,誰來說說你會算哪些10以内數的加、減法題?

生逐一說算式,師逐一闆書算式。

師:觀察小朋友們剛才寫的算式,你有什麼感覺?

生:比較亂,有重複的算式,還有沒有寫到的算式。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整理與複習10以内數的加、減法。(闆書課題)

(二)、經曆“整理”的過程:

你喜歡寫得數是幾的加法算式

(1)選一選

生:喜歡得數是9的加法算式

師:還有誰喜歡寫得數是9的加法算式?這麼多同學都喜歡,這樣吧,咱們來抓阄,怎麼樣?哪個小組抓到哪個,小組的同學就按照一定的規律寫一寫,好嗎?

(2)小組分工。

在寫之前,小組先分好工,比比哪個小組合作的好?

(3)欣賞各個小組整理情況

貼一貼:寫完的小組請小組長把你們組的紙條帖在黑闆相應的位置上。其它同學幫老師看一看,哪個小組帖的又快又好?

講一講:誰願意代表你們組,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們是按照什麼規律排列的?

(三)給黑闆上的算式分類(闆書:加法、減法)

(四)整理加法表

1.提出要求:

四人小組、團結協作,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按一定的順序整理、排列。

2.合作整理:

四人小組合作整理加法表,按一定的順序寫出一些加法算式。

3.交流評價:

學生彙報整理結果,并說明是按什麼規律整理的。

4.歸納概括:

師生共同整理、歸納出加法表(課件出示)

5.觀察發現規律:

(1)加法表橫着看,你發現了什麼?

(2)加法表豎着看,你發現了什麼?

(3)除此之外,你還有什麼新的發現?

小組讨論,全班交流,結合學生交流的情況逐一展示課件,得出規律。

(五)整理減法表:

1、交代要求:學生用整理加法表的方法,獨立整理減法表,見書53頁。

2、學生彙報整理後的減法表。

3、(出示課件)根據整理後的減法表,學生彙報發現的規律。

三、鞏固練習:

聽算題。2分鐘内看誰算得又好、又多。

四、課堂小結

師:解決一個問題有很多種方法,隻要小朋友多動腦,你們就一定會越來越聰明,越來越能幹。

五、布置作業:第63頁幫蠶寶寶回家

教學反思:

第十八課時 綜合練習

課型:複習課

教學目标:

知識目标:通過課件展示小鳥、小朋友、花、蝴蝶、蘋果等從數到加減法的練習讓學生自己提出題目,自己解答。

能力目标: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過課件展示讓學生體味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加減法的意義及其運用;熟練10以内加減法的計算

教學難點:加減法的意義及其運用 教學方法:練習法,複習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學具、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利用口算卡片組織學生進行計算練習。

2、定時計算:第2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3、複習加減法的意義。

(1)出示第1題的第1副圖,圖中大括号表示什麼意思?整副圖表示什麼意思?

(2)出示第2幅圖,仔細觀察,圖中告訴我們什麼,要求什麼?

(3)獨立完成第8題的一圖四式。

4、複習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

引導學生說說運算順序。讓學生說說計算過程。

複習加減混合算式

幫助蠶寶寶回家。

師:同學們,蠶寶寶迷路了,你們能幫幫蠶寶寶找到家嗎?(多媒體出示情境圖)

學生活動。說說是怎樣做的。

二、綜合練習

1、讓學生獨立完成第3、5、6、7題。

2、第11題,請同學們仔細看題,你能看懂題目的要求嗎,是什麼意思?

3、比一比,算一算。學生獨立完成第12題。

走迷宮:第15題。弄清題目要求“沿着得數是7的算式走”。

三、解決問題

1、第13題

先仔細觀察,說說圖中說了一件什麼事,再找找圖中的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2、購物。

看圖,你認識圖中的商品嗎?讀讀它們的價格。

解決第一個問題,說說需要哪些信息。

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你能解答嗎?

3、第16題

看圖講一個數學故事。

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解答提出的數學問題。

四、全課小結

本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你認為自己再哪些知識上面上還有困難?

五、作業: 綜合練習第2、9題。

教學反思:

第四單元 有趣的遊戲

教學内容

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學習用前後、左右、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初步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前一部分内容是教學的重點,其中在相對面判斷左右,對學生來說比較困難,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加強體驗。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學習“空間和圖形”知識的起始階段,對引導學生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要根據剛入學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切實組織好動手操作和主動觀察的數學活動,吸引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學習知識。

學情分析:

利用學生熟悉的遊戲和身邊常遇到的一些現象,啟發學生借助已有經驗學習有關方位和視圖的初步知識。

教學目标

1、知識目标:結合現實情景,能辨别前後、上下、左右、初步學會用前後、上下、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能力目标:在操作、觀察活動中,初步學會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經曆用前後、左右、上下認識和描述物體相對位置及從不同方向辨認物體形狀的過程,并通過與同伴相互交流,初步體驗空間感和方位感。

3、情感目标:在現實、有趣的操作、觀察活動中,初步積累有關方位和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的物體形狀的直觀經驗,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形成用數學眼光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用前後、左右、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難點:學會辨認和描述物體相對位置及從不同方向辨認物體形狀。

教學手段:實物投影儀、小玩具、 圖片

教學策略:引導觀察法、合作遊戲法、操作法教學

第 1 課時 認識位置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标:

1、知識目标:結合現實情境,能辨認上下、左右、前後,初步學會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間的相對位置。

2、能力目标:經曆用前後、上下、左右認識和描述物體相對位置以及從不同方向辨認物體形狀的過程,并通過與同伴相互交流,初步體驗空間感和方位感。

3、情感目标:經曆新知識的學習過程,體驗合作探究問題的樂趣,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初步體驗空間感和方位感。認識前後、上下、左右是難點,通過遊戲體驗主動參與合作活動來解決。

教學方法:引導觀察法、合作遊戲法

教學準備:實物圖片、實物投影儀、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出示課件:機靈狗

同學們,可愛的機靈狗來到了我們的課堂,它想和你們一起學習,一起做遊戲,你們喜不喜歡它?(喜歡)我們先來做個遊戲。

教師和一名學生做遊戲:上上下下、前前後後、左左右右、反反正正。學生明白後同位做這個遊戲。引出問題,你知道上下、前後、左右嗎?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借助親身體驗,初步感知“左右”

(1)右手除了用來舉手發言,還可以做什麼?(拿筷子吃飯、拿筆寫字……)左手呢?(吃飯時用左手拿碗……)

(2)左右手是一對好朋友,能幫我們做很多的事情,找一找自己身上還有這樣的好朋友嗎?(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腳……)

(3)利用身體左右的朋友跟機靈狗做動作。

2、借助身邊事物,理解左邊和右邊

(1)向大家介紹左邊的同學是誰?右邊的同學是誰?

3、借助遊戲,鞏固左右

(1)請幾位同學面向大家做左右,引出問題,為什麼會和下面同學不一樣呢?

學生小組讨論。

請同學回答,(一般會有個别學生找出原因)。

(因為他們是和我們面對面的,他們的左邊正好在我們右邊,如果他們轉過身去就和我們一樣了。)

(2)遊戲,你說我指,鞏固左右的認識。

教師和一個學生做遊戲。指鼻子指眼,說好指眼時是自己的左眼或右眼。

請兩位同學上台做這個遊戲。

同位做這個遊戲,鞏固左右。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做“剪子、石頭、布”遊戲。

教師和一名學生先示範,再小組練習。一人說口令,兩人做,一人當裁判。看誰做得快,做得對。

四、自主練習 5,找一找,貼一貼。

草地上有一棵大樹,它和小鹿、小兔、小鳥、蘑菇是朋友。大樹左邊有 5隻小鹿,右邊有 3 隻兔子,樹上有 4 隻小鳥,樹下有 6 個蘑菇。你能把它的朋友貼到正确的位置上嗎?

同桌兩人合作,比比誰合作得好,設計的又快又美觀。

集體展示作品,說說你喜歡哪幾幅作品?為什麼喜歡?五、課堂小結

誰來說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說給大家聽聽好嗎?

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總結。

六、布置作業

在學校中選一處你喜歡的地方,看一看它的左面、右面、前面、後面分别是哪些地方?

教後反思:

第 2 課時

課型:複習課

教學目标 :

1.知識目标:能夠熟練分清上下左右,能夠準确找出物體間的上下左右關系。

2.能力目标: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産生用數學眼光觀察分析周圍事物的興趣。

3.情感目标能夠熟練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重、難點:

能夠熟練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過程:

一、練習上下、前後。

二、自主練習。

第 1 題,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鞏固對“上下、左右”的辨認。第 2 題 “小動物排隊”, 讓學生鞏固對“前後”的認識,在與前面的知識相聯系,運用“第幾”和“左右”一起來定位物體的位置。

第 3 題,目的是鞏固對自身左右的認識。

第 4 題,讓同學能以自身為中心确定物體的位置。

三、補充練習:出示實物情境圖,學生看圖回答。

1、小動物做操

小豬 小狗小貓

小猴 小鹿小象

填空:小豬的右邊是( ),小鹿的左邊是( )

小狗在小貓的( )面,小象在小鹿的()面。

( )在小鹿的右面,()在小狗的左面。

2、小動物參加跳高比賽。

小動物自左往右是: 小熊、山羊、小鴨、熊貓、青蛙。

填括号:一共有( )隻小動物參加比賽。

從左往右數,熊貓排第( ),小羊排第( )。

從右往左數,青蛙排第( ),小熊排第( )。

小羊的左面是( ),右面是()。

四、綜合練習 “我學會了嗎?”

看圖,你能說說圖的意思嗎?

把紅花左邊的花塗上黃色,将紅花右邊的花塗上藍色。

把黑螞蟻前面的第 2 隻螞蟻塗上紅色,黑螞蟻後面的第 3 隻螞蟻塗上黃色。

同位互相檢查。

五、教師進行課堂小結。

六、布置作業: 我們在教室中的座位也蘊藏着很多的數學知識,你能能利用本單元的知識找到他們嗎?看誰找到的多。

教學反思:

第五單元 海鷗回來了

單元教學分析:

本單元是在認識了10以内的數、掌握了數的順序、能正确讀寫、會比較大小,并且熟練掌握10以内加減法的基礎上堿性教學的。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接觸過10以上的數,而且大部分學生已經積累了11-20各數的認識和20以内加減法計算的生活經驗。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認識11-20各數是學生認數曆程中的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對于技術單位和數位以及10個一是一個十的認識,有利于學生初步體會表示數的位值制原則,為100以内數的認識乃至更大的數打下基礎。在人數基礎上接着學習20以内的進位加減法,有利于深化對數的意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感,也為後面的20以内的進位加減法以及多位數的加減法等奠定基礎。

教學目标: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能正确地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物體的個數,掌握20以内數的順序會比較20以内數的大小;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 和數位“個位”“十位”,并能正确地讀、寫;掌握11-20各數的組成,能正确口算“10加幾”“十幾加幾(不進位)”、“十幾減10”“十幾減幾(不退位)”的加減法。

2、在建立數感概念和理解算理、提煉算法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借助學具操作進行抽象概括,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數感。

3、讓學生充分借助已有的經驗進行自主探究,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的價值,享受成功的快樂,從而産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11-20各數的組成和讀寫。

難點:20以内數的寫法。11-20的數,讀的是“10”而寫的時候,隻在十位上寫“1”,學生容易産生困惑,應注意這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第一課時 信息窗1迎接海鷗:11——20數的認識

教學内容:教科書第76~79頁,11~20各數的認識。

教學目标:

1、結合現實情境,使學生能正确地數出數量是11-20的物體個數,并會正确讀寫,初步認識計數單位“個”、“十”和數位“個位”、“十位”。掌握11-20各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

2、經曆計數單位“十”的建構過程,建立正确地數的概念。

3、經曆用20以内的數描述身邊事物的過程,體驗數學的樂趣,發展學生的數感,是學生獲得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4、結合現實活動學習認數與計算,培養環保意識,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不同數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掌握數的組成。

教學難點:建立計數單位“十”的概念。

學具準備:小棒、皮筋、小計數器

教具準備:情景圖、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 欣賞歌曲,引入新課

1、歌曲《海鷗》,和同學們一起唱歌。

讓學生欣賞各種有關海鷗的圖片,

為了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麗,青島開展了挽留海鷗的行動。使得每年有越來越多的海鷗飛來。

2、出示情景圖,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圖上都有什麼?看看圖,你想知道什麼?通過觀察這幅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培養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描述并根據圖片内容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

學生根據圖片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沙灘上有多少個小朋友?

天空中有多少隻海鷗?

水中有多少隻海鷗?

……

二、探索合作、解決問題

1、數出沙灘上海鷗的個數

⑴學生自己數

⑵你是怎樣數出來的?數給大家聽一聽。

學生邊指邊數,可以一隻一隻地數,也可兩隻兩隻地數……

[培養學生的多種數法]

2、教學11的組成及數位的認識

⑴如果用一根小棒代表一隻海鷗,沙灘上的海鷗要用多少根小棒表示?

你們動手擺一擺。學生動手擺小棒,邊擺邊說。

⑵用投影儀出示擺成一堆的11根小棒,引導:你能一眼看出這些小棒有多少個嗎?

學生觀察、體會。

①你有什麼好辦法,能讓大家一眼看出小棒的個數來嗎?

學生動手操作。[積極參與活動]

②學生交流情況。

請學生到前面投影儀上展示自己的成果。

③通過對比,大家都覺得在一邊擺10根,另一邊擺一根的方法最好,不用算一眼就能看出來。

⑶通過這種擺法,你能發現什麼呢?

學生觀察并回答大的一組是10個,表示1個十,小的一組是1個,表示1個一。

[能說明自己擺的11根小棒是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的]。

(4)學習數位

① 老師講解“十位”、“個位”的名稱及表示的意義。

② 學生觀察并嘗試用計數器表示“11”的方法。

位 個位

1 1

③小結: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引導學生理解掌握計數器上數位的位置)[通過動手撥珠,使學生分清十位和個位]

⑸教學“11”的寫法。

有1個十,我們就在十位上寫1,這個1表示1個十;有1個一,就在個位上寫1,這個1表示1個一。

學生在田字格裡書寫并彙報寫法。

⑹小組讨論:“11”十位和個位上都是“1”,這兩個“1”表示的意義相同嗎?學生發表見解。

3、認識11~20以内的其他數及數的組成

⑴學生繼續解答開始提出的問題。

正确數出每個問題中的數量。

⑵引導學生——剛才我們先擺小棒,然後撥珠,最後對準數位寫出這個數,你能用這樣的方法自己解答其他的問題,并認識這些數嗎?

⑶學生獨立操作為主,可以進行讨論,按照擺小棒——撥珠——寫數的步驟自學。

⑷學生演示彙報自學過程。

通過剛才的操作和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小組讨論後回答。

[培養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發現的規律]

4、教學20的認識

⑴剛才天空中有19隻海鷗,現在又飛來1隻,共有多少隻?

⑵怎樣用小棒來表示?

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并演示:

學生的擺法可能很多種,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互相提出合理建議,得出正确方法。

[注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大膽說出想法,并能對别人的發言作出判斷,提出意見]

5、引出課題——海鷗回來了

——11~20各數的認識

三、強化訓練、鞏固新知

1、撥珠比賽。認識11~20以内的數。

2、寫寫畫畫。

位 個位

位 個位

位 個位

位 個位

( ) ( ) 10 20

3、按順序寫數。

20 19 16

11 12 15

4、小朋友來到海邊喂海鷗,我們一起來好嗎?如果你能選對,海鷗就能吃到食物。

⑴1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是( )

① 12 ②20

⑵“11”十位上的“1”表示( )

① 1個一 ②1個十

⑶16裡面有( )

①6個十和1個一 ②1個十和6個一

⑷有2個十,就在( )位上寫2。

①十 ②個

5、根據本課教學内容滲透環境教育。

海鷗是我們的好朋友,同學們要保護海鷗,讓它們永遠留在我們美麗的海邊,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美好。

四、回顧總結、實際運用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學生思考所學内容。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信息窗一練習課

教學目标:

1、認識11~20各數,并能正确、流利地讀出這些數。

2、正确書寫11~20各數,正确認識計數單位“個”、“十”和數位“個位”、“十位”。

教學重、難點:

認識計數單位和數位,初步體驗計數的發展和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11-20以内數的認識,想不想檢驗一下自己學得怎麼樣?

二、基本練習

1、自主練習第1題:是泉10的練習。通過練習,學生體會先圈10再計數的便捷性,進一步強化計數單位“十。練習時,先讓學生獨立練習,再組織交流。交流時重點讓學生說一說寫出的數,十位上的1表示圖中的哪一部分。練習完成後,可以指導學生進行數小棒、捆小棒的練習。借助這種練習,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計數單位十的概念,鞏固數的組成。

2、自主練習第2題是寫一寫,畫一畫。幫助學生理解數位意義、數的組成以及讀法、寫法。可以讓學生獨立去做,然後交流為什麼這樣寫、這樣畫。

3、自主練習第3題按順序寫數,是對20以内數認識内容的加強。

[可以滲透引導學生利用各種形式對20以内的數進行排序練習。]

4、自主練習第4題:是20以内數的順序練習,目的是通過遊戲的形式,再次鞏固20以内數的順序,明确20以内數的大小。

5、自主練習第5題:是數的組成練習,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明确20以内數的組成。練習時讓學生多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并引導學生利用對口令、考考我的同桌的形式讓學生自己出題進行練習。

6、自主練習第6題:同桌比賽看誰能又快又對的翻到相應的頁碼。

三、發展練習

1、自主練習第7題:是帶有數學方法的猜數遊戲。遊戲規則:一人出數,另一人也出一個數并告訴對方“我的數比您的數大得多(或小得多、差不多的範圍)讓對方才是一個什麼數。對方可以采取逐步逼近的方法猜出這個數。

3、自主練習第8題:是比較大小的練習。學生獨立完成交流訂正。

4、自主練習第9題:是估算練習,培養學生初步的估計意識和能力。

5、自主練習第10題:是集合思想的滲透練習,目的是找比15大的數和小的數,讓學生知道在一定标準下,可以有多種答案。做完題後,可以讓學生繼續找比15小的數有哪些,一共有幾個?讓學生初步感知比15小的數的整數是有限的,體會集合的有限思想;再讓學生找比15大的數,讓學生初步感知比15大的整數是無限的,體會集合的無限思想。

6、自主練習第11題:是找規律練習,目的是發展學生的數感。可依然故而生自己獨立填寫,學生可以運用數數的不同方法找到蘊含的規律,一可以根據相鄰兩個數相差幾找到答案。交流時重點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展示不同的思維方式。

四、小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信息窗2——喂海鷗

教學目标:

1、進一步鞏固認識11——20各數。掌握十幾加幾(不進位)和十幾減幾(不退位)的計算方法,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2、認識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能夠主動去探索加減法的含義。

3、結合現實活動學習數與計算,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1、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能夠正确的計算20以内不進位、不退位的加減法。

教學具準備:記數小棒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海鷗們回來了以後,沒有人照顧它們,一年級的兩位小朋友一起去海邊喂海鷗,這節課,我們一起到海邊去看看在那裡我們又将學習到哪些數學知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圖,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說一說圖中有哪些數學信息。有困難的同學請别的同學幫忙。

2、你能用讀懂的這些信息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1)天空中一共有多少隻海鷗?

(2)還剩多少桶?

3、解決問題

(1)生先獨立思考自己想怎樣解決第一個問題,想一想解決問題1需要用到哪些數學信息?學生找到數學信息後,讓學生列出算式。如果學生列出算式“3 12”,教師可以追問:還可以怎樣列式?

(2)探究算法,交流算法。注意引導學生總結3 12=15,12 3=15。

(3)生先獨立思考自己想怎樣解決第2個問題,想一想解決問題2需要用到哪些數學信息?學生找到數學信息後,讓學生列出算式。并列出算式,寫出得數。

4、總結十幾加幾和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

都是從個位算起,先算出個位上的數(相加或相減),然後再加上10.

4、認識加減法各部分的名字,先學生自己起,然後與教師進行交流。然後小博士引出:

12 3 = 15 17 — 4 = 13

加數 加數 和 被減數 減數 差

學生識記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師出示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提問各部分的名稱。

三、練習

1、自主練習第1題、第3題。這兩題是對比題。通過練習,學生明确每組中兩個算是的聯系和區别。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計算中感悟“十幾加幾”和“十幾減幾”可以運用比較簡捷的算法。練習時,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後比較這兩道題在計算時有什麼相同和不同,達到訓練的目的。

2、自主練習第2、4題:是看圖列算式,這是本節課所學計算的運用。練習時,讓學生先說明圖意,再列出算式。這樣,既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又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自主練習第5題,按順序寫數。這是對20以内數的順序的實際應用。練習時,讓學生既要讓學生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又要适當補充從大到小的順序數數。

四、小結

本節課你都學到了什麼?有哪些收獲。

教學反思:

第四課時 信息窗2練習課

教學目标

1、進一步鞏固認識11——20各數。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2、認識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能夠主動去探索加減法的含義。

3、結合現實活動學習數與計算,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1、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能夠正确的計算20以内不進位、不退位的加減法。

教學具準備:記數小棒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出示口算卡片進行口算練習,練習時說一說自己是怎麼算的,幫助有困難的學生選擇适合自己的計算方法。

2、說說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二、提高練習

1、自主練習第6題、第7題:都是對十幾加幾和十幾減幾的實際應用。練習時,要讓學生讀懂題意,可以讓學生說說圖中有哪些數學信息和問題,再獨立解決。

2、自主練習第8題:這是填出方框裡的數,目的在于讓學生在練習中進一步熟悉這些數的組成。

3、自主練習第9題:呈現的是一個小嘴活動的形式。教學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以下這樣的說一說的活動,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知識,學會合作和交流。

三、發展練習

1、自主練習第10題算一算,塗一塗。本題是20以内不進位和不退位的綜合練習題。練習時可以讓學生按要求獨立的去計算和塗顔色,然後在塗完顔色後說說看到了什麼,以增強練習的趣味性。

2、有能力的同學完成聰明小屋。聰明小屋是從一組數中找出不同的數,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學生隻要找出一種方法并說出原因就可以。

第一組數:11 13 15 16 17 19,可以選16,因為其他數都是相差2.也可以說16是雙數,其餘的數是單數。

也可以選11,因為隻有11,是個位十位上的數一樣。

第二組數是5 10 12 15 20 ,可以選12,因為其他數都是相差5;也可以選5,因為5是一位數,而其他是兩位數。

四、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

教學反思:

第五課時 我學會了嗎 豐收園

教學目标:

1、考察學生能否正确地數、讀、寫11-20各數;

2、考察是否掌握了數的順序,會不會比較大小;

3、考察能否正确地計算20以内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等。

4、注意觀察學生是否熱情主動地參與各種學習活動,是否願意與同伴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全面回顧,歸納整理

1、同學們,學習數學真是一件快樂的事,一轉眼第五單元我們已學了這麼多的知識,回憶一下這我們主要都學了哪些知識?

讓學生自我整理,暢所欲言。

2、根據學生的發言随機整理出幾大項:

(1)數數

(2)數的組成

(3)認識數位

(4)十幾加幾、十幾減幾

(5)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6)解決問題。

在學生發言的過程中教師随機進行練習鞏固。

二、創設情景、具體考察

(出示情景圖)

1、整理複習

仔細觀察圖中有哪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整理複習其他内容

根據這幅圖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呢?

(1)天上有幾隻海鷗?有幾艘船?幾個小朋友……

(2)左邊與右邊一共有幾隻海鷗?紅帆船、黃帆船和紫帆船一共有多少艘……

(3)左邊的小朋友比右邊的多幾個……

根據學生提問的情況決定加法、減法、數數的複習順序,進行歸類複習。

三、互相交流,自我評價——豐收園

1、師:你學會了什麼?你覺得自己學的怎樣?做的怎樣?學生回答,教師與學生共同評價。(你這樣就做到積極了……)

2、照樣子,組長組織小組内評價。

3、自己根據各種表現,塗紅不同個數的蘋果。

教學反思:

第一課時 智慧廣場-----移多補少問題

教學目标:

1、結合具體情境,學習借助直觀圖解決“移多補少”問題。

2.經曆觀察、操作、驗證的數學過程,形成利用幾何圖形解決問題的策略。

3、結合教學内容滲透極限的數學思想,并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借助直觀圖解決“移多補少”問題。

教學難點: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利用幾何圖形直觀圖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實物操作,體會移多補少問題

師:期中數學考試明明和聰聰都得了100分,老師獎給他們一些小明明8朵小花,聰聰4朵小花。

如果你是聰聰,你想說什麼? 學生會說出獎勵不公平。

怎樣才能讓聰聰和明明的小花一樣多呢?動手拿出8朵紅花、4朵黃花,擺一擺。

學生自主活動。

師:誰願意演示個大家看一下?

(教師提供直觀學具讓學生用擺一擺的方法進行驗證,為下一環節學習用畫圖的策略解決問題做鋪墊,同時體會移多補少問題的特點)

二、探究建模,借助直觀圖解決移多補少的問題。

1、指導學生學習畫圖的方法。

A、師:出示情境圖,現在芳芳和晶晶做了一些小花,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他們分别做了多少朵呢?14朵、10朵。她們也想請大家幫幫忙:芳芳給晶晶幾朵花,兩個人的花一樣多?

師:剛才我們用擺一擺的方法幫助聰聰和明明找到了答案(闆書:擺),那如果我們現在手中沒有小花了,你還能想到什麼方法幫助我們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呢?

生可能會想到用畫一畫的方法。

B、學生自主活動用畫一畫的方法,完成問題。

C、展示不同學生的方法,對比不同的畫法,體驗符号簡潔的好處。師總結用簡單圖形代替小花,畫起來容易又簡單清楚。所以在數學上畫圖的時候不求畫的漂亮,隻要畫的清楚簡單就好。

D、第二次對比:

展示學生作品,體會一一對應的好處。

出示兩幅不同的作品,讓學生說一說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 ○○○○

○○○○○○○○○○

讓學生也按照一一對應的方法重新畫圖,并用虛線表示出多出來的部分。

2、借助直觀圖解決問題。

師:圖已經畫好了,那芳芳要給晶晶幾朵花,兩人就一樣多了呢?請把你的想法在圖上清楚的表示出來。

學生自主完成。

展示學生想法。

○○○○○○○○○○ ○○○○

○○○○○○○○○○

師:這次我們用畫圖的方法(闆書:畫)知道了芳芳給晶晶2朵花兩個人就同樣多了,那你覺得畫圖的方法好嗎?看來畫圖也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總結:其實啊,不論是擺還是畫,我們都是從多的裡面拿了一些給少的,讓兩個人變得一樣多了,這種方法在數學上叫做“移多補少”。

闆書:移多補少問題。

3、反饋練習。

師:“移多補少”的方法你學會了嗎?好,那你會用“移多補少”來解決問題嗎?

出示題目:熊媽媽摘了14個玉米,熊寶寶摘了4個玉米,熊媽媽給熊寶寶幾個玉米就一樣多了?

學生畫圖解決,師巡視指導。然後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三、 歸納總結方法。

1、總結“移多補少”的一般步驟。

師:剛才我們用“移多補少”的方法解決了這麼多問題,這幾個問題用共同的特點都是從多的裡面拿出一些給少的,讓兩人變得一樣多,那大家想一想我們要先找到什麼呢?(生:找到多出來的部分)

師:怎樣能把多的部分看得更清楚呢?(加上一條小豎線)

師總結方法:圖要一個對着一個畫,然後加上一條小豎線看清楚多出來的部分。然後把多出來的部分分成一樣多的兩部分,拿出一部分給少的就一樣多了。

2、體驗畫圖的作用。

師:剛才我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用到了畫圖的方法,那你覺得畫圖的方法有什麼好處呢?

師:通過畫圖我們能更清楚的看出題目的意思,幫助我們從圖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從圖中找到答案。

四、 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把你的分享給大家好嗎?

五、 課外互動

讓學生回家把今天學到的“移多補少”問題展示給父母看。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移多補少”練習課

教學目标:

1、結合具體情境,學習借助直觀圖解決“移多補少”問題。

2.經曆觀察、操作、驗證的數學過程,形成利用幾何圖形解決問題的策略。

3、結合教學内容滲透極限的數學思想,并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借助直觀圖解決“移多補少”問題。

教學難點: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利用幾何圖形直觀圖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過程:

一、 複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移多補少”問題,現在我們通過一道題目來回憶一下上節課學過的内容:

雲雲有6個蘋果,妹妹有2個蘋果,要是兩個人的蘋果一樣多,可以怎麼辦?

用畫圖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畫圖解決問題,師巡視指導。

展示學生作品,并讓他說一說方法。

師總結方法:圖要一個對着一個畫,然後加上一條小豎線看清楚多出來的部分。然後把多出來的部分分成一樣多的兩部分,拿出一部分給少的就一樣多了。

二、練習鞏固。

1、自主練習第1題:本題呈現的是兩個個小朋友分風車的情境:你給我幾支,咱倆就一樣多?本題相對比較簡單,風車已經畫出來,很形象很直觀,直接在圖中移多補少,給對方2隻就一樣多。

2、自主練習第2題:“小猴給小象幾個桃子,他們的桃子就一樣多?”本題需要學生自己畫直觀圖。練習時,先讓學生獨立讀題,借助直觀圖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然後交流為什麼這樣畫,滲透數形結合思想,突出畫圖方法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重要性。

3、自主練習第4題:有兩個問題。首先解決第一個“右邊有幾人”,此問題簡單。重點解決第二個問題:應該有幾人到左邊,比賽才能開始?首先理解隻要左右兩邊人數一樣多比賽才能開始,也就是移多補少問題。根據左邊有4人右邊有8人,借助直觀圖來解決。

4、自主練習第5題:“兔弟弟原來有幾個胡蘿蔔”,是移多補少的變形。兔哥哥有9個胡蘿蔔,給弟弟一個就一樣多了,說明兩隻兔子現在都有8個胡蘿蔔,而兔弟弟有1個胡蘿蔔是哥哥給的,因此兔弟弟原來有7個胡蘿蔔。

三、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

教學反思:

第六單元 誰的手兒巧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起始單元。小學生在入學前就開始接觸各種形狀的物體,逐步将他們已有的感性經驗進行抽象,這對學生形成初步的觀察能力和空間觀念非常重要。在低年級,加強對各種形體的直觀感知,積累大量感性認識将對今後學習幾何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單元内容是通過實物和模型讓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本單元教材編寫的主要特點是,強調讓學生動手操作,在生動活潑、主動參與的具體活動中,獲得直接感受。

本單元安排了一個信息窗。以真實的照片呈現了學生利用生活中常見的長方體、正方體積木、紙盒,塑料球,飲料桶等實物進行有趣的拼搭活動的情境。通過小朋友對話的方式提出了“我用了哪幾種形狀的物體?”的問題,引入學生對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和球的認識。在認識過程中,先把一個小朋友擺“火車”用的物品進行分類,然後初步抽象出标準的幾何形體讓學生認識,在學生有了初步表象的情況下,讓學生知道這些形狀分别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使學生能直觀地分清這幾種形體,初步記住它們的樣子。自主練習中,通過“連一連”、“塗一塗”、“圈一圈”等動手活動的練習,進一步讓學生以體驗的方式鞏固所學知識。

二、教學目标

1、通過實物和模型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知道這些形體的名稱,并能辨認和區别這些形體。

2、在拼、擺、摸等探索活動中,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在觀察、操作活動中,感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能對身邊與立體圖形有關的事物産生興趣。

三、教學建議

1、加強學生動手操作的拼搭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直觀認識幾何形體。

2、注意引導學生經曆由大量感知到逐步抽象的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和比較能力。

3、對于本單元的評價,既要注重了解學生初步掌握幾何形體的情況,如是否能正确的辨認與區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還要注意評價學生初步的操作、觀察、比較能力的發展情況,以及主動與同伴合作的情況。

第一課時 誰的手兒巧——認識圖形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标:

1、通過實物操作,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形體有初步的認識,能分辨它們的形狀。

2、在觀察和觸摸中,初步形成立體圖形的表象,培養初步空間觀念。

3、培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簡單的實踐能力。

教學準備:

學生自己準備各種各樣的紙盒、易拉罐、球,鼓勵學生收集的這樣的生活物品越多越好。

教師為每組學生準備一袋裝有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球的物品的袋子。

教學過程:

一、自由活動

師生談話:同學們,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盒子、積木,你一定非常想看看其他的小朋友都帶來什麼東西,是嗎?

師:下面,老師給大家一段時間,自由活動,可以看看自己小組的同學帶來什麼,也可以到别的小組去看看,好嗎?

二、搭積木

師:同學們,我讓大家帶來的東西帶來了嗎?想不想看看其他同學都帶了什麼東西?同位兩個同學先互相看一看、說一說、摸一摸。

生:……

師:你想用這些東西幹什麼?

師:下面我們就比一比,誰的手兒巧?(出示課題:誰的手兒巧)

學生活動

1、分小組合作搭積木,教師巡視并進行指導。

2、各小組反饋搭積木的情況。

3、教師組織大家來欣賞每個小組的作品。

三、看一看,分一分

1、師:剛才每個小組的小朋友都發揮想象力,你們搭得真棒,真是一群小建築師。現在請小朋友認真觀察你們都用了哪幾種形狀的積木?

2、師:你能把用的積木按他們的形狀分分嗎?

以小組為單位活動。

小組彙報分類情況。并說明為什麼這樣分。

教師小結,統一意見

起名字。

根據大家分類的情況,鼓勵學生給他們起個名字。學生有可能在幼兒園已經認識他們的名字,教師要給予鼓勵。

四、猜一猜

教師:“我們認識的這四種不同形狀的物體,猜一猜哪種形狀的物體滾得最快?”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驗證。小組彙報結果。

五、找朋友

教師出示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的模型。提出問題“你能從教室中找到它們的朋友嗎?”“在生活中你還能找到他們的朋友嗎?

六、課後作業:

請你在家找一找,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并說給爸爸媽媽聽。

七、教學随筆

第二課時 誰的手兒巧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标 :

通過實際操作,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從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比較能力。

教學過程:

一、做遊戲:我摸你說與我說你摸。

1、教師課前把各種形狀的物體裝進口袋,從口袋摸出物體,讓學生說出是什麼形狀的。

2、教師說出一種形體的名稱,讓學生從口袋裡摸出相應的實物。也可以由學生說名稱,學生摸實物。

二、自主練習

1、自主練習第1題

利用學具動手擺一擺,說一說。

讓學生仔細觀察從中找出規律,然後獨立找出同一類。

2、自主練習第3題

先讓學生觀察所給出的圖形,再根據我們之前學習的位置的知識依次把五個空填出來。填完之後,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3、自主練習第4題

先讓學生觀察每一組的圖形都有什麼特點,然後在自習觀察想想生活中的哪些物品具有相似的形狀。本題可以訓練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的能力。

4、自主練習第6題

先讓學生觀察圖形形狀的特點,了解從那個方面入手。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必要時教師要給提示。本題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可以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三、全課總結: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什麼數學知識?在生活中什麼時候可以用到我們所學的知識?”

四、教學随筆:

第七單元 小小運動會——20以内數的進位加法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10以内數的加減法及20以内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它是學習多位數計算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習其他數學知識必須具備的基礎,在整個小學數學學習階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單元内容既是全冊教材的重點,也是難點。本單元教學的内容是:20以内數的進位加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目标: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掌握20以内數的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能結合現實進行初步的估算。

2、經曆探索20以内數的進位加法的過程,體會算法多樣化,初步學會有個性的學習。

3、能利用所用知識,在教師的指導下,提出并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了解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20以内的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

教學難點:

1、活用情境圖,讓學生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學習知識。

2、注意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探索口算方法,尊重學生有個性的選擇計算方法。

3、加強高效率的聯系,切實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教學準備:情境圖、小學具、口算卡等。

突破重難點的方法:

1、注重實際操作,讓學生經曆數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學具擺一擺、數一數,并借助計數器在頭腦中清晰地建立表象,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熟練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探索、歸納和計算能力。特别是關于10以内加減法,要熟練運用“湊十法”計算。

2、提倡算法多樣化。讓學生獨立探索算法,并通過交流體驗算法多樣化。

3、要重視培養學生初步的數感和估計意識。

本單元采用的主要教法學法:

操作法、發現法、引導探究法、小組合作學習 、練習法

教具準備:小棒、計數器

第一課時 信息窗1運動會報名-----9加幾的進法加法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标:

1.經曆主動探索20以内數的進位加法計算方法的過程,會用不同的方法正确口算20以内數的進位加法。

2.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培養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學會與他人交流,聽取他人的不同意見,感受思維的多樣化。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和運用“湊十法”準确計算9加幾

教學難點:理解和運用“湊十法”準确計算9加幾

教法:演示、引導。

學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參加運動會嗎?我們學校馬上要舉行運動會了,為低年級的小朋友準備了賽跑、跳繩、拍球、扔沙包四項活動,你準備參加哪一項?

學生回答

師:我們統計一下每個項目有多少同學參加,請舉手,老師把它記錄下來:

賽跑:×人 跳繩:×人 拍球:×人 扔沙包:×人

(根據現場報名情況,不能列出20以内的典型進位加法算式,所以教師設計了以下環節,适時調整了人數)

師:真對不起,剛才老師忘了告訴大家,人數是有限制的,每班隻能選9 名同學參加賽跑6名同學參加拍球。

人數調整為:

賽跑:9人 跳繩:×人 拍球:6人 扔沙包:×人

二、 動腦思考,提出問題

師:根據大家報名的情況,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同桌相互說說。

可能會出現這幾種情況

生1: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2:賽跑的和拍球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3:拍球的再添上幾個人就跟跳繩的一樣多了?

生4:賽跑的原有9個人,跑着跑着有2個人摔倒了,還有多少人?

生:……

師:同學們提出了這麼多的問題,有些連老師都沒有想到,真好。我們先來解決其中一個問題,好嗎?“賽跑的和拍球的一共多少人?”

三、動手操作,合作探究

師:誰會解決這個問題?怎樣列算式?

生:9 6

師:還有不同的列法嗎?

生:6 9

師:怎樣算出9 6=?呢?請小朋友們開動腦筋,可以在白紙上畫一畫,算一算,也可以擺小棒算算。算完後在小組裡相互說說自己的算法。

生: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小組交流。

四、全班交流,共同研讨

師:哪個小組來說說你們的算法?

師:老師給你當小助手,寫下你的算法:

還有别的算法嗎?

可能會出現這幾種情況

生1:我是用小棒這樣擺的:先數出9根小棒、6根小棒。從6根小棒的裡面拿出1根和9根合起來是10根,再加上剩下的5根就是15根

生2∶我是用小棒1根1根數的

生3:我是2根2根數的

生4:我是畫出來的:我是用計數器想的:先在個位撥上9個珠子,再撥6個珠子,因為滿十進一,十位就撥上一個珠子,個位還有5個珠子,所以9 6=15。

生5:我想10 6=16,9 6少了1個,結果就等于15。

……

師:同學們真厲害,想出了這麼多的算法!在這些方法裡面,你喜歡哪一種呢?為什麼?

生回答

師:知道老師喜歡哪一種嗎?我喜歡第1種。像這樣把它們先湊成10再計算的方法,還有一個名稱呢,叫湊十法。老師覺得用湊十法計算很簡便。

小結:我們每個人都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方法,以後計算就用你喜歡的方法,比比看誰的方法能算的又對又快,好不好?

師:會計算6 9嗎?

獨立計算後交流算法。

師:比較6 9與9 6的結果,你發現了什麼?

生答。

五、課堂小結,點出課題

師:同學們來看,今天我們學習的加法計算和以前有什麼不同?

點出課題:這些加法算式的得數都比10大,需要進位。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進位加法。

六、作業:自主練習1、2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課型 練習課

教學目标:通過自主練習,進一步理解湊十法,掌握20以内數的進位加法,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9加幾的口算題。

教學難點:運用9加幾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1、第1題:是通過給出實物圖和相應的算式,讓學生“圈一圈,算一算”,能過讓學生動手操作,進一步理解湊十法的過程。讓生交流第一小題後,再讓學生獨立完成第二小題,同位檢查。

2、第2、3題

小組合作完成,指名說說計算方法。

3、看誰算得又對又快(第5題)

教師先讓學生進行口算,填寫得數,再訂正結果時,讓學生觀察、比較算式,初步體會一個加數不變,另一個加數變化,和也随着變化的規律。使學生學會計算小數加大數時可以轉化成大數加小數的解決問題的策略。不要求學生說出規律,隻要能有體驗就可以了。

4、第9題 找朋友連線

10 5 7 9 9 7 5 9 2 9 4 9 9 6 9 5 9 2 13-2 9 4

先讓學生明白小袋鼠和小貓為什麼連起來了,知道得數相同的是朋友,然後再讓學生獨立地進行找朋友連線。如果将這道題制作成卡片,在同學之間進行類似的找朋友遊戲,可使學生覺得更有趣。

5、拔蘿蔔(第11題)

(1)引導學生看圖,知道了那些信息?(兩隻小兔正在用力的拔蘿蔔,一隻小兔身邊放着9隻蘿蔔,另一隻小兔身邊放着5隻蘿蔔。)

(2)根據觀察,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多讓學生說知道的信息和問題,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3)獨立列算式,集體訂正。(訂正時說算法)

6、小蜜蜂采蜜(第12題)

(1)引導學生觀察,說出知道了那些信息,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多鼓勵學生回答,樹立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決心。)

(2)學生獨立完成第1小題,同位核對。

(3)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你能提出哪些加法問題?(多讓學生說想出的問題,并給予肯定表揚。)

7、遊樂場(第13題)

(1)來到遊樂場,你看到了什麼?(盡量讓學生多說)

(2)你能提出哪些加法問題?同位互相說一說。

(3)多指名說問題,大家一起解答。如:

一共有多少個學生?

一共有多少朵花?

一共有多少棵大樹?

……

7、課堂小結:這節課,小朋友們表現得都很棒。回家後,你能把自己的表現說給爸爸媽媽聽嗎?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信息窗2 分飲料--------8加幾的進位加法

教學目标:

1、進一步學習運用20以内進位加法解決實際問題;

2、借助“運動會分飲料”這種現實情境,引導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在解題過程中,體驗數學價值,從而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進一步學習運用20以内進位加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在解題過程中,體驗數學價值,從而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

教法:指導法 探究法

學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識,引入新課:

9 5 2 9 9 8 學生口算,并說說口算過程.

二、看圖講故事并提出問題

組織學生“看圖講故事”,

從圖中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讓學生理清情境圖中所包含的種種信息,通過研究書中提出“一組一共要多少瓶飲料”為引線,引導學生根據情境圖中的其它信息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教師把學生提出的問題加以梳理,順勢過渡到下一環節的教學。

探索8 7、7 8的算法。

用這種方法該怎樣列式呢?(指生回答,并且說說算法。)

三、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紅點标示的問題時,讓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列出算式,然後互相交流想法。

教學綠點标示的問題時,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與交流。對于當前解決不了的問題,要寫在問題口袋裡,留待以後解決。

四、練習。

1、自主練習第1題是引導學生看圖寫結果的練習。

教師要引導學生看明白圖意,再寫出結果,并說出你是怎麼計算的。

2、自主練習第3題

通過口算比賽,讓學生加深對口算的印象,同時激發學生興趣。

3、自主練習第4題是引導學生寫算式的練習。

教師要引導學生按一定的次序寫算式。為了擴大練習量,可靈活增加8加幾、9加幾、5加幾……的算式。學生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五、課堂小結

這節數學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教學反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