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這麼多天
科技年輪又和大家見面啦~
今天
飄哥要和大家聊一聊IT行業
除了NVIDIA以外
另一隻有魔力的眼睛
▼
2006,絕對是一個值得IT界永遠記住年份,在這一年IT界的格局開始了驟然大變,而這次大變革之後的結果深深地影響了今天你我生活的每一天。
首先讓我們來整理一下2006年十大的關鍵詞:
4. ROG玩家國度
5. NVIDIA GeForce 8800 GTX
6. AMD收購ATi
7. Windows Vista
8. 采用intel處理器的蘋果Mac
9. 垂直記錄技術
10. 寬屏液晶顯示器
2006年除了三大主機的誕生,還有一個對後世影響巨大的産品系列也在這一年呱呱墜地,這便是華碩 ROG 玩家國度。
ROG品牌的誕生與成長
回到2005年,華碩召集了一支新團隊,名字叫做—— Project G,顧名思義,其意義便是為 Gamer 而設計。這一團隊設計的第一款主闆,代号為 “Pluto” ,雖然其沒有正式上市,但仍在 ComputeX 展會上大放異彩,其大量新特性引起了華碩公司高層的重視,後來, Project G 化身為 ROG ,真正走向了曆史舞台。
接下來,在 2006 年,ROG 的一切都開始于這塊主闆——
它的名字叫做 Crosshair,推出于 2006 年 7 月,是華碩 ROG 旗下的第一款主闆産品。由于當年 AMD 的強勢,在那個酷睿2還沒有誕生的年代,它理所當然的選擇了作為旗艦的 AM2 平台,芯片組采用 NVIDIA nForce 590 SLI MCP。
nForce 590 SLI MCP 是當時旗艦級的芯片組,采用了南北橋設計,擁有 46 條 PCI-E 通道,支持完整的雙 PCI-Ex16的SLi ,另外還提供 6 個 SATA 3Gb/s、10 個 USB2.0 和雙千兆網絡等配置。豪華的全銅散熱下的供電部分則采用了當年十分少見的 8 相供電,即使放在今天也不會覺得寒酸。
毫無疑問,這是一款具有絕對旗艦水準的主闆,豪華的散熱模塊,豐富的功能,強悍的超頻能力,無不向世人宣布 ROG 品牌的高調誕生,也為之後 ROG 的高端路線定下了基調。
這個小 LCD 屏是這塊主闆的一個特殊功能,不同于傳統的 Debug 碼,它可以将問題直接顯示在 IO 面闆處的一塊 LCD 屏上,非常方便,也非常人性化。不管怎麼說,這款主闆宣告了 ROG 誕生,即使這個時候 ROG 的标志還不是那個标志性的敗家之眼。
當年炫酷的開機畫面
接下來華碩趁熱打鐵,借着英特爾酷睿 2 的東風,華碩于 2006 年 9 月推出了第一款基于 Intel 平台的 ROG 主闆—— Striker Extreme。
它仍然采用 NVIDIA 芯片組,具體來說使用的是 NVIDIA nForce 680i 芯片組,可以一直支持到後期的 45nm 酷睿2處理器,同樣使用 8 相供電,同樣具有非常強大的散熱裝置,而且終于用上了全固态電容的配備,與之前推出的 Crosshair 一起開啟了 ROG 主闆家族的序幕。 PCI-E 接口方面則是配備了 16 8 16 的配置,在當時也稱得上非常強悍了。
那你可能要問了,華碩為啥要給 ROG 用 NVIDIA 的芯片組?為啥不使用英特爾 965 甚至 975X 芯片組呢?這其實和芯片組對多路顯卡 SLI 的支持有關。這一點,我們會在下一期科技年輪:“卡皇 8800GTX ”中和大家詳細介紹。
之後的 2007 年,華碩推出了基于英特爾 X38 芯片組的 Maximus 主闆,支持到 1600MHz 的前端總線,為了壓制住超頻玩家極限壓榨 Core 2 處理器外頻時的北橋,更是采用了堪稱誇張的水冷北橋散熱器,并且這個名字之後成為了一直延續至今的系列。
之後的 Rampage系列主闆采用 X48 芯片組,見證了 ROG LOGO 的改變。在這之後,“敗家之眼”就成為了 ROG 的代名詞。
775 時代末期的旗艦主闆 RampageExtreme X48,ROG 将“敗家之眼” LOGO 置于北橋散熱器上
而從這時開始,華碩的野心開始逐步顯現出來, ROG 不再隻是華碩頂級主闆的代名詞,而是更進一步,成為了整個華碩旗下針對玩家的頂級産品的代名詞。這其中,就包括了顯卡、筆記本、台式機、遊戲外設等等,甚至還有 ROG 皮膚的 CPU-Z 等常用軟件。除了自己的産品,華碩還與各個廠商合作推出了很多産品,比如和海盜船合作推出的内存等等。
ROG 皮膚的 CPU-Z
海盜船與 ROG 合作的内存
ROG 主闆誕生 10 周年,華碩推出的 Rampage V Edition 10
就這樣, ROG 逐漸成為了高端玩家們的首選,無論是遊戲玩家還是超頻玩家, ROG 的敗家之眼都成為了一個圖騰,标志着同時期最好的闆卡産品,當然,也是最貴的闆卡産品。
ROG的G20台式機
ROG 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便是其顯卡,挂着敗家之眼的顯卡往往都身價不菲, ROG 的顯卡産品線開始于下圖中的 Matrix 9600GT 顯卡,無論是 PCB 設計還是其配套軟件都令人眼前一亮,其不惜工本的用料和與之對應的高昂售價也自然成為了之後 ROG 顯卡的特色。
華碩ROG Matrix 9600GT顯卡
後來 ROG 還推出了 ARES、MARS 等特殊系列顯卡,比如第一代 ARES 就是唯一一款非公版 HD5970 ,而後來的 MARS 760 則是搭載了兩顆 GTX760 的 GPU,體現了其強悍的研發能力(Wuli小天哥還有一塊活的哦)。
華碩MARS 760顯卡
現在與曾經——ROG的那些競争對手們
往事如新,超頻主闆還是百花齊放,DFI、升技……這些如雷貫耳的大名打破了一個又一個記錄,比如說 DFI 的 LanParty 系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LanParty主闆恐怖的全數字供電 聯排電感的設計,誇張的供電模塊散熱
但是,他們顯然沒有領會到 ROG 成功的秘訣——品牌的力量。幾年來,華碩不斷擴充 ROG 的産品門類,在市中心建立實體旗艦店,贊助各種賽事、活動,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曝光率,并且強化其獨有的特色,這一切使得 ROG 作為一個品牌,影響力與日俱增,而對手們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以 DFI、升技為代表的傳統超頻強闆,隻是在默默耕耘傳統的超頻市場,以至于後來黯然離場;而技嘉、微星等廠商型号一度令人眼花缭亂,高端與低端産品線甚至難以區分,定位更是十分模糊;
而索泰、藍寶石等顯卡廠商或者說外星人、未來人類這些高端整機廠商,由于産品覆蓋面的局限性,似乎也難與 ROG 為敵,以至于一時間 ROG 似乎孤獨求敗,就這樣成功地俘獲了玩家的心,加上其本就優秀的産品,成功在玩家之間建立了一種“信仰”,獲得了巨大的市場占有率。高端玩家用實際行動充值了信仰,普通玩家則利用社交媒體讓其獲得了大量的曝光率。
ROG 的成功模式可以說是硬件行業前所未見的一種形式,近年來各大廠商才反應過來,這就有了諸如影馳 HOF 名人堂,技嘉 Aorus 等等一系列後起之秀的誕生,但是雖然其意識到了 ROG 的成功訣竅,但由于 ROG 的強勢,他們的命運還猶未可知,畢竟這塊市場已經被華碩默默耕耘了十年之久,其産品範圍的寬廣度,玩家間的口碑,品牌形象的建立,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接近甚至超越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飄哥覺得 ROG 最大的成功在于其打造了獨立的 IP來專門服務于高端市場,使得 DIY 真正開始向高端、個性化的方向發展,并因此獲得了難以超越的品牌公信力和認可度。這或許才是 ROG 成功的秘訣。
近年來各個廠商逐步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紛紛推出了面向各細分市場的子品牌,比如我們之前拿到的技嘉 Aorus 主闆,但老實說,實際用下來,距離 ROG 真的還有一段路要走。而 MSI 的各品類産品雖然都十分出色,但似乎并沒有強化品牌概念的意思,産品線稍顯混亂,畢竟酒香也怕巷子深嘛,飄哥覺得,如何打造一個有信仰、得到玩家認可的品牌,才是一個值得各個廠商深思的問題。
最後,飄哥還是希望在下個十年,高端 DIY 市場能夠真正的百花齊放,各個廠商的特色功能多多益善,求同存異,這樣 DIY 行業才不會失去其生命力,才能愈發的精彩、繁榮。
ROG 确實好
不過
這麼早就說支持華碩
會不會給人一種欽定的感覺?
喜歡我們的推送别忘了點一個頂,
或者贊賞一下,
我們下期再見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