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流傳在蘭州民間的九大傳說

流傳在蘭州民間的九大傳說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4:39

流傳在蘭州民間的九大傳說? 傳說,每個人都聽說過,但卻很少有人考量傳說所表達的深層次意思蘭州是一個黃河穿城而過城市,留下了不少的黃河故事?這些故事,有的離奇,有的玄幻,有的寫實,有的悲哀……它們究竟說明了什麼?,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流傳在蘭州民間的九大傳說?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流傳在蘭州民間的九大傳說(五個民間故事讀懂蘭州黃河)1

流傳在蘭州民間的九大傳說

這五個黃河民間故事,蘭州人不能不知!它讓你讀懂蘭州黃河

傳說,每個人都聽說過,但卻很少有人考量傳說所表達的深層次意思。蘭州是一個黃河穿城而過城市,留下了不少的黃河故事?這些故事,有的離奇,有的玄幻,有的寫實,有的悲哀……它們究竟說明了什麼?

1.蘭州的黃河并不黃,暴雨之後才會黃

黃河是蘭州地區最主要的河流。黃河幹流從西固區達川鄉岔路村入境,流經西固、安甯、七裡河和城關等區,繼而又經臯蘭縣東南部和榆中縣北部,至烏金峽出境。在蘭州市境内流程150.7公裡,落差達151米。黃河蘭州段由西南流向東北,切穿祁連山東延餘脈時形成了峽谷,而順着山嶺方向流動時形成了寬谷和盆地。黃河在蘭州段的峽谷有八盤峽、柴家峽、桑園峽、大峽、烏金峽等,寬谷和盆地有新城盆地、蘭州盆地、泥灣——什川盆地、青城——水川盆地等。

傳說是一個民族心靈深處,最為刻骨銘心的記憶。蘭州,黃河穿城而過,留下了幾多傳奇,幾多故事。我們不僅能聽到黃河上筏工們的呼喚聲,更能聽到一個個美妙動人的故事。

黃河是這樣來的。黃河這個名稱是怎麼來的?現在大部分人認為,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後,大量泥沙彙入了黃河中,河水變黃了,所以就叫做黃河了。實際上,黃河上遊的水并不渾濁,除非在雨季上遊山洪爆發了,黃河的水才會變成黃色,那麼人們為何要把黃河叫做黃河呢?

2.黃河之名,來自于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

在民間傳說中,關于黃河名字的來曆,則源自于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很久以前,黃河上遊有個國王,有兩個女兒,大的叫黃英,小的叫黃花。一天,姐妹兩到密林中玩耍,結果遇到了一隻大老虎,眼看着姐妹兩要葬身虎口了。就在這時來了一位年輕的獵人,他一箭射死老虎,姐妹二人非常感激,正要詢問獵人的姓名,獵人聽說是國王的女兒,就落荒而逃。

就在這時,黃英拉住他的手詢問起了獵人的姓名。原來,因為那一箭的緣故,黃英對年輕​獵人心生愛慕之情。後來國王知道了,就故意派獵人追殺黃英,獵人自然不肯下手,就讓公主逃走,公主也不願意單獨逃走,兩人隻好私奔了。

最後,他們被國王派來的追兵逼到了懸崖上,兩人痛哭一場,流出的眼淚彙成了一條大河,兩人都跳河而死,後來人們把這條河叫做黃河。

這就是民間傳說的黃河名稱的來曆,關于黃河名稱的來曆的故事,還有好幾個,内容各不相同。

3.大禹劈山治水,黃河下切的記憶

大禹治水的英雄,他出自甘肅,大禹治水的河流不少在甘肅。在蘭州也有不少和大禹有關的故事。黃河進入蘭州境内,遇到的第一個大峽谷就是八盤峽。洶湧而來的河水湧入狹窄的八盤峽後,如同受到束縛的巨龍一般,東沖西撞拼命掙紮。

傳說大禹王來到八盤峽,看到這裡洪水壅塞,大禹王和百姓們晝夜不停地幹活,但青石異常堅硬,水道遲遲不能打通。禹王爺非常着急,就用手掌向石山砍去。沒有想到,伴随着大禹王的手勢,山石上響起了一陣陣巨響,石頭四分五裂,黃河水順着峽谷開始緩慢流淌,看到河道開了,大禹王開始繼續巡查。為了避免碎石堵住河道,居住在這裡的鄉親們繼續清理碎石。清理中鄉親們就把碎石堆成8堆,放在黃河邊上,時間久了人們就把這個地方叫做八盤峽,附近的山自然也叫做八盤山。

大禹王還在蘭州九州台上安營紮寨,作為治水的指揮部。大禹王經過多次的調查後,發現要解決蘭州的水患,必須要鑿開桑園峽。傳說大禹王使出了神力,用一柄巨斧向山崖劈去,山石應聲而開,擁堵到半山腰的黃河水,沿着峽谷開始緩緩東流。

這個故事似乎說明,黃河水位高低的變化。沒有文字的時候,人們往往都是通過口口相傳,來傳承部落的曆史。

4.鄧愈借船建浮橋,一借就是六百年

以前,蘭州黃河上有座鎮遠浮橋,這是黃河鐵橋修建之前的過黃河橋。它是用24隻大木船連起來鋪上木闆建成的。民間傳說中,最初修建浮橋時,沒有船。衛國公鄧愈從黃河龍王那裡借了24隻船,修成了浮橋。誰知,鄧愈隻借不還,這一借就是600年。

故事是這樣的:明初,朱元璋派衛國公鄧愈統帥大軍,準備過黃河,追擊北元殘軍。可是,卻被黃河擋住了路。一天三更天,他在蘭州城裡睡不着覺,到黃河邊看看。這時,他忽然發現黃河飄着24隻木船,将軍來了靈感,将這24隻船連起來不就成了浮橋。将軍自言自語說:“不知這船是哪裡來的,能否借我一用。”誰知黃河中卻傳來了說話聲:“三更借,五更還。”

兩個時辰那夠用,于是有人給,鄧愈出主意,今後蘭州城内晚上不準打五更。這樣,浮橋就一直用到了清末。這一借就是六百年。鐵橋落成的頭一天晚上,更夫也喝了點酒,糊塗了,到五更時卻打了五更。結果呀,黃河中的24隻木船,齊涮涮滑跑了。這說的是黃河上修建橋梁艱難。

5.黃河發大水,為何沖不進蘭州城,隻因城下有個聚寶盆

以前,蘭州還沒有北城牆,黃河南岸邊的人們經常遭遇洪水襲擊。有一年,一位姓王的師傅下決心要在黃河邊上修一堵城牆擋住洪水。王師傅是遠近聞名的匠師,可在修城牆時卻遇到了難題。白天修好的城牆,晚上就垮塌了。這可把王師傅難壞了,怎麼辦呢?一天,他遇到了一位老奶奶,老人家給王師傅說,聽說你要修城牆,造福百姓。我也幫不上忙,有個小石窩窩送給你,看看能不能派上用場。

王師傅把石窩窩帶回家放在桌子上,就去忙碌了。他媳婦一看桌子上放着個石窩窩,就把石窩窩挪到了地上,不小心把戴着的銀戒指滑落到了石窩窩中。第二天,她去找戒指時,卻發現石窩窩中滿滿一窩黃金,銀戒指就在最上面。原來這是神仙所賜的聚寶盆。

王師傅就把聚寶盆埋在蘭州的北城牆底下,城牆修好後就再也沒有倒過,無論黃河水漲多高,也沖不進蘭州城。

其實,黃河水之所以無法沖毀蘭州的北城,是因為蘭州北城的基礎比較堅固。據說宋代展築蘭州城時,在城牆下發現了紅色的岩石,有塊岩石如同石龜一般,人們還把蘭州城稱為石龜城。這說明,蘭州城牆的基礎非常堅固。這才是,黃河水何難淹蘭州北城的原因。

6.楊滿堂六月天踏冰過黃河

西固有個明長城烽火台——紮馬台。民間傳說紮馬台是楊家将之後楊滿堂的隊伍駐紮過的地方。

這裡也流傳一個故事:有一年,遊牧民族犯邊,朝廷聞訊後,派楊門之後楊滿堂出征。楊滿堂率軍到今天西固新城一帶時,正是五月天。此時,黃河上沒有一隻船,更找不到羊皮筏子。楊滿堂将大軍駐紮在紮馬台的坪上,尋找渡河的辦法。

他們找到了當地的鄉親們,鄉親們說,要過河隻能冬天黃河封凍了才能過去。軍情緊急,大軍遲遲過不了河。楊滿堂非常着急,就天天派士卒打探消息。士卒總是向他回報,黃河沒有結冰。楊滿堂二話不說,就讓人把報信士兵斬了。一來二去,斬了40多名士兵,最後大家無奈,隻好推選一名夥夫回報。夥夫知道報信總是一死,他沒有去河邊踏勘,就直接到大帳回報說,黃河已經結冰了。楊滿堂聞訊,到河邊一看果然結冰了。大軍就順勢過河了。

原來,楊滿堂濫殺士兵的消息被玉皇大帝知道了。按理要懲罰楊滿堂的,但考慮到他是一軍統帥,就暫且記下。玉皇大帝派東海龍王幫助楊滿堂過河。龍王就化作冰橋讓大軍過河。誰知,大軍過河後,最後幾個好奇的士兵,想弄明白,六月天怎麼會有冰橋,就用長槍捅了捅橋身。龍王忍受不住,翻了個身,就把這幾個士兵翻入了黃河。

龍王大為生氣順着黃河回到了東海。再也沒有到過蘭州,六月天的冰橋也就隻能是個傳說了。這其實折射的宋軍收複蘭州時,渡黃河的艱難。也有初冬冰橋初成時,踩冰過河艱難。

這些民間故事,折射出,古代人們同大自然抗争,改變居住環境的艱難曆程。在沒有文字的時代,人們将所聽所見,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傳遞給後人,在這過程中,難免有這樣或那樣的改編,最後就成為那些或神奇的傳說故事。

在蘭州生活,這五個關于黃河的民間傳說,不能不知!

王文元原創作品

請關注 請轉發

版權已保護,轉載微我, 以免誤傷,盜用必究!

資料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