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朝晖/文
《詩經》開篇是《關雎》,一直是公認的最早的愛情詩。首句“關關雎鸠”就以“成雙成對的雄鳥雌鳥”來隐喻愛情,第二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更是成為傳頌千古的名句。
但是,作為說文解字的愛好者,我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卻品出了别樣的風味。
一、關于“窈窕”
《毛經正義》将“窈窕”釋為“幽閑”。
《國語辭典》将“窈窕”釋為“幽靜美好的樣子”,此外還有“妖冶的樣子”、“深遠的樣子”。
無論怎麼解釋,“窈窕”都是如此美好。
但“窈窕”為何如此美好?這就要從其本義講起了。
“窈”,幼穴也。
“窕”,兆穴也。上古先民通過燒灼甲骨産生的裂紋來占蔔吉兇,甲骨上的裂紋就是“兆”。所以,"兆"即細縫,“窕”即細縫之穴。
結論:“窈窕”的本義是形容“穴”的,是"幼穴"和“兆穴(細縫之穴)”。言外有意,弦外有音,請讀者細品,我們的先民是滿滿的内涵段子手。
二、關于“逑”
“逑”,從“辵”從“求”。我第一反應是“追求”。
《毛經正義》釋“逑”為“匹”。(見上圖)
《國語辭典》釋“逑”為“聚合”、“配偶”。
總之,“逑”就是與“男女之事”相關。
要理解這個字就必須先明白“求”的本義。
《說文》釋“求”為“裘”之古文,個人認為是錯的。
細看上圖中“求”的甲骨文,其形如“尾”。
我曾經解讀過“尾”的本義,對人類而言“尾”即“(男)人之根”,換句話講,“毛”有“且”之義。最好的證明就是“尿”,“尿”的小篆從“尾”從“水”一一水從尾中來,從側面驗證了先秦的人是知道“尾”是男根的。
所以,“求”與“毛”即使不是同源字,也是同義字,都可以用于表示“男根”。
在很多地方方言中還保留着罵人的粗俗用字qiu2,估計絕大多數人隻知其音不知其字:㞗。個人認為,“㞗"很可能是從“尾”字分化出來的。
上古先民們為何會用“毛”/“求”這樣的符号表示雄性器官?我大膽推測這種靈感來自男人樸素卻略顯變态的性幻想,希望象老虎獅子一樣,器官上長滿“角質化倒刺”。
結論:“求”/“㞗”本義都是“且”,那麼“逑”就是滿滿的内涵字了一一辵,走走停停;逑,求(雄性器官)的走走停停(進進出出)。
“君子好逑”的對象是“窈窕”,是不是把“君子”的本性表現得淋漓盡緻?
先秦的文人用非常質樸赤裸的文字表述着人類的天性,後人把這些文字重新修飾解讀後變得充滿了詩意,如此的美好。
三、關于“淑女”
今天重點想說的是“淑”。
(一)“淑”的傳統認知
《詩經正義》釋“淑”為“善”。
《國語辭典》釋“淑”為“閑雅貞靜”。
《說文》釋“淑”為“清湛”。
傳統解讀“淑”之本義是“在清水中撿拾豆子”。這應該是很不靠譜的觀點,之所以會這樣毫無邏輯牽強附會地将“淑”解釋成“在清水中清洗/撿拾豆子”,這應該是緣于“菽”即豆類(尤指大豆)的注疏。
(二)“菽”不是大豆
在上篇解讀《黍離》的文章中,我對“五谷”的注疏提出了強烈質疑。↓
關于"五谷",曆史上說法不一。(見下圖)
但有幾點可以明确:
一是史前傳說和先秦典籍都隻提到“五谷”一詞,并未指明“五谷”具體是何物。
二是對“五谷”作注疏的人都是東漢以後的,比如:鄭玄、趙歧是東漢末年的,王逸是東漢安帝時期的,王冰是唐代的。換句話講,我們現在認知的“五谷”所對應的作物,都是公元100年以後的人定義的。(見上圖)
三是主流觀點還對“五谷”中“黍、稷、菽”等與今之作物進行了對應解釋,比如認為“黍”是今之黃米,“稷”是今之粟,“菽”是今之大豆(豆類)。
關于“菽”是大豆,我個人是持強烈的否定态度。
首先,“菽”字出現的較晚,而《說文》中未收錄“菽”隻有“尗”。
其次,“叔”出現最早(西周早期),其本義與大豆毫無關系。
東漢的許慎在《說文》中釋為“拾”。
清代的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提到非常重要的一句話“汝南收芋為叔”。
郭沫若先生也贊同“收芋說”一一持戈以掘芋。
所以,我認為“菽”的“大豆說”是根本站不住腳的。下面談談個人思考。
(三)“叔”的本義是可食根莖
無論是段玉裁還是郭沫若都認為“掘芋為叔”,而芋是地下可食根莖,現在統一歸于“薯”類作物。
我認為,“薯”的古字就是“菽”,确切講就是“叔”。所以,“叔”不僅僅“掘芋”,而是“掘一切可食之根莖”。
上古人類還沒學會種植時就已經會“采摘”自然界中植物的可食之葉/花/果以及可食之根/莖。
采摘可食之葉/花/果,産生了漢字“菜”。
采摘可食之根/莖,産生了漢字“叔”。
認真看下金文“叔”,以手采摘的就是那下面“三點”(植物地下部分)。
結論:“尗”是表意植物的地下部分(根莖等),“叔”是表意采摘植物的地下部分,後來此義演化成“菽”,而“叔”則被用于“伯仲叔季”中了。
(四)“菽”為何會被誤為豆類
其實,植物的地下部分可食者除了塊根、塊莖,還有一種叫“花生”。
自明代以來,國人一直誤以為花生是從南洋群島引入的,所以花生又叫“番豆”。直到漢景帝的陽陵中出土了碳化花生,國人才認識到原來花生在中國的曆史至少已二千年。
花生是種很特别的植物,地上開花,落花入地結莢,所以本名“落花生”。除了因為誤以為是域外引入而稱為“番豆”,花生在中國還被稱為“土豆”、“地豆”等。
關于花生的曆史應該更早。
相傳堯時出現瑞草,叫蓂莢。冥,地下昏暗幽深之處,所以蓂莢應該就是“在地下結的莢”。而且根據傳說所描述的,蓂莢也是落花入地結莢。在堯時發現的瑞草應該是野生落花生,其可食性對上古人類無疑是“祥瑞”。
結論:堯時發現的瑞草“蓂莢”應該是野生落花生,距今2000多年的漢景帝時期已确定出現了花生。花生因結莢在地下而被稱為“土豆”/“地豆”,“叔”不僅可掘芋等薯類作物,同樣也可掘花生。因為花生屬于豆類,所以“叔/菽”被有意或無意地擴展到所有豆類(大概率是誤會)。先秦以前的“叔/菽”本義是指植物的地下可食部分,漢以後被誤為大豆(豆類)。
(五)“淑”是蓮藕
“淑”,從水從叔,表意的應該是“生長在水中的有根莖可食的植物”。
我很自然想到了“蓮”。查閱資料驗證了一下,我确信“淑”就是蓮藕。
首先,在鄭州的大河村遺址發現了蓮子的種子。
其次,在《詩經》中已出現關于荷與蓮(苓)的記載。
第三,古人對蓮鐘愛有加,最有名的當數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
結論:“淑”的本義是指蓮藕(水下淤土中可食部分),後來“淑”也代指蓮,被賦予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貴品質,所以這才是“淑女”的由來。
這是今天的閑扯。
(文中圖片均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本文原創,轉載請注明:渣渣灰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