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到2020年,從電影《樵夫·廖俊波》到電視劇《一諾無悔》,國家一級演員郭廣平“學俊波,演俊波,做廖俊波精神傳承人”。近日,電視劇《一諾無悔》正在央一熱播,該劇改編自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迹,講述他帶領當地幹部群衆撲下身子、苦幹實幹,辦好一件件實事,幫助貧困群衆脫貧緻富,讓政和縣成為全省經濟發展“十佳縣”的故事,展現了忠誠、幹淨、擔當的優秀共産黨員形象,深入诠釋了“廖俊波精神”。談及這部戲的拍攝曆程,郭廣平表示,“我不僅是在演戲,除了完成角色,我要做到戲裡戲外統一。”
“演員和角色間的緣分”
《一諾無悔》以平行視角展現其日常工作生活,讓人物有血、有肉、有感染力,讓先進形象可親、可敬、可信、可學。“廖俊波在這裡17年,當地邵武人民和他感情深厚,所以來參演的群衆演員也都特别喜歡我。”
郭廣平追求完美與極緻,有時群衆演員不接戲,他會耐心輔導,會根據自身的理解在劇本上添加備注,想讓劇本以最好的姿态呈現。郭廣平表示,他覺得和廖俊波緣分很深,與他的家人經常聯系,“用他家人的話說,我是上天派來的天使,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種安慰。包括廖俊波生前好友,他們都和我聊很多,聊到深夜,邊哭邊聊。我從他好友那裡獲得了第一手資料,一部戲更多的應該在戲外。對于其父母,不隻是希望一部作品,更希望的是,我們扮演者,能把他的精神延續下去。”
“作為一名演員,一名共産黨員,我認真踐行廖俊波精神,讓戲裡戲外的故事高度統一。就像一場足球賽,廖俊波同志踢完了上半場,下半場由我來接棒,通過我們這些扮演者把他的精神傳播出去、延續下去。當下正值抗擊疫情和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我們需要榜樣的力量,需要無數像廖俊波同志那樣沖在困難的第一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好黨員、好幹部”,郭廣平表示。
“他用生命堅守,我們用餘生紀念”
“時代楷模守護着我們的幸福生活,但他們不是脫離普通人而存在的特殊群體。”了解他們的具體事迹,才能深刻體會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因何不同。對英模的頌揚,不僅是在宏觀意義上加深認知,更要在具象層面上記住他,體味他為着什麼樣的夢想走過怎樣的路。“廖書記的車,4年,36萬公裡,平均每天250公裡。是怎麼樣一種精神讓他每天如此忙碌,卻又快樂工作着?”郭廣平在創作期間問大家,也在問自己。
為了展現廖俊波的生活軌迹和先進事迹,主創團隊在開機前兩個月就來到南平,在廖俊波生前工作的地方實地采訪采風、體驗生活,獲取第一手信息資料。郭廣平認為,演戲就是戲裡戲外統一,他覺得這部劇很特殊,特殊在他與廖俊波是同齡人,這些感人至深的先進事迹就在我們眼前剛剛發生過。郭廣平與當地百姓因戲結緣,大家把他看作“廖俊波”,郭廣平也認為自己與廖俊波經曆和性格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我不僅是在演戲,生活中我也是廖家的‘兒子’,我不是在演戲,我是在演我自己,演我哥哥,這是一種很微妙的情感。”
“累就一個字,白發來證明。”郭廣平稱,拍這部劇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累,幾乎是從藝30年來感覺最累的一次,進組前沒幾根白發,現在近乎滿頭白發,來劇組90多天的時間裡,平均每天睡眠隻有兩到三個小時,每天從早上的“妝修”開始,到晚上的淩晨兩三點以後,有時候在現場站着都可以睡着。“廖書記不是在基層,就是在去基層的路上。”劇組生活的辛勞,也是對廖俊波精神的踐行與傳承。郭廣平說:“有一天拍攝廖俊波在政和第一次召開大會,隻有一個鏡頭,兩頁紙,一口氣演了七分三十五秒。”
“身體力行廖俊波精神,戲裡戲外合二為一”
電視劇《一諾無悔》選取廖俊波在任政和縣委書記期間的真實經曆為創作背景,通過一個個事迹、一段段故事,描摹出一個夙夜在公、充滿信念的基層領導幹部形象,挖掘這位共産黨人的精神世界和榜樣力量,讓先進人物成為推動社會前行的精神動力。
正如郭廣平所說,演員和老師一樣,都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希望我們扮演者,能将廖俊波精神延續下去”。郭廣平稱他身體力行廖俊波精神,希望通過該劇,讓這種精神傳播得更遠,讓更多年輕人知道。
“主旋律劇是真正能流傳下來的,這部劇就是傳揚廖俊波精神,我們需要信仰,時代呼喚這樣的作品。”郭廣平坦言,拍主旋律劇要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要發自内心傳播廖俊波先進事迹,傳揚廖俊波精神,這是真正有意義的事。《一諾無悔》之所以扣人心弦,是因為在這部劇中,家國情懷不是抽象概念,而是許多與我們有着共同信仰的人們彼此确認的情感聯結,讓觀衆在我和劇中人物之間發現了“我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