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努比亞z20長度

努比亞z20長度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30 16:07:41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1

努比亞Z20

在全面屏時代,每個廠商對于高屏占比目标的實現方式都有着自己的想法,最簡單的當然是流海或者水滴設計,其次是各種挖孔屏,進入2019年之後,升降式攝像頭也被更多廠商所接受。而努比亞選擇了一條和它們都不一樣的路線——雙屏幕設計,并且已經發展出了第二代的産品努比亞Z20,從命名上就可以看出來這是努比亞的當家旗艦産品。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2

手機參數

換句話說,上一代的X産品還有些受限于成本等因素屬于探索型号,這一代Z20要真正擔負起旗艦系列走貨的重任,钛媒體拿到這款産品時間約有兩周了,經過這段時間的使用,确實可以感覺到努比亞對于雙屏機型的優化已經十分到位,加之這次在拍照、性能上的升級,Z20可以說是目前安卓陣營中的旗艦産品。

外觀:多曲面設計,觀感、手感大幅提升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3

曲面設計

拿到努比亞Z20,上手的第一眼就可以看到正面的大曲率雙曲面設計,雖然雙曲面玻璃在前兩年就已經不是什麼新鮮技術,但是努比亞Z20玻璃與邊框處的過渡弧度以及面積卻非常大,相較于一般的雙曲面設計,收窄邊框的視覺效果會更加明顯一些。屏幕參數為6.42英寸的柔性AMOLED材質分辨率為2340×1080,沒有高分辨率和高刷新率但是觀感的整體表現還不錯。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4

頂部設計

而頂部和底部的設計也很細節,采用了内凹的設計,這是第一次在手機上見到如此形狀的上下邊框處理,由此帶來了一種感覺:機身的厚度更薄了,尤其是考慮到兩側延伸的線條實際上是收緊的,而且這種内凹的設計相信會在手機不慎跌落時有所幫助。不過,在一段時間的使用後也會發現這些凹槽有略微的積灰問題,帶個保護套就可以很好地解決。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5

背部設計

手機背部同樣配備了一塊5.1英寸的AMOLED屏幕,而且兩邊也采用了更大弧度的玻璃與中框連接。在整體設計語言和元器件擺放位置上保持了與X的高相似度,不過在幾個細節做了優化,一是雙曲面帶來的握持感和貼合面積的增大。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6

攝像頭設計

攝像頭的排列采用了少見的橫向布置,與屏幕的一體性更強。在重量方面,過去大家認為大于200g的産品已經很重,而今年很多升降攝像頭手機已經進發到了這一區域,而且重心還會更偏向頂部,相比之下努比亞Z20雙屏設計也保持了合理的重量和手機的重心,實測裸機重量190g,戴上保護套重量為213g。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7

側邊按鍵集成按壓 指紋功能

在按鍵和接口方面,努比亞Z20依舊采用了左右對稱的雙電源按鍵設計,同時在電源按鍵上集成了按壓功能與指紋解鎖功能,電源鍵的位置偏于居中,在這段時間的使用當中,這是一個非常順手的解鎖位置,基本每次拿出手機大拇指所處的位置都可以準确處于識别區域無需調整,另外對于手小的用戶也可以選擇在左側錄入食指指紋來達到方便使用的目的。

雙屏體驗:不限于自拍鏡、手柄等功能創新,真正做到實用為先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8

雙屏帶來的高屏占比

作為一款雙屏産品,如何利用副屏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可玩性和易用性,這始終都是廠商面臨的最大難題。前面也說到努比亞将這種設計帶入這代旗艦産品,這種高成本的設計方案能否被大多數用戶所認可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實際上,在功能探索上,Z20并沒有帶來什麼“新玩法”,這些問題在上一代X的産品中已經已經完成了,筆者在Z20上看到的更多是努比亞将副屏推向實用的方向。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9

保護套不會影響操作效果

這裡首先要說一個細節,Z20原廠提供了一個透明矽膠保護套,可以看到在背部采用了整體設計,并沒有為屏幕進行單獨開孔,但是副屏的滑動、點控操作卻完全不受影響,這讓筆者覺得才是真正貼合使用場景的設計而不是在“炫技”。不過,矽膠保護套的厚度還是多少會對邊緣滑動的響應造成一些影響,在實際使用中,隻需要稍微加大按壓的力度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10

副屏有關的應用

努比亞Z20的副屏主要應用方向有三個方面:護眼閱讀、遊戲手柄、自拍鏡像。相信很多人都是在使用中常年開着護眼模式的,這種偏黃的屏幕觀感确實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長時間看屏幕引發的眼部疲勞,不過它也帶來了一個弊端:顯示色彩的犧牲,這些在平時看文本内容時都沒有問題,但對于筆者這樣的職業,很多時候需要浏覽圖片的實際觀感。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11

開啟護眼模式

另外拍照時照片的實時預覽也十分重要,過去的操作就是頻繁地開關護眼模式,雖然不麻煩但也會有忘記的時候,努比亞副屏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平時就會将副屏的護眼調至最高,這樣隻有在需要閱讀或者光線暗的時候再啟用副屏。

性能體驗:搭載遊戲空間與FIT邊緣壓感技術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12

跑分

首先是理論性能的跑分環節,測試軟件分别是安兔兔、魯大師、3Dmark三款軟件。此次钛媒體拿到的努比亞Z20為8 128GB版本,在SoC方面Z20也升級到了最新的高通骁龍855plus,主頻進一步提升,另外由于努比亞同時還有紅魔的遊戲手機産品線,對于這顆SoC的調教開始也比較早,因此可以看到對于跑分軟件的分數提升,安兔兔和魯大師分數都達到了45萬以上,處于安卓陣營的頂端,3Dmark兩個場景的分數為6058和4756。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13

下拉開啟遊戲模式

另外,在針對遊戲的專門優化方面,努比亞Z20也搭載了專有的遊戲模式,不過位置改在了下拉菜單當中,别看這個小小的變動,筆者真的找了很久,甚至包括設置當中都看不到,希望努比亞官方可以添加一下,既然把紅魔的部分功能移植過來了,那就大大方方做個功能區好了。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14

開啟副屏觸控區域

在遊戲手柄上,依舊采用了通過區域觸控增加額外按鍵的方式,相較于時下流行的“肩部按鍵”設計,經過一段時間的體驗,筆者認為兩者在上手接受難度上肩部按鍵确實要更容易适應,因為它和很多的手柄操作邏輯很像,而這種副屏觸控則是在實戰中更好,因為手機的形狀與手柄完全不同,肩部按鍵需要改變握持手機的方式,而副屏的姿勢更符合平常的玩遊戲手勢,不過由于背面的副屏并不對稱,所以剛開始需要習慣一下,後面就會好很多,而且Z20的兩塊觸控區域比較大,不會誤觸。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15

映射按鍵調節

還需要注意一點,如果不開啟遊戲模式是無法打開副屏觸控功能的,所以從這點上來說還是有點不方便。在打開遊戲模式之後,會屏蔽底部上滑退出的設定,同時右側向内滑動可以打開遊戲的側邊設置欄,這裡可以進行加速、副屏按鍵位置調節等設置。在開啟副屏會出現兩部分相關設置,一個是副屏觸控區域調節一個是映射按鍵位置調節,此次Z20的觸控區域調節變得更加靈活了,根據筆者這些天的體驗來說,大家可以把右側的觸控區域往中間調整一些,位置對稱之後更符合操作位置。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16

遊戲體驗

在遊戲性能上,骁龍855plus自然是目前的頂級水平,和平精英等遊戲都可以維護基本滿幀數運行,這裡筆者重點體驗了一下它的觸控靈敏度,在跑跑卡丁車、穿越火線等遊戲上,觸控的響應速度非常快,甚至不輸一些強調遊戲屬性的手機産品,這個調教值得點贊。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17

打開遊戲時的副屏特效

續航方面,努比亞Z20支持27W快充,電池達到4000mAh水平,正常使用一天完全沒有問題,重度遊戲在7小時左右。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18

向副屏投送APP

另外這次nubia UI也有一些小的功能升級,比如利用柔性屏特征開發的FIT邊緣壓感技術,它可以通過按壓手機邊框提供額外的操作功能,除了傳統的導航手勢之外,還可以打開一些制定應用,并且它也可以對壓力進行10檔調節。副屏也可以進行直接投送應用或者雙屏同時運行不同APP的操作。

拍照:後置三攝、實現全焦段覆蓋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19

努比亞的對焦實時顯示

在拍照方面努比亞一直都在進行着探索,每一代Z系列産品都會推出一些拍照功能上的不同點,在Z20上努比亞則加入了更多的硬件升級,三顆攝像頭分别為:索尼IMX586 4800萬像素主攝像頭、1600萬像素122.2°超廣角攝像頭和800萬像素長焦攝像頭,支持30倍數碼變焦、OIS防抖、2.5cm微距、64倍超級慢動作等功能。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20

30倍數碼變焦

Z20的30倍數碼變焦實際體驗也還不錯,不過在每個鏡頭間切換的時候還是會感覺到輕微卡頓,這裡展示了從超廣角(0.6倍)到最極限變焦距離(30倍)的變焦過程。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21

拍照模式很好地還原了場景的光照、白平衡

在相機的調教方面,努比亞Z20的調教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還原場景比較精準,無論是白平衡還是色彩,其中這張陰天的樣張最為明顯,最大限度地還原了當時的光照、色彩,同時在水面、雲等細節的表現上都很不錯。和之前的産品一樣,AI相機依舊在相機家族中,所以默認的拍照模式以及廣角、長焦模式都是沒有AI明顯修飾痕迹的。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22

快門速度:1/2000 秒 光圈:f/1.7 焦距:4.71 毫米 ISO:100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23

快門速度:1/3200 秒 光圈:f/1.7 焦距:4.71 毫米 ISO:100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24

快門速度:1/200 秒 光圈:f/1.7 焦距:4.71 毫米 ISO:100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25

快門速度:1/50 秒 光圈:f/2.2 焦距:2.22 毫米 ISO:138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26

快門速度:1/1000 秒 光圈:f/2.2 焦距:2.22 毫米 ISO:103

努比亞z20長度(更成熟的雙屏體驗)27

快門速度:1/800 秒 光圈:f/2.4 焦距:7.48 毫米 ISO:100

總結

在雙屏的玩法上,努比亞Z20已經非常成熟,所有的細節和體驗Bug早已在上代産品當中打磨完成。曲面屏和骁龍855plus的加入進一步提升了整機在各方面的表現,如果是一個追求均衡體驗,對重量續航有比較高要求的用戶,努比亞Z20将是一款值得考慮的手機。(本文首發钛媒體,作者、攝影/鄧劍雲)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App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