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獨家解析我和我的家鄉三大看點

獨家解析我和我的家鄉三大看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3:55

國慶8天小長假,在外的遊子,都回到了家鄉。

我一個在外地工作的武漢朋友,趁假期也回家了。

回家當天,她就去了當時的方艙醫院,那裡已經重新變回了體育館,并且首次對外開放了。

運動場地全部約滿了。

她說,站在那裡,她忍不住淚流滿面。回想起年初,家鄉和祖國,經曆了那麼危難的時刻,在一個個平凡人物的努力下,終于攻克難關,回歸到平靜的生活。

我們的家鄉,正在被一群英雄的平凡人物,保護得很好。

而這一點,在看完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時,我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獨家解析我和我的家鄉三大看點(我和我的家鄉破6億)1

作為《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片,《我和我的家鄉》一出來,就被觀衆寄予了極大的期望,事實證明,這部電影,撐得起觀衆的期望,甚至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電影共分五5個小故事,觀衆在影院裡,時而笑聲不斷,時而熱淚盈眶,随着電影的發展,整個人的情緒都被調動,這無疑是一部十分成功的電影。

不管我們走多遠,家鄉這個詞,永遠是我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而這幾個故事裡的,我最想談談令我印象深刻的幾個人物。

獨家解析我和我的家鄉三大看點(我和我的家鄉破6億)2

多年堅守,隻為希望

在故事《最後一課》裡,範偉飾演的支教老師範老師,承包了本片最多的淚點。

他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症。腦海中最深刻的記憶,停留在幾十年前,他在一所鄉村學校支教,給孩子們上最後一課的情形。

那時有多窮呢?

村裡是泥濘不堪的小路,教師的屋頂還漏雨,一邊上課,一邊還有雞鴨在周圍閑逛。想借個顔料,問遍整個教室,也沒人有。

他在那所學校待了10年,他在這裡揮灑熱血,青春,那是他記憶中,最濃墨重彩的10年,以至于,最後即使失憶了,這一段記憶,他仍舊清晰如昨。

當他再次回到當年的鄉村,過去與現在的鮮明對比,在老範腦海中形成強烈的沖擊。

獨家解析我和我的家鄉三大看點(我和我的家鄉破6億)3

記憶中泥濘的小路,如今平坦而整潔;破舊不堪的校舍,變得光潔而明淨。而他内心那錯亂的記憶,重新清晰起來。

幾十年過去了,而當年的學生們,如他所願,将家鄉建設得更好了。

一個人,要有多堅定的信念,多偉大的人格,才甘于在貧瘠荒涼的山村,紮根多年,隻為了一群孩子們的未來。

我由衷地佩服他們,在我們國家960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土地上,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才給那些生活在貧困的孩子們,帶去了希望。

老範是這樣,支月英也是這樣。

1980年,19歲的支月英不顧家人的反對,隻身前往一所鄉村小學支教。

那裡的條件,比她想象的更艱苦。最近的車站,也有20多公裡,學生上學全靠雙腿,在崇山峻嶺中穿行,連食品都極度稀缺。

就像當地人一樣,支月英開始種菜,維持生存。沒人想到,她在這裡,堅守了大半生。

她走過最多的路,是崎岖的山路;度過的最多的歲月,是在人煙稀少無人伴的舊教室,點着昏黃的燈批改作業。

工資20多元,她多半用來幫孩子墊付學費,甚至有時自己連米和油都買不起。

為了讓孩子們有更好的學習條件,她想盡一切辦法從外地添置設備,每到開學,她用扁擔挑着孩子們的課本,步行十幾公裡到學校。

獨家解析我和我的家鄉三大看點(我和我的家鄉破6億)4

這些年,她輾轉在一個又一個鄉村小學,身體也因此勞累出了毛病,組織曾多次給她調動的機會,都被她婉拒了。

這個一生隻幹實事的女教師隻說了一句:能堅持一天就是一天吧。

舊的校舍,在共同的努力下,變成了新的,學校的教學質量和綜合評估,也達到了國家規定的要求。一個個孩子走出大山,走到他們從前根本不敢想象的,廣袤的世界。

獨家解析我和我的家鄉三大看點(我和我的家鄉破6億)5

在“感動中國2016年人物”的頒獎詞裡,這樣評價支月英:

你跋涉了許多路,總是圍繞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給孩子們的都是甜……三十六年,絢爛了兩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辮。

從“支姐姐”到“支媽媽”,一個女人,最好的幾十年時光,她選擇了與大山、與孩子們相伴。那個貧瘠而落後的山村,如今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那些本來囿于山村的孩子,也有了新的人生選擇。

像支月英這樣的支教老師,在中國還有很多。我們國家,也對鄉村的教育越發重視。

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鄉村教師290多萬人,在對鄉村教師的生活補助方面,共撥付資金157億。今後,想必會越來越好。

每一個心懷大愛的人,都該被善待,每一個真正為國家建設出過力的人,都應該被我們銘記于心。

獨家解析我和我的家鄉三大看點(我和我的家鄉破6億)6

你看到鄧超的搞笑

我卻看到他的偉大

鄧超飾演的喬樹林,一出場,他張嘴閉嘴就是上億的項目,俨然一位成功人士,卻連請客吃飯的幾百塊錢,都拿不出來。

獨家解析我和我的家鄉三大看點(我和我的家鄉破6億)7

他手機裡滿是催債短信,看起來,是一個十足的騙子。有人說,他為家鄉治理沙地,捐過20萬。

為什麼一個曾經成功的商人,會淪落到這般模樣。

答案揭曉,他之所以如此落魄,是因為他把所有的精力與金錢,都放在家鄉治沙事業上。

在他們的童年,黃沙彌漫,在外面呼吸一口,就是一嘴的沙子。沙塵暴卷起的黃沙,打在教室的玻璃上,清脆作響。

他們當時唯一的願望,就是好好讀書,将來能夠好好建設家鄉。

于是,多年以後,有了經濟能力的喬樹林,回到了家鄉。

為了讓孩子們不再被沙暴困擾,為了讓沙漠重新長滿綠樹,他一次次帶領鄉民一起嘗試。

獨家解析我和我的家鄉三大看點(我和我的家鄉破6億)8

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人這麼傻,好好的事業不做,好好的錢不賺,非要做這種出力不讨好的活兒?

可是我也知道,沒有這樣的“傻人”,沙漠裡長不出綠樹,那裡的孩子們,也無緣見到蔚藍的天。

現實中,這樣的治沙英雄,又何嘗不是這樣?

在世界治沙史上,有一個奇迹。

路遙曾這樣形容過毛烏素沙漠:“塞外毛烏素,走石又飛沙。草籽下地不紮根,大雁飛來不安家;一堆黃沙一堆墳,勸君莫過紅石峽……”

幾十年間,毛烏素沙漠變成了綠洲,放幾張對比圖,或許大家會更直觀地了解。

這是從前的毛烏素沙漠。

獨家解析我和我的家鄉三大看點(我和我的家鄉破6億)9

獨家解析我和我的家鄉三大看點(我和我的家鄉破6億)10

這是現在的毛烏素沙漠。

獨家解析我和我的家鄉三大看點(我和我的家鄉破6億)11

獨家解析我和我的家鄉三大看點(我和我的家鄉破6億)12

而沙漠“變綠”的背後,是無數像王有德一樣的治沙人,将畢生的心血,揮灑于這片土地。

獨家解析我和我的家鄉三大看點(我和我的家鄉破6億)13

從記事開始,饑餓、風沙、貧窮,就成了王有德童年最痛的記憶。

風沙不斷掠奪他們的居住地,很多村莊被掩埋,他們被迫不停遷移,直到最後,整個村子都變為一片黃土。

讓沙漠變綠洲,一句簡單的話,卻需要幾代人付出心血。

夏天,他們要頂着50多度的高溫,挖坑種樹,為了節省時間,晚上就住在附近的帳篷裡,帳篷是沙窩搭成的,時不時還會掉下沙,迷得人睜不開眼。

冬季,全體職工日日夜夜守在水渠邊上,隻為了抓住灌冬水的時機,讓樹苗能夠茁壯成長。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吃苦不算什麼,難得的是,30多年,沒有休息日,一天十幾個小時,不舍晝夜地與黃沙打交道。

而每次,王有德都會沖在第一個。

獨家解析我和我的家鄉三大看點(我和我的家鄉破6億)14

黃沙粗糙了他的皮膚,可那顆抗沙治沙的心,始終堅定而火熱。

幾十年的努力,青絲變成白發,面龐爬上皺紋,而毛烏素沙漠的西南邊緣,一道東西長47公裡,南北寬38公裡的綠色屏障,卻慢慢地豎立起來。4000多畝生機盎然的生命綠地,被開拓出來了。

就是這道屏障,逼退了沙漠20多公裡,也讓所有人看到,即使是普通的人,也能迸發出巨大的能量。

一個質樸的願望,為之奉獻一生的力量,有人笑他癡,可誰能體會到,當他看到沙漠重新披上綠被時,那無與倫比的滿足感?

像王有德一樣的治沙英雄,還有無數,有平凡普通的面容和名字,卻有一顆最高潔的心。

在無數人的努力下,中國4.2萬平方公裡的沙漠,80%已被綠化,即将成為綠洲。

生态恢複了,那些靠天吃飯的居民,開始有了新的收入來源,這一切,都源自于國家治沙的政策,以及無數像王有德一樣,用一生時間來做一件事的人。

真的,除了偉大和緻敬,沒有别的詞可以形容。

獨家解析我和我的家鄉三大看點(我和我的家鄉破6億)15

你放棄一些

卻得到了更多

沈騰飾演的馬亮,是一名很有天賦的畫家,也拿到了去國外進修的機會,與此同時,去扶貧的名單上,也有了他的名字。

是繼續深造,去心中的藝術殿堂,還是遵從内心的理想,去建設家鄉?

馬亮選擇了後者。

隻因為,他從小生于鄉村,對它有情結,他總想,為家鄉做點什麼。

馬亮愛藝術,可他更想,讓更多人脫離貧困,過上更好的生活。即使,他因此錯過了很多陪伴在孕妻身邊的機會。

獨家解析我和我的家鄉三大看點(我和我的家鄉破6億)16

這段演繹,讓人在大笑之後,又感動到淚流滿面。一群小人物的酸甜苦辣,折射了整個家鄉和國家,巨變的過程。

這樣的馬亮,和感動中國的扶貧幹部張渠偉,何其相似?

“甯願雙目失明,也要助群衆脫離貧困“,這是張渠偉在心裡給自己立下的軍令狀。

130個貧困村,14萬多貧困人口的脫貧重任,像山一樣壓在張渠偉心裡。他幾乎沒有休息的時候,1600多個日日夜夜,他夜以繼日地工作,一心撲在扶貧第一線。

獨家解析我和我的家鄉三大看點(我和我的家鄉破6億)17

超負荷的工作,張渠偉患上青光眼,眼皮始終透着淤青。一手拿眼藥水,一手抓工作,成了張渠偉幾乎條件反射的動作。醫生要求他住院,告訴他再拖下去,會面臨失明的危險。

張渠偉隻是笑笑:瞎了再說嘛,等‘摘帽’任務完成之後就去手術。

和馬亮的家人一樣,張渠偉的妻子一開始并不理解。

有過冷戰,有過争吵,可在張渠偉帶她去一個貧困戶家中,看到他們仍舊住着四面透風的房子,看着他們家徒四壁,妻子突然理解了他的做法。

你說他傻也好,軸也罷,這是他的信仰。

我們的家鄉,就是因為無數個這樣的“馬亮”“張渠偉”,才被建設得越來越好。

不信你看,1980年時,中國比孟加拉國和乍得還要窮,但是40年過去後,中國已經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讓8.5億人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讓8.5億人摘掉貧困的帽子是什麼概念?直白一點說就是讓全世界70%的窮人脫貧。

這簡直堪稱奇迹,比聯合國規劃的目标還要提早了整整十年!

不是一群“不要命”的中國扶貧幹部,哪來這樣的速度?

不是中國扶貧的政策支撐,如何能有這樣驕人的成績?

一代又一代人,燃燒自己,隻為給他人帶來光明。

獨家解析我和我的家鄉三大看點(我和我的家鄉破6億)18

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家鄉,正在被一群平凡而偉大的人,保護得很好。

他們窮盡一生的精力、揮灑自己的青春,把所有的熱血,都化成建設家鄉的熱情,所以,有了今天的繁榮和昌盛。

你看,這條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攻克了無數難關,也深刻诠釋了,哪裡有中國人,路就能修到哪裡。

在抗疫最膠着之際,10天建成的火神山醫院,給更多生命建設了綠色通道,足以體現“基建狂魔”的中國速度。

這背後,又有多少英雄的中國人的參與?

一部《我和我的家鄉》,刻畫的正是我們的家鄉多年巨變的縮影。

看懂了我們國家的過去、現在、未來,所做的一切,所付出的努力,你就能看懂一個真實的中國。

我很喜歡裡面的一句台詞,是喬樹林在接受采訪時所說的。

“您這次回來,為家鄉帶來什麼禮物呢?”

“愛吧,我覺得。”

第一次看,覺得搞笑,可仔細回味,卻又溫情到想落淚。

如果不是熱愛,不會有人前赴後繼,去建設家鄉。

不是因為愛,不會有人将青春都獻給這片廣袤的土地。

獨家解析我和我的家鄉三大看點(我和我的家鄉破6億)19

我愛這部電影,是因為裡面的每個小人物,都有自己真實的喜悲,每個普通人,同樣有他的偉大之處。

我們這個民族,對抗過兇狠的敵人,面對過天災的肆虐。

很慶幸,在無數次的打擊和困難中,無數個勇敢的中國人,用雙手拼出了個未來。

坐在電影院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激動和自豪,如果你有時間,強烈建議你也看看這部電影,感受一下這些普通人的平凡和偉大。

這是一個個普通的平凡人,所創造出來的奇迹。

他們就像黑暗中的光,曆經艱辛,所以要給後來者點燈;就像一塊塊不起眼的基石,卻夯實了整個國家建設的基礎。

由此,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家鄉,才能在歲月的考驗中,自信地向前踏步。

如果你問我,這一路的颠沛流離,要用什麼樣的成功,才能配得上?

我的答案,是前路無止境,而吾輩,當自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