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長以毒攻毒的壹讀君 丨 彤 雲
8月26日,持續多日的重慶山火現場明火被全部撲滅。在這場人與火的戰役臨近尾聲時,“以火攻火”進入大衆的視野,并順利完成此次山火的撲滅任務。
一時間,全網吹爆了“以火攻火”這項神奇的滅火技術。
“以火攻火”是什麼原理?為什麼如此有效?
接下來,我們就來解開“以火攻火”的燙手面紗。
看似放火的滅火攻略“以火攻火”是通過人為放火,搶奪山火的氧氣資源,使山火“缺氧”而自行熄滅的滅火方式。
滅火方式從理論上看并不難,隻需要打破燃燒三要素中的任意一環即可。燃燒三要素分别是可燃物、助燃物以及達到可燃物燃點的溫度。
那麼,“以火攻火”又是如何搶奪山火氧氣的?
火在燃燒時,高溫會在火焰上方形成一股上升氣流。此時,其他方向的空氣就會流向燃燒的火焰,形成一股吹向火焰的“風”,這股“風”可以為火焰補充助燃物——空氣中的氧。
在山火蔓延的前方人工放火後,“人工火”在無風時,可受山火氣流的影響,被“吸”向山火,同時“人工火”的前端也會形成朝向自己的“風”,吸收“人工火”燃燒需要的助燃物氧氣。
當兩股火勢相遇時,兩股火焰會合的瞬間會形成更大的火勢,但很快就會因中間地帶“缺氧”,失去助燃物而全部熄滅。
以火攻火效果示範
“以火攻火”屬于滅火方式中的“窒息”滅火,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我們在化學課上,用蓋蓋兒的方法熄滅酒精燈,就是“窒息”滅火的原理。該方法還适用于撲滅着火的油鍋。
滅火器也是在可燃物表面噴射二氧化碳,達到隔絕氧氣的“窒息”滅火方式。
除了“窒息”,滅火還有“冷卻”和“隔離”兩種方式。
“冷卻”針對燃燒三要素中的溫度,通過将可燃物的溫度降到着火點以下來滅火。我們常見的消防車噴水,就是通過噴灑霧狀水,使火場的熱量瞬間蒸發,從而降低溫度來滅火。
“隔離”是控制燃燒三要素中的可燃物,将其與火源分隔開,以達到滅火目的。對戰山火的過程中,有通過砍伐樹木,制造已燃與未燃樹木間的隔離帶,作為“隔離”防火的重要手段。
既然“以火攻火”如此有效,為什麼不用火去滅所有的山火林火呢?因為“以火攻火”原理雖簡單,操作上卻有很高的技術門檻。
并不簡單的以火攻火在此次重慶山火的初期沒有實施“以火攻火”,就是因為沒有到達“以火攻火”的基本标準。
首先,實施“以火攻火”需要一條安全可靠的“依托線”。
“依托線”可以是公路、河流、小溪等具有隔離作用的分界線。山火發展初期,周邊不一定有合适的“依托線”。
由于山火蔓延速度為4~5米/分鐘,有風時蔓延速度甚至能達到10米/分鐘。現造“依托線”很可能跟不上山火的速度。
其次,“以火攻火”需要合适的氣候條件。
火仗風勢,前面我們提到的“以火攻火”時出現的“缺氧”地帶,會被風輸送的新鮮空氣輕松擊破。所以,“以火攻火”要在山火逆風、風速低或無風的氣候條件下,且要在一天中風速最低的傍晚時刻進行。
實施前還需考慮未來幾天的風速、風向、濕度、溫差的變化。在風速大、濕度小的氣候條件下不可使用“以火攻火”。
最後,“以火攻火”還要找準“火頭”蔓延的前方,并準确判斷點火位置的距離。
“以火攻火”的點火位置太遠,人工火不會被山火“吸引”,相當于放火;點火位置太近,人工火不成氣候,約等于助燃山火。完美的點火位置應當在與山火相會前,燒出不小于200米的過火帶。
過火帶存在的另一個好處,是破壞掉山火前進途中的可燃物。燒山火的料,讓山火無料可燒。
所以,隻要找準山火的“火頭”及蔓延方向,就能有效撲滅山火,但是如何在一片火海中,準确判斷誰是“火頭”?有幾個“火頭”?
技術加持的以火攻火随着科學技術的發展,衛星不僅可以監控山火的發生,還能用于輔助制定“以火攻火”的作戰計劃。
在沒有衛星定位系統前,實施“以火攻火”完全依賴現場指揮人員的經驗判斷,如果人工火的點火位置判斷錯誤,會白白浪費撲救人員的時間、體力,最重要的是沒有滅火效果,甚至會耽誤火情。
在衛星定位的高科技支持下,指揮人員不僅能準确找到山火的“火頭”,還可以找到點火的最佳位置,制定最高效的“點燒方案”。
如2000年的“4·29”重大森林火災現場,就是用衛星定位技術實施的“以火攻火”法撲滅的。
由于當時的林火為逆風火,現場指揮人員根據衛星定位系統,制定了“以火攻火”的戰術,确定了需要控制的火線AB間的“進攻點”C,以C為中點,分兩組滅火隊員向A、B兩點坐标方向,進行一點兩面的分兵點燒法。
“4·29”重大森林火災現場呈“M”型的多個“火頭”
在我國“以火攻火”的滅火方法已經成功撲滅過不少林火、山火,不過這個方法并不是新技術,而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結晶。
“以火攻火”的鼻祖是澳洲土著北方部族,已有數千年的“以火攻火”史。
既然澳洲人如此擅長“以火攻火”,兩年前震驚全球的澳洲大火為什麼燒“透”了全澳洲?
當地政府的不作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擅長“以火攻火”的澳洲土著,早就被殖民者“以人攻人”的戰略滅絕……
[1]周廣友. 以火攻火是撲救大面積森林火災的有效途徑[J]. 森林防火, 1997(1):2.
[2]張勇. 應用衛星定位系統實施以火攻火戰術初探[J]. 森林防火, 2003(4):2.
[3]劉京安. 淺談林火撲救中以火攻火行為的法律屬性[J]. 森林公安, 2006(6):2.
[4]龍騰騰, 王儒龍, 王猛,等. 基于"人-機-環"系統的山地森林滅火和以火攻火實踐[J]. 森林防火, 2019(4):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