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連甯燕
7月22日上午,威海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威海市大數據中心主任荊文,威海市司法局副局長鄒德生,威海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副局長王鐵軍,威海市大數據中心副主任朱崇東,威海市公安局大數據支隊支隊長王衛峰介紹《威海市打造“無證明城市”實施方案》有關情況。7月15日,威海市政府辦公室印發《威海市打造“無證明城市”實施方案》。
總體目标
“無證明”不等于“零證明”或不需要證明,而是通過證照證明電子化和數據共享,企業和群衆辦事時免于提交或無需重複提交相關的紙質證照證明材料。
前期,威海市大數據中心、威海市司法局和行政審批服務局已做了大量工作,通過開展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歸集政務數據80億條,數據共享日均交換達到516萬條次;通過推動告知承諾,證明事項數量壓縮了31.6%;通過推行電子證照證明,今年減少申請材料6.7萬餘份,但證明材料多頭提交、重複提交、攜帶不便等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企業和群衆辦事還有很多不方便,為此,我市全面啟動“無證明城市”建設工作。
“無證明城市”建設總體目标是,凡是通過電子證照、數據共享可以獲取的信息,不再要求企業和群衆提供相應的紙質材料。核心是“減”和“免”,“減”就是取消一批證明材料,從源頭上減少證照證明;“免”就是通過證照證明電子化和數據共享,用電子證照證明和數據代替紙質材料。力争通過三年多時間,逐步打造“無證明城市”。2022年,重點推動企業和群衆常用證照證明電子化,建成“居民碼”“企業碼”并開展試點應用,推動使用頻率最高的前50項電子證照證明廣泛應用。2023年,拓展“居民碼”“企業碼”應用,常用的前100項電子證照證明實現全面應用。到2025年,電子證照證明、“居民碼”“企業碼”在各領域全面應用,企業和群衆“免證辦事”“一碼通行”成為常态,“免申即享”“精準服務”全面推開,全域建成“無證明城市”。
主要内容
在推進方式上,堅持分類施策。區分各種應用場景,逐一采取針對性措施,全面提升“無證明”服務成效。推進“減證辦”。通過直接取消和告知承諾,全面消除各類“奇葩證明”“循環證明”,從源頭上減少證照證明材料。推廣“免證辦”。通過全面推進證照證明電子化和證照證明數據共享,用電子證照證明代替紙質材料,實現辦事材料“自動填”“免提交”。推行“一碼辦”。通過建設統一的“居民碼”“企業碼”,加強碼證關聯,推進“一碼通行”,解決企業和群衆辦事亮多證、掃多碼的問題。探索“主動辦”。通過完善“一企一檔”、“一人一檔”,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主動感知企業和群衆需求,精準提供服務。
在推進領域上,堅持惠民利企。重點圍繞服務個人、企業辦事的政務服務領域和服務公衆生活的社會化領域,大力推進身份證、結婚證、營業執照、産品生産經營許可證等證照證明的電子化應用,同時拓展在交通出行、文化旅遊等領域的社會化應用,加強線下實體證照證明服務兜底保障,滿足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需求。
在基礎支撐上,堅持雙向驅動。在業務上,推進政務服務事項标準化,通過開展事項梳理、規範數據标準、優化服務流程,支持表單自動整合、信息自動調用、證照證明自動關聯。在技術上,完善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一體化大數據平台,提升電子證照、電子印章和政務區塊鍊等服務能力,規範電子證照證明制發,補齊曆史證照數據,開展數據源頭治理,分級分類推進各領域數據資源統一彙聚和服務,着力提升數據共享的時效性、精準性。
在保障機制上,堅持統籌推進。在數字威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建立“無證明城市”建設協調推進機制,由分管副市長牽頭,市司法局、行政審批服務局、大數據中心等部門分工負責,統籌協調、推進“無證明城市”建設工作。制定行動計劃,細化工作台賬,逐一明确責任部門、工作要求和完成時限,推進各項任務落實,定期發布可應用電子證照證明辦理的事項清單。今年8月底和12月底前,分兩批發布電子證照證明“用證”事項清單,之後根據工作推進情況,每年至少發布2批“用證”事項清單。
在數據安全上,堅守安全底線。電子證照證明相關數據隐私性強,敏感度高。堅持高标準嚴要求,探索運用區塊鍊等手段提升數據安全防護能力,切實保障數據安全,确保電子證照證明信息合法合規使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