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溝芋頭
據說,芋頭是有補中益氣的作用的,所以吃了幾次芋頭,精神上感覺自己的身體健康了許多。吃到好芋頭的感覺美美的……
沙溝芋頭因口感細軟,綿甜香滑,在清朝乾隆年間被選為宮用禦品,當地流行一名歇後語:“沙溝芋頭——好孩子”,就是指沙溝芋頭飽滿,水靈,口感好,招人喜愛。
傳說清朝乾隆年間禮部尚書張玉書攜母進京上任期間,因其母身患疾病不能随行,途經白沙溝時,将其母寄養白氏老中醫家中,時隔數載,功成名就後親回沙溝接母親,發現母親身體健壯,面色紅潤,遂問其母,原來母親經常以芋頭蘸白糖為主食,身體才如此健壯,張玉書将芋頭帶入宮中,乾隆皇帝品嘗後,贊不絕口,下旨将沙溝芋頭納入貢品名錄,并于乾隆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下達聖旨給白氏家族建龍坊(即牌坊)一座,以嘉獎白氏老中醫的高尚品德。
塘崖大米
塘米屬早熟型旱稻,直播生育期為110天左右,育秧生育期為120天至125天。這種稻耐旱、耐貧、耐鹽堿,畝産可達250公斤。 和其它稻米相比,塘米有兩大特點:一是具有濃郁的香味,塘米喜大火蒸煮,不論做幹飯、稀飯,隻要摻上少量的塘米,便香氣四溢,食味極佳,所謂“一家煮米四鄰香,四鄰煮米香全莊”。二是粘性大。用塘米做的粘糕、湯圓、棕子等,粘潤滑膩,有口勁,很好吃。将吃剩的塘米食品,再經蒸煮,其粘度、香味都跟原來一般無二。
塘崖大米因産于臨沂城南30公裡處的羅莊區西高都街道的大塘崖村而得名,這是一種俗稱“水牛皮”的水稻,有一千多年栽種史,自唐代該地所産大米多被官府征收進貢,故又稱塘崖貢米。 該村西北部有一個月牙狀“塘圈”,面積不足1000平方米,是真正産塘米的地塊。此處地勢低窪,長年濕潤,土質黑黃,性溫,幹燥後的土塊,堅硬難摧,水泡數日仍保持原形不變。據土壤學專家分析,該處泥土中含有大量稀有元素——硒。硒是動植物和人類生理特需的一種化學元素,它可使酶活性化,促使基因的形成和轉化。 同一個品種,在這不到1000平方米的土地上,所産稻谷的米質,必定優于其他地塊,因此塘米更顯得彌足珍貴了。
孝河藕
臨沂城北白沙埠鎮西孝友村前有一小河,名叫孝河,為“王祥卧魚,孝感天地”之處。孝河水清澈甜潤,河底為黑紫淤泥,盛産白蓮藕、紅蓮藕、茭白、菱角、魚蝦等,尤以白蓮藕最為出名。它與沙溝芋頭,塘崖大米并稱為原縣級臨沂市的三大土特産,素有“沙溝芋頭孝河藕,塘崖大米香滿口”的美譽。孝河藕肥、細、脆、嫩,與其它藕相比,節短肥大,表皮潤滑有光澤,脆甜适口,細嫩無渣,生食或熟食皆宜。既可炒炸蒸煮,又可涼攔冷調,花樣繁多,味道各異,能上菜譜的就有60餘種,非一般河藕、塘藕所能比拟。其葉、蓮子若做成“荷葉粥”、“蓮子羹”,更是滋補佳品、美味佳肴。另外,孝河白蓮藕還可入藥,能收澀止血,涼血化淤。所以古往今來,凡有幸嘗到孝河白蓮藕者,無不津津樂道,贊不絕口。孝河白蓮藕始植于何時,已無從考證,但自古以來,每适收獲時節,各地商販蜂擁雲集孝河岸邊,争相搶購。孝河白蓮藕不僅是美食佳品,其荷花、荷葉也極具觀賞價值。每年六、七月份,整個孝河“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别樣紅”,近觀“亭亭淨植”,遠賞“香遠益清”,成為著名的遊覽景點。 傳說那藕是有十個眼,比平常的多了一眼,這個眼就是孝眼。比起南方運過來的白蓮藕,自有一種不同的風味。起藕的時候,那新鮮的小藕瓜都可以洗洗當了水果來吃,而且一點渣都沒有。可見那藕是不同于一般,也算是名副其實 。孝河白蓮藕始植于何時,已無從考證,但自古以來,每适收獲時節,各地商販蜂擁雲集孝河岸邊,争相搶購。 孝河白蓮藕不僅是美食佳品,其荷花、荷葉也極具觀賞價值。每年六、七月份,整個孝河“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别樣紅”,近觀“亭亭淨植”,遠賞“香遠益清”,成為著名的遊覽景點。有詩贊道:六月孝河勝仙鏡,千紅萬綠弄春風。青錢疊翟順天起,玉蕊吐全應地生。蓮葉輕搖伴柰樹,荷花争豔映碑亭。幽香漫飄迷蜂蝶,風多遊人醉船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