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描寫多瑙河的散文

描寫多瑙河的散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16:18:00

《密西西比河某處》:文圖并茂的長篇散文

思衣谷

描寫多瑙河的散文(密西西比河某處)1

一年前,讀了于堅的散文集《挪動》。見識了作為第三代詩人的,獲得過魯迅文學獎的于堅,不僅出色的詩人,同時也是出色的散文家,因為他寫散文寫得非常有獨特的韻味的作者,他的那些睿智文章一直都不忘初心地體現了為天地立心之大宗。這不,最近他的新作攝影 散文集《密西西比河某處》,則又是一部為天地立新之佳作,隻不過這次的天地視野和坐标不是中國,而是他漂洋過海地出訪的美國。

想談談攝影集。我們都知道密西西比河是美國最大的河流,同時也是北美洲最長的河流,是世界第四長河。在于堅到訪沒有圍繞着密西西比河周邊的城市時候,都是用相機記錄了所見所聞和感想,如攝影集中,就通過背白的底色,體現了一種現實主義的攝影風格。如2004年,作者在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所拍的作品,其中就拍到裝便衣拖鞋進展覽館的市民,體現了當地居民的自由和随意開放自在。另外在2010年,作者在哥倫比亞大學,就拍下一張關于該大學的一個教堂,作者的視野是不同,他注意力在雨中戴頭巾的女性,以及被塗鴉的垃圾桶,這就說明作者是關心世間卑微而有價值的人和事的。這種關于關切世間的卑微人物的,還有布魯克林的一家布魯斯酒吧的歌手,還如費城街頭詩人的坦率直接,還有黑人小販賣烤白薯,等等。當然還有2019年拍攝的一間房學校,明德鎮的廢棄的房間,就發現了詩人兼作者那種體貼入微的細膩拍照技術,體現的是關切美國基層的生活的點點滴滴。

當過工人的于堅自然會體會工人的各種辛酸,但同時也會感受工人的快樂,如在2019年,作者在紐約拍下了美國街頭一瞥,該瞥到的紐約的鋼鐵, 當地藝術家用鋼鐵隻做了無數作品,于是在成為藝術家之前,藝術家們都是需要做電焊工的。由此作者就回憶到了自己也是工人的處境,慢慢的回憶殺之時,是作者辛酸并快樂的情況,辛酸累是一回事,另外一回事是讓作者從中得到了鍛煉,終也體現了工人的快樂。

當然除了美國大街小巷風土人情的記錄,還有攝影書中,還彰顯了作者華麗麗陣容的朋友圈人物的合照。如就有美國詩人羅恩·帕吉特、徐貞敏,梅丹理;詩人呂德安、wangxiaoni等,都是見證了作者文化圈的深厚友誼。

而說到重點的散文部分,這就是作者以此實驗性的散文寫作,這種實驗散文,使得書是沒有目錄的,此書的具體體裁是包含了随筆、散文、記叙文的深厚筆調,彰顯的對美國各種基層社會關切,對異國之行、異國見聞的回憶和重構。也說到了他遭遇的詩人、觀賞的街景、回憶裡的事物,它是混沌的、斑駁的,是“于堅體”的。對的,這就是一種創新的于堅體的散文寫作方式。

此書一開頭,就說到了美國很有代表性一位民歌《謝蘭多亞》。作者并借歌生情,回憶其了自己的往事。接着竊以為,作為詩人,是不可能不知道惠特曼的《草葉集》的,于堅自然也不例外,他也毫不吝啬贊美了惠特曼,另外還強調了他的詩集是由作者的同鄉雲南人楚圖南翻譯的,正是因為作者在打工生涯,接觸了惠特曼的詩歌,後來是喜歡他的詩歌了,正如作者贊曰:人類總是需要惠特曼之類的聲音來提醒生命找回自己,再次上路。文學上,當然不得不提的自然還有《在路上》,這可是美國垮掉一代的經典之作。當然,作為詩人影響作者最大的還是《草葉集》了,畢竟作者愛上《草葉集》之後就不再寫古體詩歌了,從而加入到浩浩蕩蕩的世界自由詩的洪流中。另外作者餓引用了金斯堡的名言:詩語言應來自口語、能吟唱、朗讀。這就是奠定了作者的詩歌觀念,哪怕如今為“第三代詩歌”的代表性人物的作者,依舊強調口語寫作的重要性。這就是惠特曼影響了作者的最大佐證。書中也可以讓老百姓知道了俄羅斯的詩歌使人會單調的,而也類比地說明了俄羅斯的詩歌使我憂郁,英國詩歌高深莫測,唯獨是美國的語言也是喚醒了作者新的生命的激情。

除了詩歌,文學等。在音樂方面,作者在文中就說到了《密西西比河組曲》,該歌曲是由美國作曲家菲爾德格羅菲在1924年所寫的,此首歌曲是以黑人歌曲為素材,變現在沒夠出生的黑人對非洲故土的眷戀。

之後,跟随作者的攝像頭,我們可以讀到了作者在曼哈頓的所見所聞,這裡就說明曼哈頓的設計,是應該讓人入鄉随足,因為要進入該城市,就得首先接受它對生活的設計。另外在遊蕩在曼哈頓的時候,作者也寫到千篇一律的門好号碼的最高建築帝國大廈,作者還書寫了一首詩歌,說明了帝國大廈的存在是反自然的生長着,是工業的野獸代表。

之後,我們也可以讀到了時代廣場,百老彙和第七大道的交彙地,體現的是一種天堂與地獄的交彙處的特點。而關于生活方式的研究,作者就列舉了阿甘本的《敞開:人與動物》的内容中說出了美國生活方式就是最适合曆史中甲時代的生活方式。而在這樣的生活方式下,作者就将随筆性的文調,轉換了散文抒情的文調,如在寫紐約之城市的時候,就有這麼一段“紐約響着藍調,來自黑教堂的鐘聲。藍調是大地音樂......聽見了棉花地裡的黑色甲殼蟲的聲音。”這樣就悲傷的藍調就體現了作者對黑人做貢獻的悲憫之情。寫到這,筆者也播放了陳奕迅的爵士抒情慢歌《零下幾分鐘》,就是很有符合這首書的這個情節的氣質的。

之後,跟随作者流動而鮮明并富有詩意的筆調,我們還可以讀到了生鏽的布魯克林,生鏽的昆斯大橋。說明了時過境遷的一個城市的概況,曾經的繁華,如今隻有流浪狗和窮人。當然即使這樣,也是有着美國特有的生活方式,那就是一種選擇貧窮和流浪的,有點唐吉可德的生活方式,這種髒亂差的流浪方式比迷譽為波西米亞的時髦,也是一番美國的概況。之後在作者引用了桑德堡的為芝加哥寫了贊歌的時候,引出了一個比較關注的問題,那就是時下的美國詩歌圈子都是學院派了,都是為了蹭飯吃,而不是為詩歌而為詩歌的聚會,這種詩歌氛圍的沒落,對于作者是是一個詩人來說,自然是不開心的。因為遙想當年,詩人都是左派的,有抱負的。,為當過工人而感到自豪的。

之後我們還可以看到由于紐約的博物館,裡面都是陳列了很多動物的死屍。即使這樣,美國之行,作者也不忘回憶曾經打工的美好,如寫了詩歌《北郊工廠的女王》就是歌頌了煤鬥西施的情詩,頗為真摯,飽滿。而有趣的是,作者描寫了自己好友人在麥當勞吃硬漢堡的情景,說他們像兩個老邁的小孩,艱難地抱着那玩意兒啃,滿嘴紅色番茄醬。而可樂變成了棕色的甜水,可見作者是不喜歡這種快餐文化,畢竟食,還是在中國嘛。

如果有什麼引用詩歌的,讓筆者最為動容就是引用了艾略特的《荒原》了,“四月是最殘忍的一個月......催促那些遲鈍的根芽。”這樣種植屍體發芽的生猛詩歌,無疑是關乎信仰、價值和意義的探讨,以及人的集體困境和遭遇等問題的剖析。這裡一方面充滿了一種失望乃至絕望的情緒,另一方面也也體現了詩人那那種黑暗風的諷刺性,以及入心入肺的建設性,這就是艾略特詩歌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比較集中地展示了艾略特的詩歌風格。而這樣的詩歌風格,不僅是作者喜歡的,這樣的《荒原》精神内核也映照了作者在美國看到的美國文化環境的那些人和事和心态,自然美國的精神氣質就是關于荒原裡的精神氣質之所在的。

而再後來的部分,作者寫到詩人帕吉特的人物寫法,就是很有小說塑造人物的文筆,體現了作者渾厚的文學寫作水平。另外在最後談到作者寫同行文人的情況,尤為值得注意的是寫到羅恩時,就寫到了羅恩的待人之處,是與賈木許風格是相相似的,都是一種先照料好家人事情,在拯救世界之前先收拾好房間,再去拯救世界的抱負。

總的來說這本長篇散文,一方面有着随性的遊記部分,此套書也是于堅的首部攝影集,他以詩人的輕盈和溫暖的眼光記錄了他所看到美國。另外一方面此書的作者于堅更為看重的是對異國文化的鑽探,對異國之行、異國見聞的回憶和重構。在這部長篇散文中,于堅通過不同的語言形式,如将那曾經的美國之行的經曆,通過随筆、散文、記叙文的筆調,也有小說式的片段糅合并重構出他對密西西比河和美國社會的洞察和見解,以及體驗。通過此書,我們知道他會交往詩人,也會觀賞的街景,回憶裡的事物,因此這樣情感是混沌的和渾厚的,也就是如作者的詩歌那樣,不管是詩歌,連散文也是很“于堅體”的。

無疑,這是一本關于于堅美國之行後,交出了一份文化氣息濃厚的,文圖并茂的長篇散文佳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