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中醫調理心悸心慌的思路。
為什麼會心慌心悸?原因很大一部分也可能是濕氣太重!
怎麼回事呢?先來看一則醫案:
曾經有一位患者,男性,年僅26歲,什麼毛病呢?
心下位置悸動不安,似跳非跳,似慌不慌,總之是感覺不安生,總感覺心跳不正常。但這個情況也有改善的時候。
什麼時候呢?就是大便拉稀、稍微腹瀉的時候。這個腹瀉,隔三岔五來一回,然後心裡面就安生了,但不久以後還是老樣子。
這什麼毛病啊?患者去過心内科,看是不是心髒不好,但是沒查出來什麼。
後來,此患者找中醫。接待他的,是國内當代的中醫經方大家。醫家這麼一看,發現舌苔白滑,脈象弦。而且腹部有振水之聲。
再仔細一問,發現患者腹瀉的時候,大便清水樣,不臭。
看到這裡,醫家明白了,寫了一張方子——
茯苓,生姜,桂枝,炙甘草。水煎服。
結果,6劑之後,所有症狀全部消失,再也沒複發過。
這是怎麼回事啊?
這個患者其實就是脾胃陽氣不足,水濕之氣停于心下胃脘所緻。
什麼意思啊?就是說,這個患者,脾胃陽氣不足,沒有辦法運化水濕之氣,于是水濕化作痰飲。水濕痰飲停在胃脘部位,犯于上,則形成了心中悸動不安之感。
犯于下,走于腸間,則體現為便溏、拉稀,清水樣的便。
還有的,病邪犯溢于四肢,會導緻浮腫。腹部的振水聲,就是水濕痰飲停聚的表現。舌脈所體現的,也都是水飲之邪内聚的問題。
也就是說,這個患者所謂的心慌、心悸、不安,說到底,還是水濕痰飲之邪作怪。
這種情況下,仲景的小配伍,茯苓、桂枝、生姜和炙甘草就比較科學。
它本名叫做茯苓甘草湯,基本配伍是茯苓,桂枝,甘草,生姜。
其中,桂枝和生姜溫陽行水,茯苓利水健脾,炙甘草固護中焦。其中生姜一般用量較大,取增進脾胃陽氣,化散水飲的作用。
我為什麼要把這個事兒重點說一說呢?道理很簡單。
我們現在的人,由于飲食不節,貪圖爽口冷飲,導緻脾胃陽虛的不少。我以前就遇上一個,女性,非說自己肚子脹,走路有水聲,喝點水或者稀粥什麼的,就漲肚。
為了避免漲肚,她拼命少喝水,多吃餅幹等幹巴巴的東西。
後來一看,其實就是胃陽不足,水飲内停之證。用了茯苓甘草湯的配伍,效果較好。可見,這并不是一個古代才有的問題,而是我們現代人也可能出現的毛病。
文章到這裡,差不多了。我希望我的讀者通過此文,能了解脾胃陽虛、水飲内停、心悸心慌這些症候之間的内在聯系。
我覺得,如果咱們中國人的中醫學常識,都能到這一步的話,那中醫的複興,國民的健康素養,該是多麼值得期待啊。
好了,今天就給大家說到這裡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