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講的是我一個同事的親身經曆,如同張嘉譯老師主演的電視連續劇《急診科醫生》,第八集開頭的那一幕。
它裡面講了一個醫生,在母親最後關頭也拿不定主意了。請注意她的身份,首先是醫生,其次是女兒。作為醫生,她心很清楚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了,但她還是拿不定主意。那麼做為女兒(沒醫生身份),就跟我們絕大多數的讀者一樣,到了這個時候更加蒙逼,更加六神無主,更加拿不定主意了。
好了,我們言歸正傳。回到我同事的那個故事上去,也就是去年2021年,他的母親病了(剛60歲),在市裡面檢查說是肝癌晚期,癌細胞已經擴散到全身,時間不多了。抱着換一家大醫院更權威的心情,去了省人民醫院。省人民醫院的醫生大概說的是:手術治療,病人不一定下的了手術台,既使下了手術台,病人出院完全不能自理,且病人最多有6-8個月的性命。不治療,病人回家一個月左右肝會慢慢爛掉,會便血,一旦大便出血,就可以準備後事了,最多7-10天就會去世。如果你們選擇手術治療,根據病人的病情嚴重程度,你們最少準備10-15萬,病人随時都需要搶救。
那麼問題來了,你們會選擇用15萬買病人經過大手術,随時下不了手術台,且既使能夠出院,病人出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在身心痛苦中離開。還是買輛二手車,在她還能吃喝玩的時候,帶着去好玩的地方開開心心玩,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當時他的母親還能下地走路,也能吃飯)。
病人的病情是沒有告訴病人的,怕病人心理負擔太重,心情不好,必競剛剛60歲。那麼我們來分析分析他們一家人的思想鬥争。(他,他老婆,父親,姐姐)
首先父親,老伴老伴,老來的伴,對吧,誰不希望老了有個伴,說說話,出趟門回到家還有熱飯熱菜吃。既便起不來了,也能說說話,也想讓她多活些日子。話又說回來花15萬也隻能多活半年左右,兩個孩子買單了,又于心不忍,必競農村掙錢不易,都有各自的家,都有孩子老婆要養。
其次他的姐姐,女兒是娘的心頭肉,女兒跟娘最親了,女兒當然也不希望失去媽了,但也心疼娘手術中,手術後隻能躺在床上,那種身心疼痛,折磨。半年之後還是去世的結果。
再有他本人,當時他是最無助,最沒有主意的人。為什麼這樣說呢,有三方面,①顧及父親,不治怕父親多想。我把你養大了,翅膀硬了,娘病了連花點錢都不願意,那等我有一天也需要錢治病的時候,是不是也不治了呀。怕父親心寒,怕父親過不了這個心結,②他有2個孩子要養,大的在高中,馬上高考。小的也馬上讀高中了。③來自于他老婆。這就是我為什麼把他老婆放在最後的原因。
他老婆,他老婆主張回家不治的。因為她老婆覺得花15萬買半年不能自理的婆婆,太不劃算了。為此還給他鬧了一場說:你把錢都用在你媽身上了,我少用點無所為,(當時是國慶節10月1号過去幾天)。老大幾個以後高考,要上大學,老二9年級也要中考,錢用完了,孩子不用上學了。說着說着吵起來了,還上勁了,還要離婚。他大概是這麼跟老婆說的:你講的我都知道,我又不傻,但是這個決定我不能做,爸媽養我這麼大,我不想掏錢給媽治病,我畜生都不如,況且還有一個父親呢,父親咋想,父親會寒心的。明年孩子要高考,中考,我能不知道嗎,還用你教嗎?至于治病不治病我不能做主,我也做不了主,既使能做主,我也不會做主,于情于理不合。我就像牆頭草,不對,應該像牆頭上的鋼筋,任憑風雨吹打也要絕對的中立。
都到這個地步了,我拿了《急診科醫生》那個片段給他看,學習。我還告訴他們,這件事可以去找舅舅,由他回家,(回家登門更正式,大事嘛),拿着禮品到舅舅家,一五一十地給舅舅陳述,征求舅舅的意見,沒人打破僵局嘛,請舅舅給個決定。他采納了我的意見,回老家請他舅舅來省城,由舅舅親囗告知妹妹病情,然後兄妹倆心平氣和的商讨。最後他母親選擇回家,有質量的活20天,剩下的靠天意。(兄妹倆一個奶頭吃大的感情更深,有什麼不能說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類似沒人能夠打破僵僵局的時候,一定要冷靜跳出事件本身,尋找一個關鍵點或者關鍵人,以求突破。千萬不要悶聲生氣,影響夫妻感情。當然了你們也許有不同的關點,就是自己的家事,自己人商量自己解決,親愛的網友你們認為哪種方案更合适呢?歡迎評論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