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寶頂是作為松潘地區或者岷江上遊河谷居民共同尊奉的崇拜對象而存在的,處于區域内“神山-山神”崇拜的最高層次,這決定了有關雪寶頂的崇拜活動無論在形式還是性質上都同那些村寨山神的祭祀祈禱有着根本的區别。
(轉山的僧侶 老台攝)
由雪寶頂崇拜而演變來的黃龍廟會從根本來說是一次民衆的“朝聖”之會。所謂“聖”,指的就是這一片“聖地”,就是這裡的神山、聖水,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神靈系列。而“朝”本來是“見面”的意思。趙翼《陔餘叢考》卷二十二就說:“古時凡詣人皆曰朝。”“詣人”就是去拜訪他人。因此,“諸侯相見曰朝”,“昔者堯朝許由于沛澤之中”。“朝”的這個意思後來較多的用于指下見上、卑見尊的“見面”,這就是今天所熟知的“朝見”“朝拜”的意思了,而在“朝聖”這個語詞的含義裡,還具有“歸附”的意義。在“朝聖”中,神聖者(聖地、神靈)是如此的崇高,是如此的高不可及,而人們依舊毫不猶豫地朝着它們湧去,投身到其中,如“江漢朝宗于海”。
這種把自身“投入”到神聖者當中的宗教崇拜形态顯然有着相當的原始性與民間性。首先,在“朝聖”的結構中,“朝聖”的崇拜對象總是遠離塵世、難以觸及的,通常存在于高聳入雲的峰巅或者遙遠的異地,它不像後來發展了的崇拜對象(神靈)隻要你經由一定的儀軌就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與之交流,它總是固守在某個确定的場所,需要你在固定的時間不辭辛苦、遠道跋涉而後才能實現人神之間的交流,才能走入或者“投入”到神聖者當中。顯然,這種跋涉本身不僅是對體能的考驗,更是對精神的磨砺,是崇拜者“身-心”狀态的一種調整與錘煉,這或許是這種人神交流最有價值從而能夠在這片苦寒之地長期存在的根本緣由。因而,在“朝聖”這一崇拜形态中,我們看到的是此地居民在有限的地理空間與生存資源中,既不得不臣服于大自然的恐怖威能又努力超越這種限制的奮争。簡言之,“朝聖”是以較為原始的生存境域為基礎的。
(高原上的瑪尼堆 老台攝)
其次,“朝聖”崇拜形式,還同民衆的精神表達方式有着密切關聯。像“雪寶頂-黃龍溝”這樣的朝聖崇拜對象,在其最初是單純的“神山”,是以山為神,而在此時,“神”或者“神靈”作為觀念尚隻是潛在的存在。随着“神靈”觀念從神化的自然物上升華而真正形成,神靈或者神聖者最初的存在方式是抽象的,是完全精神化的存在,它們以象征而呈現,就如羌族的山神觀念。在此基礎上才有了借助于想象而來的各種表達,無論是動物化還是人化,為此人們發明了許多表達方式,諸如文學的、繪畫的、雕塑的等等,借以拉近人神之間的距離,為人神交流提供了便利。但所有這些方式都需要一個前提,即技術性的獲取。不是每個人都能夠使用這樣的技術手段的,但卻是每個個體都有其表達沖動的需要,甚至在相當長的曆史時期裡,每個人都有其表達自身宗教取向的需要。需要決定存在。在文學、繪畫、雕塑等等技術方式之外,一種非技術性的普遍有效的表達方式早已存在于民衆之中,那就是借用大自然已經提供的無數形象經由相似性類比、聯想、象征等來實現的表達。這是一種以大自然為載體的叙述方式,也是民間最為普遍的精神書寫方式。這樣,當“雪寶頂-黃龍溝”不再僅僅是神化了的自然物而同時又被民衆作為神聖者的具象化承載體的時候,這一朝拜“聖地”就不單純是外于人并淩駕于人之上的異化力量,它同時又是人們自身心靈存在的投射。其結果,恐怖的色彩淡化了,神聖者從抽象狀态被具象化實體化,人神之間的精神距離轉換為了日常的空間距離,一種世俗化的取向便浮現出來。以“雪寶頂-黃龍溝”的朝聖活動來說,将崇拜對象具現化為山川聖地,而後以“朝聖”的方式走入其間,就正是民衆拉近人神關系的方式。在聖地中,他們會感到神聖者就在身邊,他們與神聖者“見面”,祈禱許願、求子祈福似乎也變得更加容易。由此我們也可以理解,對于各種宗教向民衆提供的神靈中,最受民衆歡迎與崇拜的,往往不是該宗教的最高神,而總是那些與民衆的需求密切關聯的神靈,如觀音、八仙、藥神、送子娘娘等等。對于神靈的形象,民衆也總是将其按照自己所熟知的人的形象塑造,那些有關神靈的故事、傳說,其中有相當部分就是為着将神“人化”的目的服務的。民衆心目中的神靈,從來就不是那些高居上位而僅僅被人膜拜的“神靈”,更大程度上是指具有大神通的“人”。這種神靈的人化,通常被稱之為“世俗化”或者“俗化”。也許,這和宗教的神聖化提升是在完全對立、背道而馳的,但未必就不是“宗教”本來應有的内容與取向,至少,這種方式根植于民衆自身的生存處境與生活境域。
因此,“朝聖”是最為古老的宗教崇拜形态之一,也是極為世俗化的宗教崇拜形式。
(仰望白塔 老台攝)
至于“轉山”,又叫“轉神山”,是羌藏民族神山崇拜中的重要活動,也是“雪寶頂-黃龍溝”朝聖的重要活動之一,是羌藏民族朝聖活動最為直接與集中的承載體。在“轉山”中,人們進香、煨桑、磕頭(磕長頭)、祈禱、插(挂)經幡、堆瑪尼堆、撒龍達、唱經或者念經、跳鍋莊(娛神)、呼喊讴歌、……,通過如此之類的種種方式來增進自身和神靈之間的交通甚至“見面”。很顯然,這是一個類同于“朝聖”的結構,換句話說,“轉山”應當并不僅僅是一種載體而已,它如同“朝聖”一般,有着其自身存在的價值内涵,具有神聖而獨特的意義。正是在此意義上,可以将“轉山”看作是“朝聖”的另一種表達,或者是朝聖的獨特形态。
(轉山 圖據網絡)
圍繞雪寶頂的轉山通常認為有“近程、中程和遠程”(内、中、外)三條線路,視人們的時間、财力、物力和精神狀況等條件而定。但這一關于轉山線路的區分除了“近程”即内線而外,其他兩條線路實際上并不是在“轉山”而是在“朝聖”的意義上來講的。比如所謂“中程”路線的“轉山”,是從縣城到龍安堂從其後山經花海子、綠海子到平武虎牙,随後或繼續往平武(報恩寺)、江油(窦團山)、成都(昭覺寺)再返回松潘,或者直接從虎牙經小河到黃龍溝拜神,最後回松潘縣城,走得遠的還會去峨眉(萬年寺)。這與其說是圍繞雪寶頂的轉山,不如說是當地民衆在農事完結之後的一次遠足,将能夠朝拜的對象都加以朝拜。
(黃龍雪中的登山者 攝影:姜躍斌)
在“雪寶頂-黃龍溝”的崇拜結構中圍繞“雪寶頂”而進行的“轉山”實際上就是一條線路,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内線”或者“内轉”“小轉”。此路線極為艱難,海拔從兩千多米到五千米以上,通常還不是一天能夠完成,中途就隻能在岩洞歇息。沿途有很多宗教遺迹如瑪尼堆,有很多傳說附會的神迹,也有很多神奇的自然景觀如喊瀑。整個路程的确很需要勇氣、毅力,甚至需要好運——有好天氣。
撰稿:汪志斌
攝影:老台 姜躍斌
文章來源:寶頂文化傳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