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史中,後一般為天子正妻,為後宮之主,更為天下女子的表率,所謂母儀天下是也。這樣的女性大多出身世家,受過良好的教育,擁有難以挑剔的性情和雍容端莊的儀态。
不過在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也有這樣的解釋:“後,繼體君也,象人之形,施以告四方,發号者,君後也。”意思是“後”原本和“君”一樣,都是負責發号實力的首領角色,而且在甲骨文的蔔辭中,“後”還經常被用來代指氏族中的女性首領。(順帶一提,這個後和後來的後是不一樣的,後來的後繁體為“後”,而作為王後的後,在古代也寫作“後”)
說起這樣的王後角色,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婦好。
婦好既是政治家,又是軍事家,還是大祭司,特别為武丁所重視和喜愛。她去世後,武丁極為悲痛,為她舉辦了一場隆重的葬禮。
婦好钺
1976年,婦好墓被考古學家發現,這座墓葬保存完好,共出土随葬物品1928件,精品無數,其中就有至今發現的最早的中國青銅钺,一件上飾有饕餮紋,重9公斤;一件飾雙身龍紋,重8.5公斤,兩件均鑄“婦好”銘文。跟普通的青銅斧相比,這兩件銅钺堪稱巨斧。
那麼什麼是钺?钺是用來幹嘛的?
從石斧到石钺
遠古時代,人們開始嘗試制造簡單的石器,比如屍矛、石斧。那時候,古人類常常将從河床上揀來的礫石敲打一番,做出些個頭大、刃口厚的粗糙家夥用來劈砍,這就是最早的石斧了。
像寶雞北首領遺址(距今7000多年)中出土的石斧多為長條水滴狀,頂端有穿孔,一看上去就是初代産品,隻能應用在簡單的日常生活中;
北首領遺址出土石斧
而半坡遺址(距今6000-6700年)中曾有一件精美的由蛇紋岩制造的高級貨,通體為深藍色且伴有天然花紋,打磨得十分光滑,刃部薄而尖,弧形非常光滑,明顯不會隻是生産工具。再考慮到同一墓葬中還有大量骨镞,這件石斧大概率是墓主人的寶貝兵器。
後來,随着社會生産力的不斷進步,石斧的制作也越來越精細,比如龍山時代(距今4000-4500年)時石斧變得體型更大,形制更規整,更加扁平,刃部更寬且兩角微微上揚,與原始石斧有了明顯的差别,這樣的“斧”也被稱作“钺”。
著名的“鹳魚石斧圖”彩繪陶缸
《說文解字》雲:“钺,大斧也”;《左傳》雲:“钺大而斧小”,正是佐證。說白了呢,也沒什麼玄妙的,钺就是大斧頭。
從功能上看,簡單來說,小斧子砍物,大斧子砍人。考古學家郭寶鈞曾總結道:“钺為劈兵,刃與柄平行,功用與斧近似。钺刃多弧形如新月,身薄且寬,以直内入木柄,以肩部二孔或身中一孔縛于柄,是兵器,也作刑具(黃帝五刑,四曰斧钺。按五刑即甲兵、刀鋸、鑽鑿、斧钺、鞭撲、是也)。”
石斧的裝配方法
古人認為,黃帝創立了五刑,其中第四種為斧钺之刑,自然就是用钺來砍腦袋了。
玉钺與王權玉,石之美者。與石钺不同,珍貴的玉钺殺傷力有限,但具有更多象征意義,因此作為禮器而存在。
在反山良渚文化遺址中(現浙江餘杭),考古學家們首次在野外複原了完整的玉钺杖套裝是什麼樣子——在整理墓葬資料時,人們發現玉钺的形狀已經很成熟,角上雕刻有神像和神鳥,且雙面對稱;玉钺旁非常有規律地散着些小玉粒,且這玉顆粒在一個長度約70厘米長條形的紅色漆痕中均勻分布。
玉钺杖的出土狀況
最值得注意的是,在這70厘米的兩端,上有一件玉瑁,下有一件玉镦。據此,考古學家們推測,這70厘米處本來應有一根鑲了玉粒的漆木柄(現在腐朽了),将玉钺、玉瑁、玉镦組合成一套權杖。這一猜想在其他墓葬出土的玉钺權杖中也得到了驗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都出土于男性墓葬,而且是相對富有、社會地位更高的男性墓葬。
另外,玉钺頂部的瑁也值得注意,從側面看,它的外輪廓近似梯形。考古學家意外發現,如果把良渚文明的玉神冠進行對折,剛好和這個玉瑁的輪廓是一緻的。這說明,在良渚文明當中,玉钺已經是神權和王權的結合體。
良渚玉冠
玉钺及瑁
青銅钺進入青銅時代後,人們理所當然地開始用青銅來鑄造钺。這樣的钺保留了成熟期石钺的特征,裝配短柄的多用于實戰,具有長柄且花紋繁複的多為軍中将領的儀仗(婦好墓出土的當如是)。
《詩·商頌·長發》載:“武王載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則莫我敢曷”;
《史記·殷本紀》載:“商纣王“賜(周文王)弓矢斧钺,使得征伐,為西伯”;
《尚書·牧誓》載:“王左杖黃钺,右秉白髦以麾”;
《史記·殷本紀》曰:“湯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 。
以上文獻中的記載都展示出了钺成為王權或軍權象征的事實,與神權的關系似乎不那麼密切了,更加的世俗化。事實上,周代用斧钺的人比商代已經少了很多,等到青銅刀劍面世後,使的人就更少了,隻是樂舞儀仗或者砍頭殺人的時候才用用。
至鋼鐵時代,斧钺更不是大量裝備軍隊的常規兵器了,隻是在一些特殊時候比如守城或者對付重甲的敵人才會用到。你還記得有哪些曆史名人曾使斧钺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