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建安文學代表人物主要風格

建安文學代表人物主要風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1 02:38:01
建安風骨

“建安”是漢代最後一位皇帝漢獻帝的年号,“建安風骨”則是對漢末魏初詩歌創作特色的傳統概括,而建安文學值的是以曹魏集團為中心的文人墨客,主要成就體現在詩歌創作上。

建安詩人直承漢代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精神,真實而廣泛地反映動亂的社會現實中人民的苦難,展示了廣闊的時代生活畫面,具有“悲涼”的藝術特色。在反映社會動亂和民生疾苦的同時,又表現出統一天下的理想和豪情,有着鮮明的時代特征,所以又具有“慷慨”的藝術特色。而“慷慨悲涼”的獨特風格正是“建安風骨”的内在精神,在詩作中主要表現為政治理想的高揚、人生短暫的哀歎。具有這一特色的代表詩人有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

建安文學代表人物主要風格(什麼叫建安風骨)1

曹操劇照

“建安風骨”曆來為後世所傾慕,成為反對浮靡柔弱詩風的一面旗幟。魏晉風度“魏晉風度”是魏晉士人所追求的一種人格表現,并因此成為當時的審美理想。

建安文學代表人物主要風格(什麼叫建安風骨)2

網絡配圖

魏晉名士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誕、風流自賞,力求用言行和詩文使人生藝術化。從構成上看,魏晉風度的内在條件是玄心、洞見、深情,而外在表現則是穎悟、曠達和直率。從深層次上看,魏晉風度是對人生藝術化的自覺追求,對無拘無束的氛圍以及個性化的向往,而這些正是文學成長的良好氛圍。所以,中國文學發展到魏晉才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和濃重的自由情懷。阮籍、嵇康、陶淵明等詩人是魏晉風度的傑出代表,《世說新語》則是魏晉風度中士人言行的全面記錄。魏晉風度不僅對魏晉兩代文學産生了巨大影響,也對魏晉以後的整個中國文學産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以魏晉風度為開端的儒道互補的士大夫精神,也從根本上奠定了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格基礎,直到今天仍然沒有改變。

三曹

“三曹”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作家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稱,他們的創作對當時的文壇有很大的影響,故後人合稱為“三曹”。

曹操是建安時期傑出的文學家和建安文學新局面的開創者,詩文俱佳,風格清俊通脫。

《步出夏門行·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評析]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夏五月,曹操出兵北征烏桓,七月出盧龍塞,九月勝利班師,經過碣石山,詩中描述登山觀海的情境。“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正是詩人胸懷的象征。

曹丕擅長詩、文及辭賦,其代表作有《燕歌行》、《與吳質書》等,其中《燕歌行》全詩均用七言,句句押韻,是現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詩,在中國詩歌的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燕歌行二首·其一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鹄南翔,念君客遊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為淹留寄他方。賤妾茕茕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曹植是第一個大力創作五言詩的作家,他把文人五言詩的發展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标志着文人五言詩的完全成熟,鐘嵘稱他“骨氣奇高,辭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曹植的散文和辭賦也表現出很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著名的《洛神賦》千古流傳,《與吳季重書》和《與楊德祖書》則是兩篇著名的散文書劄。

《洛神賦》節選

餘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禦。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内鮮,明眸善睐,靥輔承權。瑰姿豔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态,媚于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绡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蹰于山隅。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建安”是漢獻帝年号,“建安七子”指建安前後出現的七位文學家,分别為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玚和劉桢,因曹丕在《典論· 論文》中将此七人并舉,故有此說。“建安七子”是除“三曹”和蔡琰外,建安詩壇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七人中孔融最長,在建安十三年就已被曹操所殺,所以實際上隻有六人參加了後來的各種文學活動,而且他們都是曹氏父子的僚屬和邺下文人集團的重要作家。他們的作品多反映動亂的現實,但并未因此陷入頹廢,而是宣揚建功立業的精神,具有建安文學的共同特征。七人中以王粲的成就最高,被稱為“七子之冠冕”,鐘嵘《詩品》将他的詩歌列為上品。

七哀詩三首·其一 王粲

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複棄中國去,委身适荊蠻。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号泣聲,揮涕獨不還。

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

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是三國時期魏國七位名士的合稱,他們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鹹,因七人常集會于山陽竹林之下肆意酣飲、高談闊論,故被稱為“竹林七賢”。他們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态度不同于以建安七子為代表的傳統文人,他們都“棄經典而尚老莊,蔑禮法而崇放達”,是魏晉玄學初期的代表人物。七人中以阮籍和嵇康在文學創作上最為著名,他們的作品在内在精神上與建安文學一脈相承,但又由于當時司馬氏的血腥統治,作品一般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興、象征、神話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達思想感情,所以又不同于建安文學,故文學史上稱這一時期的文學為“正始文學”。竹林七賢的代表作有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阮籍的《大人先生傳》、劉伶的《酒德頌》、向秀的《思舊賦》。

《與山巨源絕交書》節選

夫人之相知,貴識其天性,因而濟之。禹不逼伯成子高,全其節也;仲尼不假蓋于子夏,護其短也;近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華子魚不強幼安以卿相,此可謂能相終始,真相知者也。足下見直木不可以為輪,曲木不可以為桷,蓋不欲枉其天才,令得其所也。故四民有業,各以得志為樂,唯達者為能通之,此足下度内耳。不可自見好章甫,強越人以文冕也;己嗜臭腐,養鴛雛以死鼠也。吾頃學養生之術,方外榮華,去滋味,遊心于寂寞,以無為為貴。縱無九患,尚不顧足下所好者。又有心悶疾,頃轉增笃,私意自試,不能堪其所不樂。自蔔已審,若道盡途窮則已耳。足下無事冤之,令轉于溝壑也。

“陶謝”

“陶謝”是東晉末年、南朝初年詩人陶淵明和謝靈運的合稱。謝靈運出身門閥士族,熱愛自然山水,一舉打破當時“玄言詩”在詩壇的壟斷地位,開創了在中國詩歌史上擁有重要地位的山水詩,是舊時代最後一位總結性的大詩人。

建安文學代表人物主要風格(什麼叫建安風骨)3

陶淵明出身官宦世家,為人恬淡耿直,在亂世中放棄功名利祿隐居田園,在謝靈運山水詩的基礎上開創了田園詩,是新時代第一位開創性的詩人。兩人都擅長描寫自然景物,在山水田園中寄寓自己的生活情趣,杜甫有“焉得思如陶謝手,令渠述作與同遊”的贊譽。但二人在藝術風格上并不相同:陶詩平淡、清新、自然,謝詩富豔精工;陶詩以直接抒發思想感情為主,自然景物隻作為興寄的手段,謝詩以直接描繪自然景物為主,思想感情的抒發隻作為間接的點綴。雖屬并稱的大詩人,但今人一般以陶淵明為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