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世民為什麼會成為太子近衛

李世民為什麼會成為太子近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4 05:28:53

李世民為什麼會成為太子近衛(李世民篡改李唐建國的史實了嗎)1

本文改編自仇鹿鳴《隐沒與改篡——〈舊唐書〉唐開國紀事表微》,(該文原載《唐研究》第25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

衆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經玄武門之變、殺兄逼父方登上帝位。因此,他生前便非常關注國史中對其事功形象的記述,曾以“亦欲以為鑒誡,使得自修改耳”為由向史臣索閱實錄。在太宗的促迫下,貞觀十七年(643)七月十六日,司空房玄齡、給事中許敬宗、著作郎敬播等上所撰高祖、太宗實錄各二十卷。

李世民為什麼會成為太子近衛(李世民篡改李唐建國的史實了嗎)2

唐太宗立像軸,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盡管太宗表面上強調實錄不妨秉筆直書,毋需曲筆隐諱,毫無疑問,貞觀十七年所上高祖、太宗實錄已是史官自我審查後的産物,因此,太宗披覽之後,對實錄的叙事大緻滿意。

盡管《太宗實錄》最終完成于永徽元年(650)閏五月,太尉長孫無忌修《貞觀實錄》畢,但這二十卷實錄,起貞觀十五年,至二十三年,僅是貞觀十七年進呈本的續編。可以相信關涉唐開國史的紀事,在太宗生前便已定型。至顯慶元年(656)七月,太尉長孫無忌等修國史成,起義甯,盡于貞觀末,凡八十一卷,藏其書于内府,将編年體實錄改撰為紀傳體國史,之後雖有删削訂補,大體仍沿襲舊文。這構成了後世認知唐開國史的基本史料。

李世民為什麼會成為太子近衛(李世民篡改李唐建國的史實了嗎)3

《舊唐書》點校本

客觀而言,太宗确實是這場“曆史叙事”争奪的勝利者,相當成功地将其父李淵塑造成一個性格懦弱、胸無大志的人物,而将自己描繪為太原起兵的主謀。

唯一溢出這一史料系統的是溫大雅所撰《大唐創業起居注》。該書成書在武德中,較為公允地記載了高祖及隐太子建成在唐開國中的作用,早為學者注意,司馬光《資治通鑒》多有引用,後世學者亦據此為高祖辯誣。

李世民為什麼會成為太子近衛(李世民篡改李唐建國的史實了嗎)4

《大唐創業起居注箋證(附壺關錄)》(中國史學基本典籍叢刊)

[唐]溫大雅、韓昱 撰 仇鹿鳴 箋證

關于李唐開國的紀事,我們可以比對出三個不同層次的文獻,即出于溫大雅之手的《大唐創業起居注》(以下簡稱《創業注》)、《冊府元龜》中節錄的唐實錄、因襲國史舊文而成的《舊唐書》。

李世民為什麼會成為太子近衛(李世民篡改李唐建國的史實了嗎)5

《宋本冊府元龜》

李世民為什麼會成為太子近衛(李世民篡改李唐建國的史實了嗎)6

《冊府元龜》

比較這三個文本,我們大體上可以判定《舊唐書》本紀基本據實錄删略而成,而《創業注》雖屬另一史料系統,但實錄、舊紀叙事的順序、重點以及文字都與之大同小異,可以推斷貞觀中纂修《高祖實錄》時,曾将《創業注》作為重要的取材對象。

實錄與舊紀對《創業注》紀事的删減,大約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創業注》中連篇累牍的诏命、勸進文字節略減省,其次則對李淵起兵時與突厥聯絡的細節頗有諱飾,如隐去了緻書稱“啟”、改旗幟以示突厥等事。

由于《創業注》對李淵從太原起兵至入關受禅這三百五十七天的經曆已有詳細記載,較之于删減,實錄與舊紀增益改寫的部分更值得注意,或較為直接地反映了太宗所欲塑造的形象。增潤部分的首要目的無疑是凸顯太宗本人在太原起兵中的作用。

太原起兵之後,唐軍一度困于賈胡堡,因霖雨積旬,饋運不給,旬月不得進,軍中遂有回師太原之議,《創業注》中對此有詳細記載,實錄與《高祖紀》不但将《創業注》中建成與世民共同谏争高祖一事歸功于太宗個人,《冊府》卷一九節引《太宗實錄》還為他增加了一段“哭戲”:

高祖不納,促令發引。帝遽将複谏,會暝,高祖已寝,帝不得入。夜漸久,遂于外号泣,聲聞于内。有命引入,問其故,對曰:“今者兵以義動,進戰則克,退還則散。兵散于前,敵乘其後,死亡須臾而至,是以悲耳。”高祖乃悟,曰:“兵馬已去,如何?”帝曰:“初遣兵之使,世民并執于堡外矣。所領右軍,嚴而未發,左軍雖去,猶應不遠,今請自追之。”高祖笑曰:“吾成敗在汝,知複何言。任汝也。”

李世民為什麼會成為太子近衛(李世民篡改李唐建國的史實了嗎)7

唐高祖立像軸,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這一出深夜追軍,以及後文“馳入深谷,遂失道,下馬步上,久而得路”的戲劇性橋段,并不見于《創業注》,乃是纂修實錄時添補的,可靠性令人生疑。

除了擡高太宗地位外,實錄增補事迹亦處處貶低太子建成的能力與事功,除了如上文引及“所領右軍,嚴而未發,左軍雖去,猶應不遠”這類隐晦的比較外,《冊府》卷七霍邑之戰中亦增加了一段突兀的描寫,“老生之軍背城而陣,高祖以中軍與建成合陣于城東,太宗及柴紹陣于城南。老生麾兵疾進,先薄高祖,而建成墜馬,老生乘之,中軍與左軍卻”,仰賴“太宗自南原遙見塵起,知義師退,率二百騎馳下峻坂,殺一賊,遂橫斷其軍,出陣後,表裡齊噪,響若摧山”,方得反敗為勝。

而據《創業注》記載,此役高祖“仍命小縮,僞若避之”,命部隊佯退,誘使宋老生遠離城下布陣,然後“命大郎、二郎依前部分馳而向門”,斷其歸路,最終斬殺宋老生,攻取霍邑。《創業注》對戰事經過的描寫與實錄有異,也沒有“建成墜馬”的橋段。

并不是說“建成墜馬”的情節就一定是虛構的,《通鑒》卷一八四《考異》比較《創業注》與《高祖實錄》兩書圍攻河東的記載,指出溫大雅所述有虛美成分,曆史記載的關鍵有時并不在于“事實”之有無,而在于如何來裁剪與表述已存在的“事實”,《創業注》中“仍命小縮,僞若避之”與實錄“老生麾兵疾進,先薄高祖,而建成墜馬,老生乘之,中軍與左軍卻”記叙的或是同一件事,也有可能是同一件事件的不同側面,但通過對細節的檢選與呈現,表達的意義與效果迥然不同。

李世民為什麼會成為太子近衛(李世民篡改李唐建國的史實了嗎)8

《資治通鑒》(全二十冊),[宋]司馬光 編著

在高祖、太宗實錄中刻意增潤種種稱揚太宗、貶低建成等人的細節,構建了一種固定的故事格套,直到現在,依然或隐或現地影響着我們對唐建國史的認知。

《大唐創業起居注》、實錄、本紀同為編年體的史料,比較三種文本的增删及叙事的“變形”,區别史料的不同層次,并不難分辨出哪些記載稍近于曆史事實,哪些則是太宗朝纂修實錄時的添油加醋。

預 告

9月6日晚7點,整理者仇鹿鳴教授将在線舉辦專題講座暨《大唐創業起居注箋證(附壺關錄)》新書首發簽售,以《大唐創業起居注箋證》為例,舉例說明不同史料對于史事考訂與古籍“深度整理”的價值。

親曆者記錄的大唐王朝開國曆史,

仇鹿鳴教授精心箋證。

《大唐創業起居注箋證(附壺關錄)》(中國史學基本典籍叢刊)

[唐]溫大雅 [唐]韓昱 撰 仇鹿鳴 箋證

繁體豎排

32開 平裝

978-7-101-15841-0

36.00元

内容簡介

本唐溫大雅撰《大唐創業起居注》三卷,是目前存世最早的起居注,記載了李淵隋大業十三年(617)五月從太原起兵到義甯二年(618)正式受禅建唐三百五十七日的曆史經過。溫大雅曾任李淵大将軍府記室參軍,多預機密,其所撰《大唐創業起居注》不但詳細記錄了李淵起兵經過,還包含了起兵、稱帝時的祥瑞符谶、與李密、突厥的交涉,以及禅讓前後的表章诏書等,是目前關于李唐建國最重要的第一手史料。

《壺關錄》,唐韓昱撰,是記載李密事迹的雜史,保存了李密、祖君彥、徐鴻客等人的事迹,以及以李密名義發布的檄州郡文、與唐高祖往來書信等文字多篇,内容與《大唐創業起居注》多可相互發明。

複旦大學曆史系仇鹿鳴教授整理《大唐創業起居注》,以《秘冊彙函》本為底本,通校《學津讨原》本、善耕顧氏文房抄本、黃丕烈校本、吳翌鳳抄本、《藕香零拾》本,參校《通鑒考異》引《創業注》,并參考《隋書》、《舊唐書》、《冊府元龜》等史籍,箋證中注釋人物、地理、史事。點校《壺關錄》以張宗祥校刻涵芬樓《說郛》一百卷本為底本,校以國圖藏明弘治十三年抄本《說郛》,并利用多種文獻作他校和輯佚。

作者簡介

溫大雅(約572年—629年),字彥弘,并州祁縣(今山西祁縣)人,北齊時任任文林館學士,入隋為泗州司馬,大業末謝病離任返歸原籍。隋末任李淵留守府記室參軍,典掌機要,唐朝建立後任黃門侍郎,後至官禮部尚書、封黎國公。

仇鹿鳴,1981年生于上海,2008年獲得複旦大學曆史學博士學位,現為複旦大學曆史系教授。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石刻文獻,著有《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參與點校本二十四史新舊《五代史》、《舊唐書》修訂項目。

内頁欣賞

李世民為什麼會成為太子近衛(李世民篡改李唐建國的史實了嗎)9

李世民為什麼會成為太子近衛(李世民篡改李唐建國的史實了嗎)10

李世民為什麼會成為太子近衛(李世民篡改李唐建國的史實了嗎)11

【預售】大唐創業起居注箋證 (附壺關錄)--中國史學基本典籍叢刊 (箋證者仇鹿鳴老師簽名 钤印)

(統籌:一北;編輯:思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