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家喻戶曉的國學啟蒙教科書三字經

家喻戶曉的國學啟蒙教科書三字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6 08:13:16

家喻戶曉的國學啟蒙教科書三字經(三字經---如囊螢)1

……

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辍。如負薪,如挂角。身雖勞,猶苦卓。

……

家喻戶曉的國學啟蒙教科書三字經(三字經---如囊螢)2

寫在前面的話

Guo Xue Tong Nian

囊螢映雪這句成語中包含了兩個故事,其中囊螢夜讀出自于《晉書·車胤傳》,映雪夜讀出自于《孫氏世錄》,都講述了古代人如何勤學苦讀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講給孩子聽

Guo Xue Tong Nian

01

囊螢夜讀

晉朝有一個叫做車胤的人,他年幼時非常的聰明好學,但是他的家境十分貧寒,貧寒到連買燈油的錢都沒有,天黑以後,車胤就沒法繼續讀書了。夏日的一天,他在屋外看到了飛舞的螢火蟲,一閃一閃的,發出的光在黑夜中很明顯,車胤就想,如果有很多的螢火蟲在一起,是不是可以當做油燈使用呢?于是他把捕捉到的螢火蟲放在了白絹口袋中,把一堆螢火蟲發出的光亮作為照明的油燈,這樣就可以讀書了,于是車胤開始夜以繼日的學習,最終成為了博學多才的學者。

02

映雪夜讀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個晉朝人,他叫孫康,和車胤遇到的情況一樣,也非常喜歡讀書,但是家裡買不起點燈的油,到了冬天的晚上,天黑的就更早了,有一天,孫康讀不了書也睡不着覺,就推門出去,發現外面下起了大雪,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這時候孫康感覺外面很亮,突然就想,我是不是可以利用下雪後反射光看書啊,随即進屋拿了書本開始映着雪光看書,即使外面非常的寒冷他也不放過任何能夠讀書的好機會,孜孜不倦的讀書。

車胤和孫康都是因為自己的勤學苦讀,積累了豐富的知識,成為了學識淵博之人,并做了高官。

家喻戶曉的國學啟蒙教科書三字經(三字經---如囊螢)3

價值觀傳遞

Guo Xue Tong Nian

1、想要成為有學識的人,就一定要勤奮。

2、即使遇到困境也不要輕言放棄。

寫給父母的話

Guo Xue Tong Nian

古人求學的精神,對書本和知識的渴求多麼令人敬佩,時至今日,我們已無法想象他們當時所經曆的困難,在那樣的困境下他們也在努力尋求方法轉變現狀,從未輕言放棄過。借用籃球比賽中的一句話:“如果放棄,比賽就提前結束了。”學習和讀書也一樣,從來都不是件輕松如意的事情,一旦你放棄了,很難再卯足勁兒往前沖了,也就相當于提前退出了比賽場地。如今,我們的孩子擁有諸多資源、諸多機會,也無需克服寒冬酷暑,那麼,如何磨練意志?如何抵抗壓力?應該是每位家長未來最需要思考的問題了。

拓展閱讀

Guo Xue Tong Nian

車胤和孫康,包括之前講過的懸梁刺股的主人公孫敬和蘇秦都是寒門貴子的典型,說到勤學苦讀,還有兩個故事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鑿壁偷光

匡衡是西漢著名的文學家,出身貧苦的家庭,他年幼的時候因為家裡窮買不起書,他就給有錢的人家打工,不要工錢來換取借書的機會,可是書借來了,白天他要下地幹活,隻能晚上回到家裡利于黃昏前的時間來看書,因為家裡窮沒有錢買蠟燭,天黑後就沒法看書了,所以需要好多天才能看完一本書。有一天晚上,他在家中突然發現牆壁的裂縫中透過一絲光亮,原來是鄰居家用來照明的蠟燭光透了過來,匡衡就想,我可以把這個裂縫稍微擴大點就可以看書了。于是他沿着裂縫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蠟燭光透了過來,利用微弱的燭光,匡衡晚上也可以讀書了。

韋編三絕

出自于《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春秋時期的書都是在竹簡上寫字,一部書會用到很多竹簡,然後用熟牛皮繩将竹簡編聯起來進行閱讀,就叫做韋編。相傳孔子到了晚年的時候開始喜歡讀《周易》,因為《周易》非常難讀懂,于是孔子反反複複的讀了很多遍,以至于把編聯竹簡的牛皮繩子都磨斷了許多次,不得不換上新的,由此可見孔子讀書非常的勤奮。

家喻戶曉的國學啟蒙教科書三字經(三字經---如囊螢)4

家喻戶曉的國學啟蒙教科書三字經(三字經---如囊螢)5

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希望你們喜歡。敬請期待下一期“如負薪 如挂角”的故事,我們不見不散哦。

家喻戶曉的國學啟蒙教科書三字經(三字經---如囊螢)6

往期文章:

《三字經》---頭懸梁 錐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三字經》---披蒲編 削竹簡 彼無書 且知勉

《三字經》---趙中令 讀魯論 彼既仕 學且勤

《三字經》---昔仲尼 師相橐 古聖賢 尚勤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