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被拐14年的孫卓嗎?
認親那天,他小跑着與親生父母相擁,伴随着孫海洋不受控的哭喊聲,那一幕不知看哭了多少網友。
看着孫卓那身洗到發白的黑色上衣與褲子,再對比打扮精緻的爸爸媽媽,撲面而來的是生活實力上的懸殊。
孫海洋認親當天
那身破舊的衣服與駝背的孫卓,讓人印象深刻。
但就在他回歸原生家庭的這短短五個多月裡,從内而外大變樣。
在爸爸媽媽與姐姐的照顧下,他的衣服又新又潮,通過健身後,體态也改變了許多,每隔一段時間的全家旅遊讓他見了不少世面。
如今的他,從内而外散發着自信與帥氣。
孫卓健身
從山東到深圳,從無精打采到帥小夥,從唯唯諾諾到落落大方,在孫卓身上看到窮養與富養的區别。
孫卓放風筝
關于窮養與富養的話題已屢見不鮮,那麼,這兩者的區别到底在哪呢?
在孫卓身上,富養是自信的重建,是為人處世的周到,是面對生活的積極态度。
然而,關于窮養與富養的區别,是孫卓一人無法代表與诠釋的。
當看到張亮兒子天天因戀愛一事被關注,從而引起網友瘋狂考古《爸爸去哪兒》中萌娃們時,也順勢重溫了這檔節目。
從第一季算起,節目至今已播出九年,萌娃們也都從當年的懵懂小孩子,來到了青春期。
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可以清晰看到窮養與富養帶來的不同結果。
而這兩者的區别就在于如何去定義。
窮養與富養有兩層含義:
不同的定義,就有不同的教育理念,開出不同的花,結出不同的果。
01 物質層面的窮養與富養俗話說“窮養兒,富養女”,不少家長将此奉為圭臬。隻是,有些人将“窮”與“富”停留在了物質層面上。
在《爸爸去哪兒》一衆萌娃中,王詩齡是典型的經濟富養型。
一句“我不是大明星,我是小公主”成為節目金句,而她的這句話絲毫沒有誇張的成分。
經曆嚴重孕吐才生下王詩齡的李湘,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全部安排給女兒,王詩齡自然也就成為家人的掌上明珠。
在《爸爸去哪兒》中還能看到她身上的公主脾氣,一生氣就甩臉色,不高興了就對爸爸發火,王嶽倫隻能在後面哄着。
王詩齡生氣
但由于能說會道情商高,憑節目走紅後,王詩齡成為炙手可熱的童星,過着公主般的生活。
拍廣告、做代言人、走時裝秀、拍大電影……
在穿衣打扮上,更是怎麼奢侈怎麼來。
還是孩子時的她,背名牌包包,穿奢侈品已是常态。
如今13歲的她,仍舊是被爸爸媽媽富養的孩子。
與媽媽一起看時裝秀時,從頭到腳都是奢侈品。
一件外套34000元,一個手提包23000元,一副墨鏡6100元。
即便是私下的穿搭,也件件價格不菲。
一件大衣34000元。
一個吊墜6870美金(折合人民币46334元)。
一個手鍊26300元。
空閑的時候,常因為與媽媽結伴購買奢侈品被偶遇。
李湘對王詩齡的經濟富養是出了名的,而劉烨對兒子諾一的窮養也不是秘密。
作為明星的孩子,卻有着普通孩子的質樸。
在《爸爸去哪兒》中,諾一的穿搭相當樸素,一雙鞋子來回穿,一雙襪子破洞了還舍不得丢掉。
憑節目走紅後,有粉絲拍到諾一的拖鞋小了一大截卻照穿不誤。
一雙登山鞋小了,但媽媽安娜覺得并不是鞋小而是諾一的腳背太高,然後繼續穿。
實在是穿不下了,安娜也不會把諾一的衣服丢掉,而是留給妹妹霓娜。
所以在節目中能看到,諾一穿過的鞋子,又跑到了霓娜的腳上。
除了孩子的穿搭樸素,劉烨的住宅也相當普通,沒有豪華的裝修隻有普通的陳舊櫃子,不是大别墅而是一個平層。
在諾一空閑的時候,媽媽會帶着他去鄉下奶奶家玩耍,摘茄子,燒鍋爐。
諾一在農村摘茄子
相比王詩齡的公主般生活,劉烨對諾一的窮養相當接地氣。
王詩齡與諾一代表着不同的養法,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窮養兒富養女”的邏輯。
但顯然,他們并非停留在物質層面,還有精神層面。
因為隻将“窮養”與“富養”停留在物質層面的孩子,要麼缺乏自信,要麼就缺乏獨立人格,或者是膨脹自大。
譬如,電視劇《心居》中的葛玥,從小衣食無憂卻随便被另一半拿捏,沒有獨立清醒的人格,同時缺乏自信與勇敢。
亦或是《小歡喜》中的喬英子與季楊楊。
喬英子的媽媽,手握多套學區房光靠收租就衣食無憂,生活中,樂高、燕窩、海參觸手可及。
但即便如此富養,她也是不快樂的,因為媽媽隻在乎物質需求從而忽略了她的心理需求。
季楊楊亦是如此,媽媽不差錢,爸爸又是區長,年紀輕輕就能擁有跑車。
可是,他真的快樂嗎?
并沒有。
相反,方一凡積極樂觀有自信,因為爸爸媽媽給他的不僅是物質上的滿足,還有精神上的富養。
同樣的,王詩齡與諾一在經濟基礎之上,精神上的需求也得到了滿足,才會落落大方自信勇敢。
02 精神層面的窮養與富養“窮養”不是摳門,“富養”也不是大方,其背後是教育理念的不同。
李湘給了王詩齡經濟上的富養,同時也給了她精神上的滿足。
為了培養王詩齡,李湘将她送入全英學校就讀,琴棋書畫全不落。
年紀輕輕的王詩齡,不僅寫得一手好字,還畫得一手好畫。
她不僅辦了個人畫展,還憑借個人畫作獲得小莫泊桑杯金獎,甚至獲得參加法國盧浮宮斯萬城堡巡展的資格。
不僅如此,王詩齡曾畫的孔雀,被曝拍賣12萬。
在生活中,高爾夫、滑雪、烹饪、鋼琴、插花更是成為她的日常部分。
有爸媽給的經濟底氣,又有精神與思想上的培養,王詩齡即便因身材被外界嘲笑,她也依舊自信大方且越來越有名媛範。
當精神上飽滿了,也就不會在意外界的聲音,而是更加注重自身的修養。
同樣被精神富養的還有森碟。
從小愛運動的她,沒有被爸爸媽媽按頭學習,而是“對症下藥”。
葉一茜與田亮更注重森碟的個人需求,希望她能發展自己的愛好,并通過愛好來提升自己。
從不被逼着學習的森碟自信又樂觀,網球、滑闆、小提琴樣樣通,活潑可愛又不乏健康美。
尊重孩子的愛好,培養孩子的獨立與堅持,這份尊重對孩子來說就是精神上的富足。
參加過《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的黃多多,更是精神富足型的代表。
尊重、理解、支持、鼓勵,是黃磊與孫莉的教育理念。
黃磊談對孩子的尊重
嘗試、自信、勇敢、獨立,是黃多多的風格。
還未成年的她,鋼琴、畫畫、烘焙是基本技能。
演舞台劇,當舞台劇導演,還自導自演自己剪輯競選短片,“優秀”二字已說麻了。
不難看出,被精神富養的孩子獨立又自信,更懂得如何釋放自己的光彩。
這也是“富養”女兒的真正意義:
是精神上的富足,是氣質與修養的培養,是格局與眼界的開拓,而非物質上的單方面滿足。
作為父母,可以沒有經濟上的富養,但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支持孩子的選擇,放手讓孩子去闖,讓其精神上得到富養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而不是打壓與責罵,更不是以自己的視角去掌控孩子的人生,拒絕讓孩子變成“提線木偶”。
“富養”不是讓孩子揮金如土,而是精神上的豐富。
“窮養”并非是讓孩子學會哭窮,而是鍛煉其節儉、堅韌又獨立的品質。
在穿衣打扮上,劉烨與老婆對諾一采取“窮養”的方法,在認知這個世界的時候,夫妻倆也是采用“窮養”的方式。
在諾一還小的時候,因保姆教他認識豪車品牌,安娜二話沒說将保姆開除。
因為安娜要讓諾一知道,沒有豪華與普通之分,車子隻是代步工具,僅此而已。
同樣的,房子也沒有豪宅之分,隻要能住就行。
安娜對諾一的“窮養”,其實是給他樹立價值觀,這般“窮養”即是“富養”。
在《爸爸去哪兒》中,被爸爸“窮養”的孩子不在少數。
比如,陳小春與兒子jasper。
為了鍛煉jasper的獨立與堅強,陳小春總是扮演着嚴父,即便愛對方也不給對方好臉色。
因為他認為,男孩子需要的是堅強,而不是哭哭啼啼,需要的是獨當一面,而不是處處依賴大人。
還有吳鎮宇與費曼。
老來得子的吳鎮宇,希望費曼能早早獨立懂事,即便他離開了,費曼也能照顧好自己。
所以,吳鎮宇很少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柔軟一面,什麼都讓費曼自己去做,還不讓别人幫忙。
軒軒亦是如此。
每當不聽話或浪費食物時,冉瑩穎就會非常嚴肅的告訴他不能浪費,因為這是爸爸一拳一拳打出來的。
“窮養兒”,是在于對孩子的鍛煉,對三觀的建立,對優良品質的培養。
說到底,也是精神上“富養”。
在精神層面,富養,養的是格局,窮養,養的是品質。
但無論是哪一種,都是精神上的富足。
03 精神富足才是真正的富足比起單方面的物質富養,精神富養更加寶貴。
在電視劇《心居》中,馮曉琴與顧清俞就是窮養與富養的代表。
原生家庭普通的馮曉琴,既沒有物質上的滿足,也沒有精神上的富足。
所以,長大後的她能為了物質而選擇嫁給上海人當“保姆”,也一直被房子所困住思想。
而出生上海從小受到良好教育,又在精神上得到滿足的顧清俞,生活中更加獨立不依賴于他人,也懂得釋放自己的光彩。
“窮”與“富”的差異不在物質,而在心靈。
心窮的人,永遠得不到滿足,而精神富足的人,更容易獲得幸福。
透過《爸爸去哪兒》中的萌娃表現,不難看出被精神富養的孩子,更懂得表達、交際,同時善良有同理心。
在劉烨因拍戲未能參加節目錄制時,諾一帶着妹妹一起,并全程照顧着妹妹。
路上,妹妹哭了,諾一就不讓攝影師拍攝,還一直牽着她的手安撫情緒。
妹妹因怕生哭泣時,諾一就抱着妹妹,輕輕擦去她的眼淚。
在軒軒一直纏着妹妹,且妹妹明确拒絕後,諾一立刻放下飯碗帶着她離開。
在軒軒糾纏不放的情況下,諾一更是一把抱住妹妹,将其保護起來。
有零食時,諾一也是第一個想到妹妹。
在吃飯時,也是首先給妹妹盛飯。
不僅照顧妹妹,諾一還會照顧軒軒。
軒軒因沒有選到喜歡的房子而哭泣時,諾一則立刻将自己的房子讓給了對方。
當自己選到差房子時,他還毫不嫌棄的安慰爸爸,甚至樂觀的認為這樣的房子更涼快。
善良,懂事,會照顧人,諾一的表現讓人驚喜。
可見,劉烨與安娜的教育是成功的。
如今,11歲的諾一依舊是妹妹的小太陽,兩個人一起學習,一起表演舞台劇,兄妹情讓人羨慕。
同樣被精神富養的康康,他的表現直接出圈,至今仍被網友稱為“霸道總裁”。
在節目中,康康主動照顧着每一位弟弟妹妹,看到霓娜穿錯鞋會立刻蹲下來幫她重新穿。
在弟弟妹妹們玩耍時,他獨自一個人幫大家鋪床,且全程毫無怨言。
與夏天賣鴨子時,會主動照顧害怕的夏天。
在石榴姐離開時,他哭得最兇。
外剛内柔的康康,用善良打動每一位觀衆,他的一舉一動都體現了“教養”二字。
如今,已12歲的康康依舊是大哥哥模樣酷勁十足。
精神富足的孩子,更懂得表達愛,也懂得如何去照顧他人,而這份善良與獨立是金錢無法比拟的精神财富。
04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透過萌娃的成長,足以看出精神“富養”的重要性。
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無論是窮養還是富養都與父母的教育有關,而窮養與富養都不如有教養。
譬如,運動員谷愛淩。
是媽媽的物質與精神富養才有了谷愛淩的優秀,谷愛淩的優秀也表現了媽媽的成功教育。
諾一能憑性格吸粉無數,離不開媽媽安娜的教育。
喜歡中國文化的安娜,将中國傳統文化滲透給孩子,這才有了諾一的“西遊十級學者”稱号。
正是因為安娜對貧困生與孤寡老人的關心與幫助,也讓諾一變得善良又不矯情。
諾一與媽媽幫助孤寡老人
也正是因為安娜與劉烨對諾一的教育,才讓他有禮貌且知錯就改。
還有劉烨與安娜兩人說走就走的旅行,才鍛煉了諾一的獨立,以及對妹妹的照顧與體貼。
陪伴但不溺愛,給予安全感的同時也讓對方及時自省,劉烨夫婦的教育養成了諾一的獨立與清醒。
同樣的,大俊的熱心腸是随了爸爸林永健。
正是林永健的支持,才讓大俊與搬磚小姐姐有了聯系,也從中體會到家長的辛苦。
王詩齡的高情商與表達能力,是受到了媽媽李湘的影響。
康康的保護欲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在爸爸胡軍潛移默化下的影響。
如今,萌娃們都長大了,各個都變得優秀。
會表達、自信大方、懂得綻放,而這些都離不開父母的精神富養。
富養,養的是眼界,窮養,養的是本事。
但歸根結底,都是精神層面的“富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