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葡萄小棚架t型

葡萄小棚架t型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8-20 19:20:57

葡萄架式在吐魯番地區的演變及應用

羅 燕

葡萄在吐魯番地區有着 2000 多年的種植曆史,已成為鄯善縣重要的傳統支柱産業。近年來為全面提升葡萄果品品質,有效降低勞務用工成本,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吐魯番地區全面推廣葡萄标準化生産管理技術,而實施架式改造是實現葡萄标準化生産管理、有效降低勞動支出的關鍵舉措。架改後,通過“三改、兩控、一優化”标準化管理技術,葡萄果品品質、商品率、經濟效益得以進一步提升。因此,筆者根據長期從業經驗,圍繞架式改造在吐魯番地區的發展曆程及技術推廣,總結出實施葡架改後的幾點優勢,便于在生産中運用。

1 葡萄架式改造發展曆程

鄯善縣已成為我國葡萄栽培曆史最長、面積最大、品質最為優良的葡萄集中産區之一。在悠久的種植曆史中,鄯善縣葡萄棚架主要經曆了以下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1990 年開始搭建小棚架,實現了葡萄由伏地生長的傳統模式向架面管理的過渡,大幅提高了葡萄産量。

第二階段:2009 年開始,加大架式改造力度,改建小棚架,提高葡萄架面高度,主要解決農民“彎腰”勞動的問題,葡萄産量和品質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第三階段:2012 年以來,鄯善縣深入貫徹落市委、縣委(擴大)會議精神,在多方考察調研的基礎上,根據吐魯番市林果中心制定的《吐魯番市葡萄架式改造(符合機械化作業要求)技術要點》,對鄯善縣葡萄架式改造模式、架面高度、寬度等提出了具體要求,同時重點推廣“三改、兩控、一優化”技術措施,逐步擴大葡萄标準化生産示範基地建設規模,農民日常管理的勞動強度大大減輕,施肥、打藥、埋土等機械化水平明顯提高。

2 鄯善縣葡萄架式改造技術标準

2.1 改造标準

(1)小棚架:根柱必須提高到 1.7 米以上,梢柱提高到 1.9 米以上。

(2)水平架:整體架面擡高至 1.7~1.8 米。

(3)雙面三角架:兩側根柱擡高至 1.7 米,中間梢柱擡高至 1.9 米以上。

2.2 改造原則

(1)以确保機械能夠進入園内進行作業。

(2)根據農機部門機械的操作特性,要求根柱與葡萄主根中心距離為 60~80 厘米。

(3)立柱高度以地上部分(機械操作面)高度為準。

(4)改造後架面要整齊、美觀、規範,架下地面要平整、保持整潔,結合改園預留機械進出口。

(5)因地制宜,适地适架,以降低成本為原則,各地可結合實際選擇改造材料;确保改造後架面牢固、耐用。

2.3 改造方法

(1)行距小于或等于 4.5 米的小棚架:将根柱、梢柱均挪至葡萄栽種溝内或兩側。

(2)原有架式高度範圍為梢柱在 1.7 米以下、根柱在 1.5 米以下及木質立柱的架面:必須更換全部水泥立柱和橫架杆,進行重新改造,達到标準高度,并實現機械化作業 。

(3)原有架式高度範圍為梢柱在 1.7~1.79 米、根柱在 1.5~1.59 米的架面:利用原有架材,更換部分水泥立柱和橫架杆進行改造,達到标準高度,并實現機械化作業(如原有梢柱可改造為根柱,部分橫架杆可再利用)。

(4)水平架:更換或擡高、加高原有根柱,使整個架面高度達到 1.7~1.8 米。

(5)行距在 4.5~7 米三角形雙面架:在利用原有架材的基礎上,更換部分水泥立柱和橫架杆進行改造,使兩側根柱高度擡高至 1.7 米,中間梢柱擡高至1.9 米的标準高度,并實現機械化作業(圖 1、圖 2)。

葡萄小棚架t型(葡萄架式在吐魯番地區的演變及應用)1

圖1 架式改造後的葡萄園

葡萄小棚架t型(葡萄架式在吐魯番地區的演變及應用)2

圖2 架改後的葡萄園便于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

3 架式改造技術推廣措施

3.1 以葡萄标準化生産基地建設為依托,加大技術推廣力度

近年來,鄯善縣始終堅持以各類标準化示範基地建設為依托,全面推進架式改造及标準化生産技術的推廣(圖 3)。通過制定标準化技術方案及建立示範基地領導負責、縣鄉兩級技術骨幹跟蹤指導、農民日常管理的長效機制,嚴格各個生産環節技術标準及具體要求,确保标準化種植技術落實、落細、落地;同時,鄯善縣還以示範基地為陣地基礎,在葡萄生長管理各關鍵節點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内容豐富的技術培訓,充分發揮示範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逐步引導農民轉變思想,全面提升專業技術水平。目前,全縣推廣實施葡萄架式改造面積達 10 萬畝,初步實現了葡萄從重産量向重質量的轉型。

3.2 持續做好技術指導與科技培訓工作

近年來,鄯善縣緊密圍繞林果業生産的關鍵技術環節,以縣、鄉、村三級技術隊伍為依托,不斷加大技術服務力度;同時,采取有力措施,以“百千萬林果科技進萬家”、 “冬季攻勢”等活動為契機,廣泛在各鄉鎮大規模、大範圍開展實用、實效、通俗易懂的林果科技培訓,提高實用技能水平,确保做到一戶一個明白人。

4 實施架式改造的幾點優勢

4.1 機械化開墩省人工

長期以來,鄯善縣的葡萄種植采用低矮、狹小的棚架,農民勞動強度大,尤其是在每年春季葡萄開墩用工高峰期,勞動力短缺問題較為突出,加之近兩年來,由于受大環境的影響,從南疆等外地來鄯務工的人員大幅減少,用工需求與現有勞動力不相匹配的問題尤為突出。但随着架式改造不斷推進,開展機械化作業的面積越來越大,使得農民“彎腰”勞動難題得以逐漸解決,用工壓力大大緩解 [2-3] 。據統計,人工開墩效率為 3 人/天/畝,機械開墩效率為 1 人/天/畝,以開墩 1 畝地為例,每畝地節省人工 2 人。

4.2 機械化開墩省時間

以前,在春季開墩期,鄯善縣農民通常會在入春時開大土、氣溫上升時再開小土的方式進行開墩,用拉長勞動周期的方法,來緩解勞動力短缺、勞動量大的困難。但吐魯番地區春季氣候不穩定,經常會在早春出現大風、霜凍等惡劣天氣,造成葡萄不同程度的受災,不能适時出土是春季開墩很大的問題。大力推廣架式改造後,機械開墩的應用,解決了适時出土這個大難題。現在,鄯善的農民可以在最佳時間快速完成開墩任務,不必在為提前開土擔心葡萄受災。以 1 人開墩 1 畝地為例,人工開墩需要 2 天時間,機械開墩僅需要半天時間,大大縮短了開墩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4.3 機械化開墩省工錢

架式改造後,葡萄整體架面得以擡高,便于農機具進出作業,能正常開展機械埋土、噴藥、開墩、埋墩、轉運等葡萄田間管理作業,農民日常管理的勞動強度大大減輕,随之勞務支出也大大降低。尤其近兩年,在大環境的影響下,人口流動性較小,随着供需關系間的不平衡,勞務用工工資還在上漲。以開墩 1 畝地為例,人工開墩需 700 元,機械開墩隻需400 元,每畝可節省 300 元。

4.4 病蟲害發生程度有所降低

在傳統的低矮棚架下,空間狹小較為密閉,葡萄架下空氣流通性相對較差,容易形成低溫、潮濕的小氣候,給葡萄病蟲害的大面積發生提供了必要條件。而實施架式改造後,通過提高架面,增大了葡萄架下的空間 [4] 。加之近年來農民的意識逐漸轉變,在進行疏花疏果和整形修剪後,架面上枝條與果穗的承載量得以降低,架面整體采光更好,空氣流通更為暢通,小氣候更加幹燥,給病蟲害的發生創造了不利的環境。據統計,同一塊地實施架改後病蟲害發生率可降低 5%~10%。

4.5 果品品質進一步提升

在傳統的低矮棚架下,人工作業空間有限,再加之以前農民片面追求産量,習慣于進行粗放化管理,不進行疏花疏果,造成棚架下采光不好、果實營養供應不足,葡萄果穗、果粒大小不一,糖度不達标的情況時有發生。而實施架改以後,擡高了架面,樹體通風透光,光照均勻,在此基礎上實施葡萄标準化生産技術措施,加強花果管理,推廣疏花、疏果、修穗等一系列技術措施,生産的葡萄着色度好、穗形整齊一緻、果粒大小均勻、成熟一緻,商品性較好。近年來,通過推廣架式改造和标準化種植技術,全縣葡萄商品率逐年上升,逐步形成了以鮮食葡萄銷售為主、制幹為輔的發展格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