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線句子表達效果的答題方法?例1:我決定步行回家我喜歡走夜路,何況此時夜涼如水我越過立交橋,走進了二環路西側人行道這條環路是北京塞車最嚴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紅塵萬丈,車流緩緩,永遠像一條黏稠的河不知不覺,我發現已經走到了朝陽門立交橋附近忽然想起朝陽門裡北街上有一家專賣門釘肉餅的小店——對,去吃門釘肉餅,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劃線句子表達效果的答題方法?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例1:我決定步行回家。我喜歡走夜路,何況此時夜涼如水。我越過立交橋,走進了二環路西側人行道。這條環路是北京塞車最嚴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紅塵萬丈,車流緩緩,永遠像一條黏稠的河。不知不覺,我發現已經走到了朝陽門立交橋附近。忽然想起朝陽門裡北街上有一家專賣門釘肉餅的小店——對,去吃門釘肉餅。
這是個很小的小店,南北進深不足三米,東西長頂多十幾米,七八張桌子,大概是屋子裡太熱了,隻有三四張桌上有人,每個人面前都有一盤門釘肉餅,烙得焦黃,滲着油光,讓人饞涎欲滴。“外邊坐吧,外邊有桌子,涼快。”
......
牛肉餅和小米粥很快都端來了,熱氣、香味混在一起,讓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裡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後在酸和辣的合奏裡,我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又心滿,又意足。
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 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麼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
解答此類題,從以下方面分析:修辭手法(比喻、拟人、排比、誇張、對偶等),句式特點(長短句、整散句),詞語(動詞、形容詞、修飾詞等),觀察順序(高低、俯仰、先後等),結構作用(照應、鋪墊)等,同時要結合文本内容對原句進行賞析,注意語言表達。
⑴強調的重點,改句“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重點在“一掃而光”,強調吃的結果;原句重點落在“又心滿,又意足”,能更好的表達“我”吃完肉餅後心情的舒暢與滿足,強調的是吃完的心情,更符合原文的邏輯。
⑵适用的位置,改句“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用來結束文段,語意未盡,似乎話還沒說完,給人以結尾收束匆促之感;原句“又心滿,又意足”,運用短句放在句子最後,語氣舒緩,語意完整,适合做段落的結尾。
⑶語體風格,改句“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表達比較普通;原句“我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又心滿,又意足”,口語化,活潑俏皮,和整個文段較口語化的文風更和諧。
參考答案:
①強調的重點不同:改句的重點落在“一掃而光”上,強調全部吃光;原句的重點落在“心滿意足”上,強調吃過肉餅之後的滿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邏輯。②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來結束文段,似乎話還沒說完;原句把“心滿意足”拆開放在句子最後,語氣舒緩,适合做段落的結尾。③語體風格不同:改句比較普通;原句更口語化,活潑俏皮,和整個文段的文風更和諧。
句子的表達效果概述
句子的表達效果,其實指的是句子在文中的優點、特色、作用等。能準确地分析、解答句子在文中的表達效果,是新課标對學生現代文閱讀的一項基本要求。因此掌握好分析、解答句子表達效果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反映一個人的理解分析能力、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1.提問方式
(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改寫成:“……”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麼?
(2)文中畫線的句子有何特點?請簡要分析。
2.設題形式
比較型
将原句與題幹所給句子比較,如: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改寫成:“……”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麼?
整體語段分析型
如:文中畫線的句子有何特點?請簡要分析。
3.語段特點
該類題目一般考查描寫抒情類語段。這類散文化語段文學藝術味足,主要是對某些意象或環境等進行多角度的細緻描摹,語言優美,有些還輔以适當的抒情成分。表達往往形象生動,有些語段還特别注重節奏感和韻律美,富有畫面感和意境美等。
1.從表現手法(寫景寫人寫物及抒情)、修辭(比喻、拟人、誇張、對偶、借代等)、感官角度(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
2.從句式的角度:長短句的交錯運用,整句(對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語)散句(句子參差不齊、長短不一)的運用。
長短句——長句是用詞較多、結構複雜的句子;短句是短小精悍、節奏短促、生動明快、活潑有力、節奏性強的句子。多使用短句,使語言簡潔明快,富有節奏感。長短句結合,使句子錯落有緻,節奏富于變化。
整散句——整句是結構相似,形式比較勻稱整齊的句子,如對偶、排比即屬此類。整句形式整齊,節奏和諧,富有氣勢。散句則是形式錯落,結構不整齊的句子。
散句表意靈活自然,可根據語境靈活運用。多使用整句,使語言形式整齊,音節和諧,氣勢增強。整散句結合,使語句波瀾起伏,句式參差,錯落有緻,節奏頓挫,音韻和諧。
另外,倒裝句、設問句、反問句、雙重否定句等,這些句式比陳述句都有其獨特的表達效果。倒裝句強調的是前置或後置的部分;設問句常能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反問句常能給人語氣強烈、擲地有聲的感覺;雙重否定句則肯定的意味更加濃烈。
3.從詞語使用的角度:動詞、形容詞、拟聲詞、疊音詞、名詞羅列等都是極富特色的,都有其獨特的表達效果。一個動詞尤其是非動詞活用為動詞往往能夠使語言生動形象;形容詞不僅可以從形、聲、色、光等方面點出事物的特點,還能傳達出作者的情感;運用拟聲詞可以使描寫生動逼真,使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疊詞能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作用;名詞羅列,從而形成多個具有特定意義的意象及多個意象疊加的現象,如一個特寫的鏡頭,營造出特定的意境。
另外,還可分析其中的兩字短語、四字短語等。如連用四字短語,概括力更強,使文章語言典雅而富有韻味。
4.語體色彩:口語自然親切、活潑生動,靈活簡短;書面語莊重嚴謹。(要根據語境選擇合适的語體)
整體的語言風格:平實、清新、華麗、幽默、辛辣、自然、簡潔明快、含蓄深沉、寓莊于諧、口語化、自然親切、活潑生動,生動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口語靈活簡短;書面語莊重嚴謹。
5.表達效果:可從内容、情感、意境等方面進行分析。除了答個别的,要答出對整個段落的效果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6.叙述主體的變化,邏輯性、連貫性與上下文聯系更緊密,更有層次感,與上下文相呼應。
第一人稱——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拉近作者與讀者的距離,使情境顯得更為真切,便于抒發情感和進行心理描寫。
第二人稱——增加親切感,這種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對我們娓娓而談一樣,無形之中拉近了讀者的距離。
第三人稱——以一個冷靜的旁觀者的身份進行叙述,客觀公正。
解題步驟
第一步,找不同。
對比分析,改句與原句在表達方式、表達内容上有什麼不同?
第二步,定範圍。
在第一步的基礎上進行深入思考,體味原句的表達方式有什麼特點,表達内容有什麼内涵;确定從哪幾個方面來回答,也就是踩準得分點。
(注意:一般不答改後的句子有什麼不好,最多分析完原文的妙處後,加一句“改寫後的句子達不到這樣的表達效果”。)
第三步,析效果。
在第二步的基礎上對原句的表達方式、表達内容的效果分别進行分析。
(一個句子的表達效果,應放在整段文字甚至整篇文章中來衡量,好的句子往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或者使文章增色不少。)
題型分項強化
一、倒裝句
原句與改句相比,句子内容沒有多大變化,但是在句子内部結構上會有變化,多為倒裝句,起強調突出作用。這類題目的倒裝類型有兩種:
(1)将定語、狀語等修改成份獨立出來,單獨形成一個個小分句。
[典型例目]
例1:原句:我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又心滿,又意足。
改句: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
倒裝效果分析:“心滿意足地”作狀語,原句把狀語扣出來,放到後面,單獨成為兩個小分句,“又心滿”“又意足”。這樣的表達方式起強調作用,能更好的表達“我”吃完肉餅後心情的舒暢與滿足,強調的是吃完的心情。
例2:原句:西邊田野上走來一個人,個子高高的,扛着鍁,走路一搖一晃。
改句:西邊田野上走來一個個子高高的、扛着鍁、一搖一晃的人。
倒裝效果分析:原句将修飾語(定語)獨立成句,有強調意味,突出了人物的動作、姿态、形象特點。
(2)在句意不變的前提下,句子的主語是可以變換的,這也是變換句式的一種方法技巧。在主語不同的情況下,就要分析原句所突出的主語(主體)為什麼更合适語境。
[典型例目]
例3:原句:尤其使你感覺到屋内的溫軟堪戀的,是屋外窗外面嗚嗚在叫嚣的西北風。
改句:屋外窗外面的西北風,尤其使你感覺到屋内的溫軟堪戀。
倒裝效果分析:從句式看,原句使用倒裝,強調了冬天屋裡的溫暖讓作者無比眷戀。
例4:原句:時光帶走了一切,隻有當草木模糊成了影像,我們才可能發現它所賦予的微妙而驚心動魄的情感。
改句:當草木模糊成了影像,它所賦予的微妙而驚心動魄的情感被我們發現。
倒裝效果分析:根據上文“北窗正對着構樹,或許也有同我一樣遠視的人”“相視隻是相視”的内容,這裡應該強調“我們”主動“發現”;改句強調的是“草木”被動“發現”,不合語境。
二、長短句
倒裝句中的修飾成分單獨成句,就是化長為短。還有一些句子,把句子内容分開來說,形成一個個小分句子,也是代長為短。短句的效果:①強調作用,突出感情表達;②句式活潑靈動,簡潔明快,節奏感較強,與原文語體風格一緻;③句式整齊,節奏分明,音韻和諧,富有音樂美感,讀來朗朗上口;④長短句結合,句式活潑,錯落有緻,具有節奏感;⑤用語形象,極富畫面感,表現力強。
[典型例目]
例5.原句:城裡人走出家門,或三三兩兩,或成群結隊,漫步山間,徜徉林中,看輕風曼舞,賞柚花盛開。柚花從花開到花謝,花期雖不長,可它總能讓人沉醉。
改句:大家一個接一個,走在山間的小道上和柚樹林中。我們任輕風撫摸,看着眼前盛開的柚花,頓時就陶醉了。
長短句效果分析:句式上:原文句式整齊,采用對偶修辭,更有氣勢;音韻上:原句音韻和諧,富有音樂美感,更朗朗上口;意境上:用語形象,極富畫面感,表現力強。
三、特殊句式
這裡所說的特殊句,是指變陳述句為反問句、感歎句或排比句,改變平淡的表達,增強表達效果。反問句語氣較為強烈,表意較為肯定;感歎句表達感情更為強烈;排比句有氣勢,有力度,表達感情也比較強烈充分。
[典型例目]
例6.原句:美麗的江南水鄉啊,你是那樣的唯美,那樣的妩媚,那樣的令人神往!
改句:江南水鄉,十分美麗和妩媚,令人向往。
特殊句式效果分析:①原文是感歎句,情感表達效果好;②原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強烈地表達出作者對江南的贊美之情;③原句使用了第二人稱,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讀來倍感親切。(少一個要點扣1分,答出3點得滿分)
四、修辭手法
運用修辭用法來增加表達效果是寫作的需要。修辭考查是重要考點,不僅語用題考查,文學類文本閱讀、古詩鑒賞也會涉及到。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反複、設問、對比、對偶、通感等。先要找準修辭手法,然後再結合句子内容分析修辭手法的具體表達效果。
[典型例目]
例7.原句:北京的雨會與槐花下了一街,一街的槐花雨把整個日子都流淌得芬芬芳芳
改句:此時北京下的雨會把槐花打落,滿街雨水流淌,槐花芬芳。
修辭效果分析: ①原文把槐花比作雨,“下槐花雨”更有形象的美感。②原文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流淌得芬芬芳芳”兼有視覺的美感和氣味的愉悅感。③原文運用了疊音詞“芬芬芳芳”,更有音韻美給人以強烈的美的感受。④“日子都流淌”,比喻化抽象為具體,表述更為生動形象。
五、詞語分析
改句多會删去、壓縮一些修飾性的詞語,對原句的分析可以從這些省去的詞語入手,分析詞語的内涵以及其所起到的表達效果。詞語有動詞、形容詞、關聯詞等。不同詞語,不同對待,不同分析。
[典型例目]
例8.原句:或許紫禁城的空間太過浩大,雨點是以慢動作降落的,似從天而降的傘兵。
改句:在紫禁城空曠浩大的空間中,雨點慢慢地降落,從天而降。
詞語效果分析:(1)原文中“或許”是一種主觀感受,增添了可能性。(2)原文中的“慢動作”凸顯了雨點降落的姿态,與空間的宏大有關。(3)原文運用比喻,将雨點比喻成傘兵,生動形像。
例9.原句:他們匍匐又起來,跳起再蹲下;他們往左邊歪,他們往右邊歪;他們不停地起伏,不停地斜歪,不停地狂喊,直攪得這一片天地山海轟鳴,煙塵蒸騰!
改句:他們起來再蹲下,左倒右歪,不停地起伏、斜歪、狂喊,這一片天地山海呈現轟鳴、煙塵蒸騰的景象!
詞語效果分析:①“匍匐、跳、蹲、攪”這幾個動詞的使用,準确的描繪了黃河口的人們敲鑼打鼓時的動作和狀态,富有力量美和感染力;②“左邊歪、右邊歪”重複,強調了人們舞動鼓槌時的動态美;③“不停地……不停地……不停地……”排比的修辭手法,突出強調了人們動作的連續,渲染了黃河口鑼鼓的威力,這種震撼人心的力量與黃河一路奔波,浩浩湯湯奔流入海的壯觀景緻相一緻;④短句的使用,使得此處韻律感非常強,讀起來有氣勢,朗朗上口。如果換成修改後的語段,則不能突出這幾個方面的效果,所以修改的語段不如原文表達效果好。
六、語體(語言風格)
改句多平淡,原句的語體風格與原文相一緻,更合語境。從口頭語和書面語、長短句結合、句式靈活多變、語氣節奏等方面思考,與上下文體和諧一緻。
[典型例目]
例10.原句:我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又心滿,又意足。我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又心滿,又意足。
改句: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
語體效果分析:從語體風格來看,改句“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表達比較普通;原句“我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又心滿,又意足”,口語化,活潑俏皮,和整個文段較口語化的文風更和諧。
例11.原句:飯後課餘,在屋前小草坪上,各人搬一把椅子,又漫無邊際地聊開了。
改句:飯後課餘,各人搬一把椅子在屋前小草坪上又漫無邊際地聊開了。
語體效果分析:原句多用短句,句式活潑靈動,與原文語體風格一緻。
七結構安排
可以把原句放到整個文段中,從前文、後文的銜接緊密度(承前啟後)來審查,原句内容表達更恰當,更合語境;可以根據句子的位置,斷定其内容表達更合文段結構安排。還可以從句子的内部結構順序的邏輯性角度思考。
[典型例目]
例12.原句:“一葉落而知天下秋”,梧桐是秋的信使。梧桐葉大,易受風。葉柄甚長,葉柄與樹枝連接不很結實,好像是粘上去的。風一吹,樹葉極易脫落。立秋那天,梧桐樹本來好好的,碧綠碧綠,忽然一陣小風,歘的一聲,飄下一片葉子,無事的詩人吃了一驚:啊!秋天了!其實隻是梧桐葉易落,并不是對于時序有特别敏感的“物性”。梧桐落葉早,但不是很快就落盡。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梧桐大批地落葉,樹葉已幹,梧桐籽已熟。往往是一夜大風,第二天起來一看,滿地梧桐葉,樹上一片也不剩了。梧桐籽炒食極香,極酥脆,隻是太小了。我的小學校園中有幾棵大梧桐,大風之後,我們就争着撿梧桐葉。我們要的不是葉片,而是葉柄。梧桐葉柄末端稍稍鼓起,如一小馬蹄。這個小馬蹄纖維很粗,可以磨墨。
20.畫線句子有語病,比較下列兩種修改,你認為哪種更好一些?簡述理由。(5分)
第一種:據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樹葉已幹,梧桐籽已熟,梧桐才大批地落葉。
第二種:據我的印象,梧桐大批地落葉,已是深秋,樹葉已幹,梧桐籽已熟。
句内結構效果分析:
(示例一)第一種更好。前面“梧桐落葉早,但不是很快就落盡”,意思是梧桐葉落盡不是一下子的現象,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第一種表達從已是深秋,再到葉幹、籽熟,才大批落葉,符合文意。第二種表達先說落葉,再說過程,不恰當。
(示例二)第二種更好。全段描述的是“梧桐是秋的信使(梧桐落葉早)”,修改後的句子先強調梧桐落葉,延續前面“梧桐落葉早,但不是很快就落盡”的話題,語義緊密;後用三個分句“已是深秋,樹葉已幹,梧桐籽已熟”,語言簡練,節奏從容,一氣呵成,将情感表達得更充分更深沉。
(做出選擇1分,理由陳述4分,理由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畫線句子有兩處語病,一個是“我的印象”是一個名詞性短語,與後文不搭,應改成“據我的印象”;第二處是後面的部分缺少邏輯關系,可以改成第一種,強調“梧桐才大批地落葉”的結果,前面三句“已是深秋,樹葉已幹,梧桐籽已熟”表示時間;也可以改成第二種,強調“梧桐大批地落葉”時,“樹葉”和“梧桐籽”的狀态。言之成理即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