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流量經濟”與“粉絲文化”的興起,一些自帶大量流量的明星,逐漸成為娛樂圈的重要存在。影視劇需要他們來吸引收視率,品牌需要靠他們“帶貨”提高銷售量,甚至不少影視作品的拍攝,也需要他們來吸引投資。其實,無論是收視率、還是帶貨能力,看重的還是這些流量明星背後的“粉絲力量”,而這也是現在人們常說的“粉絲經濟”的一部分。
在這樣的背景下,粉絲維護就成為了明星團隊的頭等要事。除了影視劇的拍攝工作外,明星還需要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發布一些可供粉絲娛樂或消費的内容,這樣以明星打頭陣,通過直播、線下見面會等多種途徑的互動“寵粉”行為,被現在圈中的粉絲們統戲稱為“營業”。
可在“粉絲經濟”當道之下,在娛樂圈除拍戲等本職工作外,便不做營業的明星也大有人在。如《流浪地球》中飾演片中吳京兒子的年輕演員屈楚蕭,從《我不是藥神》中火了的王傳君等等,這不禁讓人們将這些“講演技、不營業”的明星與另一種流量明星做對比,相比之下,前者是真不營業嗎?本文将從“粉絲經營”角度出發,來看一看這兩類明星在本職工作外的“營業之道”。
“流量”明星們的營業之道
既然說到營業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來看一看走流量路線的明星,大多背後是如何操作的。
以李易峰為例。憑借一部《古劍奇譚》走紅的李易峰,在此後的娛樂圈道路上,粉絲數量可以說是隻增不減。
《古劍奇譚》劇照
仔細分析,李易峰作為明星,對粉絲的營業不得不說是極為成功而見效的。無論是在粉絲探班時,親自贈送各種貼心小禮物的“寵粉”行為,還是個人的言行舉止、外貌形象上,甚至是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由個人或工作室不時發出的供粉絲讨論的話題或照片,從營業的角度看,可以說李易峰作為明星而言,并未讓喜愛着他的粉絲們失望過。
也因此,他的粉絲數量越來越多,累積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群體,開始擁有具備組織性的粉絲應援。如這般的應援原屬于“粉絲文化”中的一部分,放到當下,也可以說部分應援組織,被認為是明星團隊營業工作的内容之一,且被标記為“重點”。
我們現在所說的“粉絲文化”,早在2005年的《超級女聲》節目時便已初具雛形。随後受“韓流”的影響,内地娛樂圈的審美逐漸更偏“鮮肉型”明星,同時粉絲也開始模仿韓國的追星形式,為明星建立論壇、CLUB、應援站等,“粉絲文化”進一步成熟,到了現在的“流量時代”,粉絲團體已有了更專業的模式,為明星“走花路”(簡單而言,即希望自己支持的明星前途順利、一路光明)保障與推動。
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采訪了幾位來自不同一線明星後援站,粉齡均超過10年的資深粉絲。據她們介紹,針對明星的粉絲,官方一般會分作4個等級(程度依次加深):路人粉、散粉、死忠粉和證言者。大多官方會組織明星的粉絲群體,成立專門的粉絲後援會,專門對接官方團隊。等級最高的“證言者”,則大多就是該官方後援會的核心。後援會中會有專門的“粉頭”,負責帶領分工不同的粉絲團體,進行一系列應援活動。
而官方慣常的做法是将需求告知“粉頭”們,由她們來負責接下來的操作。一個後援會中,粉絲們的分工也很明确。
一部分負責在微博平台上,為官方後援會賬号做媒體運營,召集粉絲對明星及其工作室官方消息的轉發和宣傳,美工和文案,或負責在平台發起一些活動,如轉發并@一位好友,便獲得抽獎機會,獎品為該明星的周邊或其他獎勵不定等,為明星的作品或活動做宣傳。
一部分負責明星線下的應援活動,如機場接送機,活動中的前線拍攝,後期修圖,應援口号及标語牌的設計與策劃。包括以明星的名義,發起募集,做一些線下公益活動,以樹立明星在社會上的正面形象等。
還有一部分則負責“外交活動”。這個“外交活動”,多有兩個方向:氛圍擁有龐大粉絲群體的明星,粉絲們在建立官方應援站後,會以總站為中心,向全國乃至全球各地做輻射型發散,形成以官方總站為核心,其餘粉絲團體組織為分站,分散駐紮在各地的模式。其目的在于,便于在各地做活動應援的同時,能夠最大程度提升明星曝光率,及在各地區的影響力。
另外一個方向,則是以該明星的官方粉絲站的名義,與其他明星的官方粉絲站進行互動。如其他明星出了作品,以該明星的名義進行道賀,祝福等,在宣傳一波自己偶像的同時,也為偶像在其餘明星的粉絲心中,提升了好感度。
除此之外,由于流量商業化的原因,還有部分粉絲後援會,會與明星官方團體對接,主動掏錢用來買水軍,買熱搜或刷流量等,為明星提升商業價值。當然,這并不是值得提倡的行為。
如今的粉絲應援組織,已在明星官方團隊與資本的操作之下,形成愈發清晰的組織脈絡,作為明星“營業”的一部分,貢獻着自己的力量,從各個方面,協助明星團隊為明星的事業鋪路。
走流量路線的明星本身,實則也已經并不局限或依附于作品,更多的是作為一個“IP”,甚至是一種商品的意義,供粉絲進行消費。而走上這條路線的明星,對粉絲的依賴度更大,因此,不僅需要與粉絲應援組織時刻保持友好關系,還要通過線上或線下等相對頻繁的互動,建立人設等方式,保障流量的不流失甚至增加。
不營業的背後是明星的态度與團隊操作
但就像前文所說,即使是“流量時代”,也不是所有明星都會走營業路線。比如在今年春節檔大熱的《流浪地球》,除吳京之外,作為主演的屈楚蕭也因為這部電影走進大衆的視野。
這個年僅23歲便在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中挑大梁的演員,在《流浪地球》中所展現的硬漢與少年感兼備的演技,獲得大批觀衆的好評,微博粉絲數量也因此激增。不得不說,屈楚蕭與電影一起火了。值得注意的是,在他大火之後,觀衆對他的評價則是褒貶不一。
《流浪地球》中屈楚蕭飾演劉啟
在《流浪地球》正在熱映的期間,屈楚蕭曾用自己的小号怒怼網友,顯露出自己“看不起流量明星和營銷”的意思。不僅如此,随着個人人氣的提升,屈楚蕭的更多負面新聞被爆了出來。屈楚蕭在微博和豆瓣上的小号被人扒出,粉絲們發現他加入了“愛大胸妹”、“跟蹤學”、“搭讪學”等小組,同時,也用小号發表了一些諸如“我們戲子”、“想到同性戀就惡心”的言論,被不少網友吐槽其“叛逆”、“三觀不正”。
據公開資料顯示,僅2月17日,屈楚蕭便因不同的負面新聞連上了3次微博熱搜,粉絲對其的好感度受損,粉絲數量也在那段時間有所下降。面對這一情況,至少從表面看,屈楚蕭及其團隊并沒有做任何危機公關,甚至屈楚蕭還在前些天宣布解散自己的粉絲後援會,稱“誰都别把誰當誰”、“隻想踏踏實實做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
這樣不營業明星,曾在微博中建議屈楚蕭不要做流量明星的王傳君也是一個。因《愛情公寓》關谷神奇一角走紅的王傳君2018年被傳吐槽《愛情公寓》抄襲,拒絕出演該劇的大電影而被《愛情公寓》的忠實觀衆口誅筆伐,其耿直的性格和不加修飾的言論,在這場風波中可見一斑。
然而一部《我不是藥神》讓觀衆看到了他的演技,王傳君再次走紅,可随着曝光度的增高,社交網絡上起先清一色對于其演技的贊賞,到後來卻演變為對他個人的各種質疑與指責。以緻于到最後,有不少喜歡王傳君的粉絲忍不住呼籲:“他是個好演員,請别捧殺他”。從這一系列的事件我們可以發現,王傳君無論是在微博等平台上,還是公共媒體面前,都少見公關的痕迹,或者說即便有卻不到位。
同樣的,因《我不是藥神》、《大象席地而坐》和《無名之輩》等作品而廣受關注的新生代演員章宇,走的也是實打實的演技路線,章宇作為演員相比在社交網絡上各種争上熱搜的明星、與粉絲各種互動的小鮮肉們明顯低調很多,除常規的媒體報道、電影宣傳外,最直觀的就是在媒體上、社交網絡上很少見到有關章宇的話題,即便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上發布一些“狀态”,照片上的個人形象也頗為“自由灑脫”,毫無“偶像包袱”。
《我不是藥神》劇照
綜合這3個新生代青年演員的例子,共同點都是因作品走紅後,在一些突發事件後和日常活動中不見任何“流量營業”的操作痕迹。基于此分析,或許是考慮到這些走“實打實演技派”路子的明星而言,由于本人不喜“營銷”,或與流量當道的主趨勢背道而馳的性格原因,因此通過建立人設、參與娛樂綜藝或活動吸粉等方式,并不适合他們。
然而,相較走流量路線的明星,需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人設,保持與粉絲的友好互動,有着各種各樣的等“束縛”,不營業的他們看起來則相對自由,即使個人作風有問題,但隻要不越過基本的做人和道德準則,就不會引起大範圍“口誅筆伐”,造成大量脫粉。不過,這樣的自由并不是毫無壓力的。在這樣的自由背後,是這些明星對演技的追求和錘煉,和對自身實力的自信,當然,也意味着更大的冒險。
身處競争激烈的影視圈,宛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即便是選擇不營業的明星,也不得不面臨如此“殘酷”的現實環境。因一部好作品一炮而紅,被觀衆記住;或因知名度不夠,接不到好作品而沉寂,一生都無法被人知道名字。這就像是一個賭博,往往很多人窮極一生也等不到“紅”的機會,即便他(她)實力并不弱,而有人也會因一件事、一部作品爆紅,而這之後往往才是挑戰的開始。從某種角度看,幫助明星在娛樂圈中拓展人脈,磨練演技 選對劇本,是走這一路線的明星及背後團隊的營業之道。
不營業嗎?未必!
文章到此,可見營業與否,對于明星來說皆有利弊。
我們再從公開數據看,無論是2018年度電影票房TOP10中,名列前三的《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藥神》,還是2019年截至3月1日,票房名列前三的國産電影《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都足以證明,如今的觀衆,對于影視作品的審美和要求都在提升,好劇本 好演技,才是獲得高票房的關鍵。因此,推動“粉絲經濟”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一定是紮實和過硬演技。畢竟炒話題可以帶來一時關注,“寵粉”可以提升粉絲對明星的“黏性”,但隻有好作品才是真正可以留住粉絲,進一步擴大粉絲群的“正路”。好作品當然要有這些明星經得住考驗的演技作為支撐。
《我不是藥神》王傳君飾演的呂受益
然而,對于現在這個愈發快節奏和“娛樂至死”的時代而言,大衆對于明星類型的消費也是多樣性的,有粉其顔值的,有粉其演技的,更有粉其性格的,……。一個明星有粉絲,就意味着其具有一定的“粉絲經濟”的價值,隻是不同類型的明星,因其粉絲多寡、粉絲層次不同、粉絲構成不同,其“經濟價值”也各有不同罷了。
故而,無論是走“演技派”“實力派”而選擇不營業的明星,還是在作品之外,投身商業漩渦,極為重視“經營粉絲”的營業明星,各有其存在的價值,也都各有其要走的路線,也兩者在當下都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不過,近一兩年我們發現,無論是從行業環境、還是社會輿論環境,對于所謂的流量明星的追捧遠不如以往,反而人們對于明星的演技或專業開始重視。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開始有頗具實力的青年演員湧現出來,而以往的流量明星們也紛紛使出各種解數展露自己在專業方面的實力,或者營造自己努力、勤奮的人設。單從這一點就可看出,對于一個明星而言,話題是必不可少的,但卻不是必須的,要在這個圈子裡站穩腳跟,得到粉絲的喜愛、行業的認可,歸根結底,提高專業實力、打磨演技才是王道。
與粉絲密切互動,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寵粉”的行為,被“粉圈”認為是營業,而像屈楚蕭、王傳君這樣在社交平台“直言快語”,不見迎合粉絲言行,即便出現所謂的負面也不見任何公關痕迹的明星,相對于前者被認為是不營業。但細究後者背後,因演技獲得業界的肯定,因作品被衆人所讨論,進而聚集起大批粉絲。在這之後,相比前者将“經營個人形象”獲得粉絲作為團隊工作的重要部分,後者顯然更希望用演技、作品說話,不注重人設的打造。然而,演技需要不斷磨練,好作品更需要認真打磨,從這方面看後者顯然要比營業的明星下更多功夫,冒更大風險,畢竟後者在“放養”粉絲的情況下,要赢得更多粉絲的喜愛和關注,就需要不斷地推出好作品。如果說這樣的明星在粉絲方面沒有直接營業,那同為赢得更多人擁趸,被認為不營業的明星是不是真的也沒有通過其他方式營業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