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醫院抽血檢查時
常常會看到
化驗單上除了血常規外
還有一個
熟悉的檢查項目
C-反應蛋白
為什麼要測C-反應蛋白呢?患者表示一知半解...
好滴,我們今天就來科普一期C-反應蛋白相關知識。
什麼是C-反應蛋白
C-反應蛋白簡稱CRP,是機體在應激狀态下由肝髒合成的一種保護性反應蛋白。
說它是保護蛋白,是因為C-反應蛋白可以激活補體系統,加強吞噬細胞的作用,從而清除入侵機體的病原微生物和損傷壞死的組織細胞,達到修複機體的作用。
然而
理想很豐滿
C-反應蛋白在發揮免疫調理作用的同時,會引發機體産生炎性反應。
所以
一提到C-反應蛋白
首先想到的是
“炎 症”
C-反應蛋白作為“炎症”的代名詞倒也名副其實。在一系列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如感染、類風濕關節炎、血管炎、風濕熱、惡性腫瘤等患者體内,CRP水平往往表現為非特異性升高,且其升高水平與炎症發展程度呈正相關。
因此,臨床上常将它作為一個靈敏的炎症指标。
CRP與白細胞(WBC)
CRP與WBC聯合檢測對細菌性感染有協同診斷作用。
WBC升高,CRP升高,提示細菌感染,一般建議采用抗生素治療;
WBC輕微升高,CRP不升高,提示病毒性感染;
WBC不升高,CRP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早期感染。
但CRP比WBC更加敏感,因為CRP在感染後數小時内就會急劇上升,而WBC往往需要2-3天才表現出升高;且CRP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微乎其微,輕微的變化就能預示存在早期感染。
另外,CRP上升快,下降也快,一般病情改善後會迅速降低,WBC則變化較慢。因此,在療效評估方面CRP也比WBC更有優勢。
除了作為炎症指标,CRP還有以下作用
01組織損傷和手術創傷
病毒或細菌感染、梗塞、免疫複合物沉積等因素都可導緻組織損傷,在組織損傷的急性期,CRP作為一種非特異性标志物顯著升高;
術後動态監測CRP可用于評估術後感染及并發症産生,術後病人CRP若在7-10天不降低或再次升高,提示可能并發感染或血栓栓塞。
02鑒别細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
CRP指标已被證實可以用于鑒别細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
細菌性感染時,CRP水平明顯升高,且其升高水平與感染程度一緻;
病毒性感染時,CRP不升高或輕度升高。
03監測器官移植排異反應
器官移植後3天内,CRP水平升高,随後開始下降,若其濃度不降低,則提示存在早期排異反應。
04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
采用超敏乳膠增強法檢測低濃度CRP,又稱超敏CRP(hs-CRP),可作為危險因子用于評估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發生風險。
hs-CRP水平升高者發生急性腦卒中的幾率是正常健康人的2倍,發生心肌梗死的幾率是正常者的3倍。
定期進行hs-CRP檢查,可及早發現心血管疾病的潛在危險。
05評估胰腺炎的嚴重程度
CRP對急性壞死性胰腺炎具有很高的靈敏度,
當CRP低于110 mg/L時發生壞死性胰腺炎的機率較低;
當CRP高于250 mg/L時,則可提示為廣泛壞死性胰腺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