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指失去信用,題目“我不能失信”強調了不能失信的主人公是“我”。文章講述了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故事内容淺顯,道理深刻。相信孩子在讀完後,一定會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收獲一生都享用不盡的精神财富。
孩子在對這篇課文進行課前預習時,可以分三大塊。
1,重點字詞,可讓孩子參考課本後面田字格内容。
2,近義詞:漂亮~美麗 解釋~解說 特别~非常 高興~喜悅 準備~打算 忘記~遺忘
反義詞:漂亮~醜陋 失信~守信 明白~糊塗 特别~普通 忘記~牢記 高興~難過
3,與“誠信”有關的四字詞語:
一諾千金 言而有信 一言九鼎 金口玉言 心口如一 說一不二 抱誠守真 信誓旦旦 君子一言,驷馬難追
1,需要孩子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懂課文的主要内容,從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中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
2,讓孩子學習引用人物的話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如:提示語在前、提示語在中、提示語在後等形式。
3,在朗讀課文時,讓孩子标出描寫小宋慶齡的語言和動作的語句。
4,問一問孩子,從小宋慶齡的決定中,你體會到她怎樣的内心世界?
孩子在朗讀課文時,要體會宋慶齡和父母親當時的所思所想,準确讀好每一個關鍵詞語,每一句話的語氣,語調。比如,“父親見宋慶齡停住了腳步,奇怪的問宋慶齡為什麼不走了?”讀這句話時,要把父親的疑惑和慈愛表達出來。
帶領孩子進行課文分析時,可以從幾個問題出發:
1,宋慶齡誠實守信表現在哪些方面?
1) 她早就盼着到這位伯伯家去了,可一想到和小珍的約定,馬上停住了腳步。
2) 父親拉起她的手就要走,可她邊說邊把手抽回來。
3) 媽媽勸她改天再教,可她卻堅持留下來。
2,宋慶齡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表現這個品質的詞語還有很多,可以讓小朋友試着寫出幾個。
3,讀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宋慶齡做的對不對?你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示?
做的對。講信用是誠實、尊重别人的表現。做事要講信用,講信用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4,通過課文的分析,孩子是否能總結出文章的主題思想?
本篇課文,講述了宋慶齡小時候信守諾言的故事,贊揚了宋慶齡誠實守信的高貴品質。
【感悟心語】
小朋友們,誠實守信是做人處世的基本準則,講究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今天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内容,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從小就要懂得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将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親愛的小朋友們,通過上面幾個部分的分析,對這篇課文是否學會了呢?
接下來是第六單元的日積月累部分,需要孩子們會讀、會寫、并理解其意思。
1,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周易》
意思是,見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學習,有了錯誤就馬上改正。
2,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論語》
意思是,有過錯卻不加以改正,這才是真正的過錯。
3,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意思是,人誰能夠沒有過錯呢?有了過錯能及時改正,就沒有比這再好的事情了。
4,改過不吝,從善如流。 《蘇轼》
意思是,改正錯誤毫不吝啬,聽從善言就像水流向低處一樣迅速自然。
小朋友們,日積月累這部分的4句話,都告訴我們要知錯能改,像這樣的名言還有很多,比如:
1,自我批評之于我們,簡直是和日光、空氣、水一樣重要。 --------斯大林
2,知錯就改,永遠是不嫌遲的。 -------莎士比亞。
3,在革命事業中,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就等于改正了一大半。 -------列甯
4,于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 -------《尚書·伊訓》
5,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朱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