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典籍裡的中國》第二季第一集《永樂大典》9月24日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一時間人們對這部被譽為“萬書之書”的鴻篇巨著充滿了好奇。
而我獨獨被都總裁“兩腳書櫥”布衣陳濟受恩師啟發得出的“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系事,開卷而古今之事一覽可見”深深吸引。
這不就是羅蓓老師在她的著作《化繁為簡》中闡述的核心概念——科學分類、綱舉目張嗎?
01分類為什麼如此重要
回到《永樂大典》,先不說字數,也不看全本11095冊,就看現在的224冊,要快速地從中查找到我們需要的資料,若沒有統一的索引,則無法直達目标。
而索引的建立,就是要從繁雜的内容中找到提綱挈領的那個“繩索”,便于我們如串糖葫蘆般,将美味的“橘瓣”“山楂”“小棗”“香蕉”串在一根“竹簽”上,這個“竹簽”就是那個“繩索”。
若要抽出來“繩索”,一統内容,則需将内容進行分類;分類,則需要先選擇分類的維度。“維度選得好,分類就能神奇地化繁為簡。”
不是嗎?“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系事,開卷而古今之事一覽可見”,就是運用“韻”這個維度,将字進行分類,然後把與某個字有關的典籍列在其下,化繁為簡,編纂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
在《化繁為簡》裡,羅蓓老師用蘋果手機創始人喬布斯從消費和專業級别兩個維度,将蘋果産品分為四個象限,帶着蘋果公司扭轉乾坤步入輝煌的事例,深刻诠釋了分類的重要性。詳細分析不妨一讀原著内容。
本節小結:分類的有效性,其實與我們經常說的分清主次矛盾(問題、核心),抓住主要矛盾(問題、核心)是一緻的。抓住它,就可以集中優勢“兵力”一舉攻克。如下圖所示:
02如何進行正确分類
羅蓓老師說,分類有兩種,一種是本能分類,另一種是科學分類。本能分類不一定很精确,但是非常實用,在商業中應用較多。書中為我們準備的案例是來自一位職場新人莎莎用顔色管理解決了公司年會上快速分辨出參會者身份,以便引導到對應的區域就座的問題。
然而顔色管理隻能區分大緻區域,假設要直接分辨出對方就座位置,顔色管理顯然無能為力。這就是本能分類的局限性。
“能處理多複雜的問題,首先取決于能處理多複雜的信息。而能處理多複雜的信息,首先取決于如何對這些信息做有效的分類。”
影響有效分類的有哪些因素?
一是分類方式統一。換句話說,就是口徑是否一緻。古時候,為了阻止敵對國家兵車入侵時的行進速度,各國的車軌寬度是不一樣的。本國的車馬在道路上行走,久而久之形成車轍。本國車馬重蹈覆轍,暢通無阻,而敵國兵車則會颠簸搖晃。
二是分類所站的立場。諸侯亂戰期間,車不同軌是為了保護諸侯國的利益。始皇帝嬴政制定的車同軌、書同文等政策,又是一統六國後促進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同的立場,采取的手段也不同。
所以從“人大于事”的本能分類升級到“事大于人”的科學分類時,就是需要我們選擇客觀而非主觀的分類方式,選擇利他而非利己的分類立場。
書中羅蓓老師提到了老東家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總結的新東方領導力24條原則。筆者找到了相關内容,96字不多,但是顯示出了俞敏洪老師高超的中國智慧。
當然,作為深耕英語教學領域榮獲“新東方20周年功勳教師”的羅蓓老師,沒有忘記廣大的英語學習重度困難者。在書中她把重要的涉及英語考試的項目一一列出,給出了“抓住高頻詞”的有效建議。具體辦法,參看《化繁為簡》P172-188。
本節小結:科學分類就是以結果為導向,運用用戶思維,将繁雜無序的事物有序化分類,化繁為簡。
03生活中聯想到的
閱讀,除了讀作者本人,更多的還是要讀我們自己。
手機、平闆、筆記本電腦滿足了人們生活、學習、工作的需要,但是形式各樣的充電端口,讓出行清單裡的充電線例出了二級分類。設計者思維是什麼?筆者以為是為了獨家使用。換位到用戶角度,他肯定不會這樣設計。
職場中,甩鍋現象比比皆是,冷不丁就會成為下一個背鍋俠。這是人大于事的後果。
生活中,物品收納成了專門的學問。即便是付費學習後,仍然不能保持整潔的居家環境。原因或者是分類思維沒有形成;或者是有分類意識,但是沒有進行刻意練習而形成習慣。
“從柏拉圖到喬布斯,從博物學到Excel,從華為到新東方……把古今中外的分類法應用案例都扒了個遍,教你如何從一片混沌中創造出秩序來。”
《化繁為簡》适合我們每一個人。
我是子衿童心(頭條)子衿卓瑪(百家号)一以貫之(豆瓣、知乎、小紅書),一位初學閱讀分享的西北女子。感謝閱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