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正常3歲兒童一天糖的攝入量

正常3歲兒童一天糖的攝入量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12 09:02:21

南都訊記者李榕生活條件好了,但孩子真的吃得好嗎?南都記者12月24日從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了解到,深圳市兒童營養教育項目運行5年,已覆蓋116所學校,累計超過6.8萬名二年級小學生及其家長。明年,該項目預計将讓超過4.5萬名二年級學生及其家長受益。經過幹預,深圳孩子零食中碳酸飲料、糖果等比例下降明顯,此外,牛奶和奶制品、蔬菜水果類名列家長經常購買的零食種類第一、二名。

正常3歲兒童一天糖的攝入量(深圳兒童營養項目運行5年)1

深圳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率超8成

說到零食誰不愛,三餐之外的食物卻會讓你孩子遭遇健康問題。如果過多選擇高糖、高油、高鹽的食物作為零食,或者有些孩子把零食當做正餐,将導緻孩子出現營養相關問題,比如營養過剩導緻超重肥胖,營養缺乏導緻營養不良和缺鐵性貧血等,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甚至增加兒童期和成年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發病風險。

2017-2018學年,深圳市中小學生體檢結果顯示,深圳中小學生營養不良(包括消瘦和生長遲緩)率9.71%,肥胖率8.31%,缺鐵性貧血率3.13%。而根據深圳市居民營養與健康調查結果,深圳市2-17歲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率已高達81.2%。

為提高兒童和家長對營養知識的認知,培養科學的健康飲食行為,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深圳市衛生健康委與市教育局自2015年起組織實施了兒童營養教育項目。2015年至今,項目已覆蓋116所學校,累計超過6.8萬名二年級小學生及其家長。2019年,通過5000多名學生和家長的評估調查,其營養知識和健康行為均有較大改變。

項目選擇小學二年級學生和家長為對象,通過培訓校醫、健康家委、校園健康教育講師和班主任,發放《健康飲食、健康成長》教師家長讀本和兒童讀本,組織開展營養健康知識巡展、營養知識講座、主題班會、營養知識競賽和手抄報比賽,曬曬營養早餐比賽和家庭健康技能競賽等多種方式,向學生和家長廣泛宣傳營養健康知識。特别是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的曬曬營養早餐和家庭健康技能競賽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家長的參與度,營養教育取得較好成效。非常願意和願意參加營養教育活動的家長比例達到90.1%。

2020年兒童營養教育項目将擴展至全市132所小學,預計覆蓋超過4.5萬名二年級學生及其家長。

正常3歲兒童一天糖的攝入量(深圳兒童營養項目運行5年)2

正常3歲兒童一天糖的攝入量(深圳兒童營養項目運行5年)3

學生吃糖比例下降25%

南山學生營養素養全市第一

兒童營養教育項目效果如何?一起來看看“成績單”。

通過一學年的營養教育活動,評估發現,學生選擇經常吃的零食中,水果類排名第一,占69.6%;糖果類由26.6%明顯下降至19.9%,降幅25%。經常喝的飲料依次是白開水、純牛奶酸奶、果汁和碳酸飲料,幹預後白開水和牛奶比例分别提升至83.4%和76.7%,升幅均超過10%;果汁和碳酸飲料分别降低至38.9%和17.3%,尤其是碳酸飲料降幅超過了30%。每天喝牛奶的比例明顯提升至30.5%,升幅65.8%;每天吃水果的比例提升至36.5%,升幅達到36.5%。每天吃早餐的比例由67.8%上升至74%。

此外,在購買零食時,每次都會看生産日期和營養标簽的比例上升至66.5%和56.9%。因為有營養和衛生購買零食的比例上升,學生對營養知識知曉率(9個問題回答正确6個及以上判定為“知曉”)由32.6%提升至63.8%,升幅高達95.7%;其中南山區學生知曉率達到100%,其次為鹽田、福田。油炸燒烤類食品、碳酸飲料屬于限制食用的零食類别知曉率超過90%,而對于每天吃零食不超過3次、巧克力是适量食用零食、奶制品富含鈣等知曉率較低。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業務科主任、校園營養健康管理專家組組長熊靜帆表示,從評估結果來看,有超過74%的學生認為參加營養教育項目對其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非常有幫助,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營養知識知曉率都得到了明顯提升,對于健康零食和不健康零食判斷和選擇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家長獲取營養知識主動性差

僅兩成多會經常引導孩子進食

有成績,也有隐憂。評估發現,家長經常主動獲取有關孩子食品營養方面知識和引導孩子進食的比例分别為43.9%和23.8%,較前有所提升,但不明顯。偶爾會主動獲取和引導孩子進食的比例為52.6%和43.6%。

通過營養教育活動,家長購買零食每次會看營養标簽的比例由28.8%提升至38.2%,升幅達到32.6%。牛奶和奶制品、蔬菜水果類名列家長經常購買的零食種類第一、二名,占85.9%和82.6%。家長營養知識知曉率(10個問題回答正确6個及以上判定為“知曉”)由80.2%提升至87.1%,升幅達到8.6%,其中回答正确8道題以上的比例由37.4%提升至51.4%,升幅達到37.4%。

熊靜帆提醒,值得注意的是,評估發現家長主動獲取營養健康知識和引導孩子進食的比例都比較低。“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對于二年級的孩子,正是生長發育關鍵時期,尤其需要家長掌握必要的營養知識,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健康飲食習慣。今後将依托家-校-衛聯動學生健康教育項目,聯合教育部門,充分發揮健康家委、學校健康講師的作用,通過家長的同伴教育、家長學校等活動,進一步加強家長的營養健康教育,提高家長參與孩子健康成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今年4月,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市場監管局共同啟動了推進校園營養健康管理和食品安全項目,在确保學生食品安全的基礎上,将開展包括學校食堂和配餐企業在内的餐飲人員營養教育、營養食堂建設、嚴控高油高鹽高糖菜譜和食品售賣等方面着手,加強學生營養健康管理。

【健康小提示】

記住這六點,零食解饞又健康

《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針對6-12歲兒童提出六點核心推薦:

1.正餐為主,早餐合理,零食少量;

2.課間适量加餐,優選水果、奶類和堅果;

3.少吃高鹽、高糖、高脂肪零食;

4.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5.零食新鮮,營養衛生;

6.保持口腔清潔,睡前不吃零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