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會選擇沉默,而沉默包含着很多情緒,比如失望,焦慮,無奈,不想和對方說話。
所以沉默并不代表你有錯,可是呢你很難讓對方知道你的情緒狀态,也許是對方的很多行為讓你很不舒服,對方的行為讓你不滿,但你已經不想再和對方說。
這個時候你要問一下自己,你觀察到了什麼?是的,你觀察到你有種種情緒,那麼使你有種種情緒的原因是對方故意要惹你嗎?
所以你選擇沉默,你是想要知道對方令你不舒服,而你覺得這不代表你的錯,你不覺得你也需要在這段關系中負責。
那麼如果分手,它不是唯一的結果,比如說兩個人鬧矛盾了而分手,那麼你們的下一任還會遇到與你産生矛盾的人。
如果我們不搞清楚産生矛盾的原因而隻是去換人,那麼我們永遠不可能成長。
我們需要找到我們自己與他人相處的模式,是不是模式出了什麼問題?這就需要不斷覺察,也許很多是來自原生家庭的模式,我們找到它,改變它,不做刻意的意識強化,隻需要知道,哦,原來我身上這些問題是多年積累的,那麼我需要改。
怎麼改呢?就是需要認知調整,我們會在原生家庭裡受到一些不好的,對身心不利的影響,那麼在我們這兒,我們可以把那些不對的行為做一下中斷,情緒和行為是互相影響的。
中斷一下不好的行為,我們不好的情緒也會做一個阻斷。我們替換成正向的情緒和行為,這個過程大概需要兩個月到半年左右,那麼就是說你在平時要不斷做認知行為訓練。
也就是ABC理論,A是發生的事件,B是對待這件事的态度和想法,C是情緒和反應。而完整的認知行為療法的理論是ABCDE,因為我們還需要不斷地調整不合理的信念D,最後才會有合理的情緒和行為E,那麼DE是需要我們自己獨處的時候需要做的。
咨詢師會去教給你ABC理論,咨詢師會跟你不合理的認知做辯論,讓你意識到你的認知存在哪些問題,這樣慢慢得你會發現當你認知正确了以後,你的情緒會感覺到舒服和平和。
所以改變認知,就是改變情緒,我們不需要去控制情緒,而是改變認知。這個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
成年人之所以不同于嬰兒,是因為成年人的情緒,想法和行為是分開的,而嬰兒是合到一起的,那麼就是說我們成年人是可以先把一些不舒服的情緒先擱置一下,問問自己需要這個情緒嗎?這個情緒是哪裡來的?我需要怎麼解決?
當你認知調整到如何解決問題的模式後,你開啟了解決問題的模式,你就會發現你的狀态處于處理情緒之中了,那麼行為相應地就會變成是不是要去找書讀啊,找咨詢師啊等。
那麼就是說我們可以有更好的方式對待自己和别人,沉默和分手不是我們唯一也不是最正确的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