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誰說的

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誰說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20 10:41:56

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誰說的(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1

東營市中等專業學校 張欣芳

近來讀古詩,常常感慨自己和古人的差距,心下便每每慚愧起來,覺得因了自己的不經心,怠慢了這大美世界。

讀着那些美妙的詞句,體會着古人對大自然一草一木的發自内心的喜愛,敬佩他們面對天地萬物時的種種奇思妙想,更羨慕他們舉手投足間散發出的那份恬淡閑适,所有的這些都讓我自覺低入塵埃裡,隻覺眼前光芒萬丈,須時時仰望。

人常說,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可是,有發現美的眼睛又如何,也不過是走馬觀花罷了,未曾真正走進這天地萬物之中。

比如現在,春天一點一點靠近來,一天一天占領着城市的角角落落。漫步街頭,經常被冷不丁竄出來的的紅的白的黃的花朵驚豔了眼眸,可也就是驚呼一聲“好美”或者喊一聲“快看,那邊的花真好看”便匆匆疾馳而過了。好一點的,停下來,拍張照片,發到朋友圈,讓朋友們點個贊,便自覺不曾辜負了這無限春光了。

古人們卻不這樣,他們沒有手機,沒有相機,他們隻帶着那雙清澈的眼睛,那顆渴盼美好的心,還有那醉人的美酒。一旦喜歡,但挪不開自己的眼睛,直到那些花住進自己的心裡方罷。

宋祁愛花,“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竟然為了朋友更好地賞花,做起了遊說太陽的工作;蘇轼更絕,“隻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看一天都沒有看夠,晚上還要秉燭夜遊,這得有多麼濃烈的愛啊!

“酒醒隻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日日對花,竟不覺寂寞,唐伯虎一語中的,“自今意思誰能說,一片春心付海棠”,原來這些詩人們,竟把花當成了朋友,生活中的一切酸甜苦辣,盡與花訴說,花雖不語,但花解人意啊,“花若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也動人”。

李煜也賞花,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他在梅下站了多久,才有這一身身的落花!身為亡國之君的他是在祈禱“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還是在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古人臨風傷懷,對花落淚,是發自内心的慨歎,絕不是假惺惺的抒懷。

孟浩然聽夜來風雨聲,擔憂明天花落知多少;李清照也不差,大清早一起床,不關心早飯吃什麼,先問海棠何如,敢情昨晚雨疏風驟,雖濃睡不消殘酒,卻也惦記了一夜。

杜甫因看見“一片花飛”就高呼“減卻春”,大驚小怪的樣子惹人笑;黛玉見花謝花飛飛滿天,便急急把鋤,一抔淨土掩風流,因為不願落花陷渠溝。他們愛花護花,才會心心念念記着花。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誰說的(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2

詩詞裡的生活很豐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隻要你有一顆閑淡的心,你便可以日日好時節。

春日遲遲,可以看紅杏枝頭春意鬧,夏日炎炎;可以賞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秋日天高雲淡,菊花須插滿頭歸;冬日裡,紅裝素裹,騎驢過橋東,踏雪尋梅去,當然也可以煮雪煎茶,會三兩好友。

月圓之夜,可以起舞弄清影,喝他個酩酊大醉;也可以對着滿地的花影發呆,偶爾月移花影動,便覺姗姗可愛。風雨之夕,聽四山聲作海濤翻,在屋内,裹着毛氈,抱着狸奴,對滿膛溪柴火軟不出門;當然也可以聽雨打梧桐與芭蕉,點滴之聲到天明。

讀古詩詞,常常驚歎于古人的奇思妙想。

芭蕉不展,那是“芳心猶卷怯春寒”,敢情芭蕉不展是因為怕冷啊。那卷卷的一軸,卻又是姑娘的心事暗藏,等待東風拆看,多麼奇妙啊。

湖邊楊柳輕垂,詩人突然提問“不知細葉誰裁出”,轉又莞爾:當然是二月春風似剪刀哇!

雨過天晴,滿園狼藉,蝴蝶蜜蜂紛紛過牆而去,它們幹什麼去了?仔細一想,明白了,原來它們“卻疑春色在鄰家”,卻不知鄰家亦有風雨,真真笑死個人。

海棠花晚,詩人認為海棠“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在開花這件事情上,海棠花是傲嬌的,才不跟桃李這等俗花一般見識呢。

……

想象着古人搖頭晃腦,對着百花或哭或笑,或喜或悲,竟至于分不清哪個是花哪個是人了,也許那花魂與人魂早已水乳交融了吧!

回過頭來,再看看自己,扪心自問,我有多久沒有真正欣賞過一朵花了呢?心無旁骛的,心靜如水的真正被一朵花吸引,讓它怒放在心頭,而不是随意拍一張照片,讓它隻盛開在微信朋友圈裡。總感覺現在的我,看風景隻是蜻蜓點水而已,真正是“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何曾放下過心中萬千瑣碎,擁抱過一片風光?所以,我便從中發現了我的虛僞,我有一顆在俗世中浸染的心,從未真正放下過,哪怕片刻。看見了自己的真面目,倒也不覺可憎,隻是深覺慚愧。王陽明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寂;你來看此花時,此花顔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也許,花在心外,是我們不能真正融入自然的原因。我們自己造了一個世界,這世界中花花草草隻是裝飾點綴,而不是平等的生命存在。

而古人不是這樣,所有的風景都那樣自自然然地走進他們的生命裡,和他們一起書寫了無數動人的篇章。

你看陶淵明讓自己長在風景裡,他的家高樹扶疏,衆鳥欣有托,他亦愛其廬,人與鳥多和諧;閑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或者看飛鳥相與還,賞青山夕陽晚;再或者采一采園中的菜蔬,喝一杯自釀的濁酒,感歎一下微風從東來,好雨與之俱。不汲汲于富貴,亦不戚戚于貧賤,他就這樣安安然然地讓自己長成了一株柳樹。

你看王羲之當年在崇山峻嶺之間,看茂林修竹,引流觞曲水,三五好友,暢叙幽情,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遊目騁懷,極視聽之娛。因為人本散淡,與自然相融,方才能寫就“翩若驚鴻,宛若遊龍”的天下第一行書吧。辭官歸隐後,遊名山,泛滄海,歎曰:吾卒當以樂死。和山水一起,死亦快樂,埋骨青山,讓自己化身為了大自然的一部分!

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誰說的(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3

李白也曾“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複一杯”;他也曾“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朋友也許有也許沒有,可酒盞花枝是必備。

他與月亮是朋友,他曾舉杯邀過明月,他曾夢想上青天攬明月,他還大膽向洞庭賒過月色。他在月下起舞,他在月下思鄉,他在月下喝酒,最後,他化作了長江裡的一輪明月,照耀千古。

李白獨坐敬亭山,相看兩不厭。他在看什麼?他看的衆鳥高飛盡,他看得孤雲獨去閑,他看的漫山遍野隻剩他一個,他便成了山的一部分。

辛棄疾,也曾獨坐,看青山多妩媚,最後得出結論,“料青山看我應如是”。一句詩,讓明朝一個小丫頭有了名字,也是一段佳話。

最愛辛棄疾的那句: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如何,隻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松林之中,松樹亭亭,英雄醉卧,醉态憨憨,遠去了鐵蹄嘶鳴,遠去了弓角箭羽,隻有大自然張開自己包容萬物的懷抱接納了自己的兒子。

或許有感于此,辛棄疾想歸隐了,準備在帶湖建一座新居,如何設計?且看,“東岡更葺茅齋。好都把軒窗臨水開。要小舟行釣,先應種柳;疏籬護竹,莫礙觀梅。秋菊堪餐,春蘭可佩,留待先生手自載”。設計圖堪比蘇州園林,可惜最後鶴怨猿驚,稼軒終究未來,讓人遺憾。

喜歡看王維獨坐竹林,悠然彈琴長嘯,不求人知,亦不覺孤獨,因為明月自來相伴。他在山谷中獨行,沿溪流慢慢遊蕩,若行至水窮處,便坐下來,看山間雲起雲落。晚上一夜宿雨,柳更新,花更濃,落花小童未掃,莺啼聲聲,王維酣眠未醒。因為看破名利缰鎖,所以心安如斯啊。

想起陶淵明搬家南村的理由,“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不為物累,不為形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素心吧。

想起那東坡人老簪花不自羞,白發插紅花,雖說也許花不願上去老人頭,可依舊春風十裡,哪管路人笑。為何詩人心中多美景,東坡曰: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一語道破。

詩人多情,也多磨難,功成思身退,散發扁舟,漁樵山野,侶魚蝦而友麋鹿;功業不成,更要退守山林,隻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不管是自願還是被迫,山山水水,是詩人們永遠的精神後花園,是他們最後的心靈歸宿。

因為投入,所以深情。

看着他們,再想想我,隻覺的自己生活的太敷衍,也曾去公園賞花,也曾到沙灘看海,也曾登過山,也曾種過菜,可僅僅是有過,未曾在其間真正沉醉,未曾用他們洗過身上的塵土丶心靈的疲憊,未曾在其間放下俗世紛擾,哪怕是暫時做個天地散淡人也未曾實現。我隻是在全世界路過,腳步匆匆,未曾留下自己的足迹。

多想和古人一樣,對着一坡的山花,嘻嘻哈哈笑成一片絕佳的美景。

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攝影 劉文明)

作者簡介:張欣芳,就職于東營市中等專業學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