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長江生态經濟帶規劃綱要

長江生态經濟帶規劃綱要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09 21:06:51

2018年起,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組織開展了“長江經濟帶國土空間規劃”工作,其中重大資源環境問題識别與對策研究是重要内容。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充分發揮專業和人才隊伍優勢,牽頭完成“雙評價”工作,專題研究了重要水源涵養區、湖泊水域空間恢複與河湖聯通、地下水戰略儲備區、自然災害風險防控區、生物多樣性有限保護區等國土空間規劃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取得了一系列新認識、新結論,為國土空間規劃提供了對策建議,研究成果在長江經濟帶國土空間規劃中體現和落地。

成果與進展

一是識别長江經濟帶生态系統服務功能極重要和生态極敏感空間,明确農業生産、城鎮建設的最大合理規模和适宜空間。

二是以水資源高效利用為核心,基于生态功能評估和自然地理格局演化分析,提出長江幹流與重要湖泊連通、洞庭湖、鄱陽湖、洪湖等重要湖泊水域空間恢複對策建議。

三是初步劃定長江經濟帶地下水戰略儲備區,以大面積第四系松散含水層、岩溶溶洞、廢棄礦山采空區和地下水疏幹空間等有利條件探索建設地下水庫,為都市圈提供多水源保障,緩解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和洪澇災害問題。

四是提出推進長江經濟帶農業空間調整對策建議,加強生态保護極重要區、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極嚴重區等區域坡耕地退耕還林,推動耕地布局向蘇北、皖北水土優勢區移動,增加糧食産能。

五是根據長江經濟帶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區劃,通過避讓搬遷、工程治理、設置緩沖區等措施降低災害風險,引導城鎮和人口布局、工程建設避讓自然災害高風險區。

六是識别長江經濟帶重要和瀕危物種分布區域,初步劃定生物多樣性優先保護區。

長江生态經濟帶規劃綱要(長江經濟帶重大資源環境問題與規劃對策研究成果廣泛應用)1

應用與轉化

長江經濟帶重大資源環境問題識别分析與規劃對策建議有力支撐了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雙評價”成果為長江經濟帶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優化調整、生态保護紅線劃定、規劃目标指标确定和分解提供了基礎依據。水域空間恢複及河湖水系連通研究應用于長江經濟帶中下遊生态保護修複、洪澇災害防控和生物多樣性維護。地下水戰略儲備區劃定和地下水庫建設研究應用于長江經濟帶水平衡分析和都市圈供水保障,降低流域性洪水災害風險,增強地下水生态涵養功能。耕地土地質量改善研究應用于農業空間調整和耕地“三位一體”保護。重要自然災害風險識别研究應用于城鎮和人口布局、城鎮開發邊界劃定和防災減災救災資源區域布局。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域識别研究應用于生物多樣性維護和生态系統修複。

支撐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為地質工作内容拓展、技術方法創新、成果集成應用開辟了新路子。相關研究進一步拓展了地質工作新領域,為地質調查事業轉型升級奠定了良好基礎。下一步,地質調查内容将更加聚焦關鍵指标和重點區域;技術方法将依據關鍵指标進行分類分區創新;調查成果将更加精準、智慧服務于重大專題研究和國土空間規劃。

長江經濟帶重大資源環境問題識别分析與規劃對策的研究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系統培養國土空間規劃業務團隊的過程,為國土空間規劃重大專題研究、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等培養了一大批相關人才,為後續開展國土空間規劃業務、實現地質調查業務轉型升級奠定人才基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