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那麼内向,以後肯定沒出息
最近,《陪你一起成長》這部劇特别火,大家都在誇:穎兒演技好!
尤其是最近“林芸芸”(穎兒飾演)情緒爆發,帶着女兒離家出走!
網友都在高呼“一萬個支持”。
不得不說,憑借着「林芸芸」這個角色,穎兒真的再度翻紅了!
我還挺開心的。
因為之前穎兒參加《妻子的浪漫旅行》,被罵得太慘了!
由于性格内向,很多人都在罵她不合群、情商低,甚至有的人還說,這個節目就不該有穎兒的存在……
那時候,我就在想,她好像也并沒有這麼糟糕吧!
從進組開始,她就是一副溫順的樣子,别人吃完飯都走了,隻有她留下來收拾桌子,很多時候,她躲在人後,都是在專注幹活呀。
所以,我還挺心疼穎兒的。
因為作為一名資深内向者,我很清楚,一個内向的人活在世上,要遭受的誤解實在是太多了。
如果一個人說話少、獨處時間多的話,就會被說成“不合群”、“性格差”……
但,内向者真的有這麼不堪嗎?
顯然不是的!
性格内向,不是我們的缺點啊!
恰恰相反,性格内向帶給心思細膩、觀察力強、執行力強,這些都讓她成就了“林芸芸“這個角色!
所以,為什麼大家都逼着她變得外向呢?
況且,性格本就沒有好壞之分呀!
二、性格有内外之分,沒有好壞之分
你什麼都好,就是有點内向
你這麼内向不行,找不到女朋友
你這麼内向,以後工作肯定要吃虧了
……
作為一名内向者,這樣的話聽多了,你會不會也有點點懷疑——内向是不是真的不好?是不是我變得外向一點就會好了?
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曾經說過:性格并無優劣之分,隻是他們獲取的能量不同而已。(注: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是最早進行“性格劃分”的人)
對外向者來說,交往是「蓄能」;
對内向者來說,交往是「耗能」。
比如說,内向的人,有時候參加一場團建聚餐回來,需要自己獨處讀上一本書,好一會才能緩過來。
但你說,善于社交的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好嗎?
也不一定。
因為「外向者」不見得能适合所有的環境。
你比如說,讓他去做程序員、圖書管理員這類較沉悶的工作,他可能也會覺得不自在。
而且内向的孩子,也是有不少優點的呀。
内向的孩子,他們的情緒感受能力更敏感、專注力也會更強、創造力上表現得更為獨特。
比如,在TFboys組合剛火起來的時候,與王源和王俊凱的陽光燦爛的性格相比,内向慢熱的易烊千玺無疑是存在感最弱的一個。
但你說,為什麼現在這麼多人喜歡他?
這就是因為内向的孩子,雖然表面看上去羞怯冷淡,但其實内心熾熱又堅定,往往更專注細膩,更具忍耐力,更容易成功!
——面對質疑和打擊,易烊千玺不辯解,而是默默地用行動不斷完善自己,把自己變得更好更強。
所以,今天的易烊千玺,才華橫溢且成熟穩重,誰不喜歡?
我想,也正是因為他有這種特質,才會讓央視都忍不住對這位新生代青年演員如此高度的贊揚:學習千玺好榜樣,傳遞青春正能量。
所以說,性格隻有内外之分,沒有好壞之分,它們倆各有千秋。
外向的孩子,很可愛;
内向的孩子,很耐看。
三、内向不可怕,逼他外向才可怕
曾經,看到過一則的新聞。
一個9歲的男孩很内向,平時也不愛與人交流,父親看着着急,就把孩子獨自 “扔”在人流密集的火車站,說是給他練練膽量。
被爸爸丢下,那孩子孤零零在火車站徘徊了很久……
萬幸的是,當時有細心的民警發現了,并聯系家長把孩子領回去。
看完這新聞,我是一臉懵逼呀!
這孩子才9歲,爸爸都不擔心的嗎?
萬一孩子走丢了,或者遇上壞人給帶走了,那可就追悔莫及了!
這話又說回來,把孩子一個人丢火車站,美其名曰“練練膽”。
但,這真的能「治好」孩子的内向嗎?
在知乎上,有一個關于“有多少内向的孩子被父母逼着變外向”的話題。
其中,有一位答主說起了自己的經曆:
源于他的内向,身邊所有的人都在跟他說:這麼内向,以後能有什麼出息;讀再多書也沒用;傻子一個......
然後在身邊人的“逼迫”下,他開始嘗試着主動與人交流,去不喜歡的地方,在人群裡尴尬地呆着,逼着自己外向。
但性格這東西,絕大多數是與生俱來的、是刻在骨子裡的,怎麼能說變就變呢?!
所以,他越是強迫自己外向,越是痛苦不堪,甚至他覺得自己生來就是一個錯誤!
你看,這就是逼迫孩子外向的後果。
一旦你開始逼着孩子外向,孩子内心會開出敏感脆弱的花,慢慢地,他就會愈發自卑、懦弱。最後,他就成為一個名副其實、傷痕累累的“鴕鳥”。
所以,大家不要再逼強迫孩子外向了!
更何況,比起改變性格,找到内向小孩的優勢,幫助他更好地适應這個社會,這不是更好嗎?!
四、如何引導「内向小孩」更好地适應社會?
其實,幫媽明白,有的父母覺得自己吃了“内向的虧”,所以才會不遺餘力地向「内向小孩」灌輸:你可千萬不能像我哦。
但其實,「内向,以後一定會在社會上吃虧」,這本就是一個僞命題。
你看看世界上那些成功人士,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愛因斯坦、村上春樹、羅斯福、甘地、馬雲……他們都是妥妥的内向者。
即便是我們身邊,也不乏許多内向的成功人士,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中發光發熱。
更何況,我們何不打開一下思路,将自己豐富的「内向者經驗」傾囊相授于孩子呢?
作為混迹「内向屆」多年的資深人士,你應該會有很多獨立的想法和見解才對。
浪費可恥呀,朋友。
當然,如果你是一個外向者家長,生了一個内向的娃,不知道如何進行正面引導,那下面,幫媽也給大家3個小建議:
01 尊重孩子獨有的個性
前陣子,我們小區有個孩子王活動。
那天我注意到一個“十分内向的孩子”,一直躲在角落,不和其他孩子玩。
後來,我就看到,他奶奶硬是拉他加入遊戲中,還推着他往前表演講故事。
那孩子不肯就範,老人就當着大夥的面,說:“男孩子膽子怎麼可以這麼小,跟小朋友一起玩有什麼難的!”。
話音一落,隻見那小孩滿臉通紅,憋着一直想哭。
等再見到那小孩,他連最愛的小區遊樂場都不去了。
因為怕人,特别怕見到人。
這個小孩呀,就跟我們前面說的“知乎答主”一樣。
因為家長的做法,打亂孩子本來的節奏,很可能讓孩子産生自我否定和不自信——我是不是真的很膽小,太沒用了。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更加畏懼、退縮。
所以,我才會一再強調,想要内向孩子更好地成長,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允許他按照自己的想法來。
如果孩子不願意現在加入,那就不要去逼迫他,給他一些時間。
或許,等他跟小朋友們熟絡起來之後,就會主動參與團體活動了。
02 培養孩子禮貌待人的“社交禮儀”
當然,家有内向小孩,父母肯定很擔心他的社交問題。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教育孩子學習一些基本社交禮儀、如何解決社交沖突等常用的溝通技能。
像我們家老大p仔,也是天生有些内向,但我很明白,與其做無謂的焦慮,何不幫助他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所以,平時我會經常給他讀寫「社交類兒童繪本」,陪他做一些人物扮演的「社交小遊戲」,去教他揮手、微笑、點頭等等。
有時候,我還會邀請閨蜜家的小朋友一起出去玩,給他創造社交的機會。
一開始呢,我家p仔也是見人就躲,後來經過多次積極暗示和接觸,孩子就學會微笑點頭、打招呼。
雖說我們家孩子現在還有些内向,但我發現,有了這些基礎的社交技巧做加持,孩子的社交壓力更小一點,他也越來越自信。
所以,爸爸媽媽們,不要着急,給他足夠的耐心。也許在某一天,你會發現,内向的他也是如此的“主動”。
03 給予孩子正向的心理暗示
因為内向的孩子羞澀、不善表達,所以很容易會被貼上“沒禮貌”、“膽小鬼”等标簽
這标簽被貼久了,孩子就會變得自卑、不自信。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予孩子正向心理暗示”,讓他成為一個内心強大的人。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言語還是行為,都要給他傳遞一種“内向不是缺點”“内向的我,也可以很優秀”。
通過這樣潛移默化的引導,孩子日後才不會因為别人的看法,就産生自我否定。
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用孩子的口吻向别人溝通,将基本的社交禮儀,植入孩子的内心。
等孩子大了,即使性格再内向,但因為心中有“社交禮儀”基本框架,他自然就會知分寸、懂禮貌,也不會落人口實。
04 幫助孩子發揮内向的優勢,去适應社會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項實驗,實驗數據現實:
性格内向的人,左腦更發達,更适合美學思維方向;
性格外向的人,右腦更發達,更适合邏輯思維方向。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身邊的内向小孩,往往心思細膩、洞察力強、為人謹慎、執行力強、重情重義……
針對這些内向者優勢,我們就可以引導孩子往不同的方向發展。
比如,為人謹慎、觀察力強,可以往科研、實驗、學術方向發展;
心思細膩、重情重義,就可以畫家、作家、編輯這類方向。
真心希望,所有父母能放下對“内向”的偏見和焦慮,多給内向孩子一點耐心,讓他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寫到最後
尊重每個孩子獨一無二的特質,才是幫助他成長的最好方法。
但你說,在某一天,「内向小孩」會不會變得外向活潑呢?
也許會。
不過呀,甜橙有甜橙的好,檸檬有檸檬的妙。
讓每個人都有路可走,讓每個人都成為“自己”,這樣的世界才更美呀~
就像村上春樹說的:不是所有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