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衛龍辣條商業案例

衛龍辣條商業案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4:28:56

衛龍辣條商業案例?近期,辣條品牌衛龍再次提交上市申請書并通過港交所聆訊若上市成功,衛龍将成為“辣條第一股”,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衛龍辣條商業案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衛龍辣條商業案例(衛龍上市再近一步)1

衛龍辣條商業案例

近期,辣條品牌衛龍再次提交上市申請書并通過港交所聆訊。若上市成功,衛龍将成為“辣條第一股”。

作為辣條行業的頭部品牌,衛龍已連續3年增長,2021年上半年收益達23億元。但業績背後也存隐憂:在産品上,衛龍主要依賴辣條這個單一品類;渠道上,主要依靠線下和經銷商,日益加劇的市場競争也對衛龍産生着沖擊;食品安全方面,衛龍存在短闆。面對這些問題,即将上市的衛龍該如何解決,如何走出一條适合自己的發展路線,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兩次提交招股書

11月14日,港交所發布消息稱,衛龍通過聆訊,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瑞銀集團為聯席保薦人。這意味着衛龍距離登陸港股資本市場,成為“辣條第一股”又近一步。

企業官網顯示,衛龍創始人劉衛平兄弟于2001年在漯河開始辣條生産,2004年9月,成立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平平食品”),主營辣條産品的生産、銷售。2014年7月,漯河市衛龍商貿有限公司(簡稱“衛龍商貿”)成立,由劉衛平任董事長。天眼查信息顯示,包含平平食品在内、衛龍商貿目前擁有10餘家全資子公司,分布于河南、上海等地。

衛龍近年業績穩步增長。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衛龍的總收益分别為27.52億元、33.85億元、41.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22.4%。淨利潤分别為4.76億元、6.58億元、8.19億元,其中,2020年淨利潤率為19.9%,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這一數據高于2020年中國休閑食品行業約10%的平均淨利潤率。

不俗的業績吸引了投資者的目光。據報道,衛龍在今年5月8日進行了首次融資,金額達5.9億美元,由CPE源峰(中信産業基金)和高瓴領投,紅杉中國、騰訊、雲鋒基金跟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已不是衛龍首次提交招股書。今年5月12日,衛龍就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按照港交所主闆上市規則,申請企業遞表時間超過6個月未獲批,其招股書就自動失效。衛龍在失效前的最後一天(11月12日)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僅時隔一天,其招股書便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對此,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衛龍沒有在前次招股書有效期内完成上市流程,可能和其申報期内的業績表現以及估值等方面的考慮有關。

面臨渠道單一、競争加劇等問題

衛龍的辣條生意雖然火爆,但也面臨着産品結構、銷售渠道單一、市場競争加劇等方面的問題。

從财報來看,辣條産品是衛龍的營收主力。2018年-2020年,衛龍調味面制品所得收益占總收益的比例分别為78.6%、73.1%、65.3%。對此,沈萌稱,衛龍在辣條之外對其他新領域涉足較少,這加劇了市場對其過度依賴單一産品的擔憂。

在銷售方面,衛龍還存在過度依賴線下及經銷商渠道的問題。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衛龍線下渠道分别實現收益25.19億元、31.34億元、37.39億元,分别占總收益的91.6%、92.6%、90.7%。在經銷商方面,截至2021年6月底,衛龍與2150名經銷商合作,覆蓋超過62.5萬個零售終端,其中80%的零售終端位于低線城市。衛龍在招股書中稱,經銷商減少、延誤、取消訂單、選擇或增加銷售競品、未能與現有經銷商續約等均有可能導緻其收入波動或減少,甚至對财務狀況及經營業績産生不利影響。

此外,市場競争日益激烈也是衛龍面臨的問題。辣條行業的準入門檻并不高,不少食品企業紛紛布局。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16日,我國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含“調味面制品、辣條”,且狀态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辣條相關企業超過2500家,約7成相關企業的注冊資本在100萬元以内。僅2021年,新增辣條相關企業數量已超過240家。

除麻辣王子等同行業競争企業不斷崛起外,一些休閑食品企業也看中了辣條這一賽道。2017年,三隻松鼠推出了“約辣”系列辣條産品,7個月實現銷量480萬份;良品鋪子和鹽津鋪子也分别在2018年、2019年推出辣條系列産品;2021年7月中旬,洽洽食品申請注冊“内卷辣條”商标,欲布局辣條品類。

競争加劇對衛龍的業績也有一定沖擊。2021年上半年,衛龍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據招股書,衛龍的今年上半年收入為23.03億元,同比增長22.06%。淨利潤為3.58億元,同比下降2.53%。對此,衛龍在招股書中歸因于原材料采購價格上漲,以及運營成本的增加等。

或許是意識到上述問題,衛龍在招股書中表示,此次募資将投入品類與品質建設,拓展經銷網絡的廣度和深度,拓展新銷售渠道,加強線上渠道,投入數字、智能化建設,鞏固研發能力等。

食品安全成影響發展的關鍵

食品安全始終是食品企業繞不開的話題。衛龍在招股書中稱,若存在未能維持食品安全及始終如一的質量可能會對公司的品牌、業務及财務表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天眼查資料顯示,作為衛龍産品的重要生産企業,平平食品涉及的133起司法案件中,排在首位的即是産品責任糾紛,達48起。據媒體報道,平平食品還曾于2015年因生産的親嘴燒、大面筋産品不合格,被原漯河市質監局罰沒8.57萬元。

新京報記者在天貓衛龍食品旗艦店看到,有一些消費者對辣條産品給出差評,在部分産品評論區,還有消費者評價稱“吃了兩包開始拉肚子”。

此外,衛龍還曾陷入食品安全标準不一的“打架事件”中。2018年8月30日,原湖北省食藥監局發布公告,衛龍親嘴燒和小面筋辣條産品因含有山梨酸及其鉀鹽、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兩種防腐劑而“不合格”。随後,衛龍發布聲明稱,産品是按照河南省地方标準生産,符合當地标準。

據悉,依據《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标準(GB2760-2014)》,山梨酸及其鉀鹽和脫氫乙酸及其鈉鹽這兩種食品添加劑可使用的食品類别,不包括調味面制品,即調味面制品不得添加上述食品添加劑。而當時的河南地方标準将辣條歸入“膨化食品類、糕點類”,屬于山梨酸及其鉀鹽和脫氫乙酸及其鈉鹽食品添加劑的可使用食品類别,即辣條可以添加上述食品添加劑。

此次“打架事件”也促進了相關辣條标準的出台。2019年12月1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文明确,辣條食品統一按照“方便食品(調味面制品)”生産許可類别進行管理,所有生産企業統一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标準》(GB2760-2014)的相關規定使用食品添加劑。

雖然相關标準已經出台,但辣條作為“垃圾食品”的标簽仍然沒有撕掉,仍有不少消費者認為辣條重油、重鹽、重糖,對健康不利。新京報記者在某搜索引擎搜索“辣條,垃圾食品“等關鍵字,相關詞條多達761萬條。衛龍也曾努力扭轉這一形象,邀請媒體、網紅進廠參觀,拍攝全自動流水線的加工過程;同時還展開花式營銷,推出各種深入人心的辣條周邊産品,但似乎收效甚微。

沈萌表示,對于衛龍來說,确保食品安全并不是艱難任務,隻要加大投入、做好管控等各環節工作即可,問題是衛龍願意投入多少資源在這些無法快速轉化為業績的成本上。食品産業專家朱丹蓬也表示,食品安全是衛龍發展中存在的關鍵問題。“如何把食品安全這一塊做得更好,規避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是衛龍目前要去解決的難題。”

對于上市的具體情況以及上市之後的發展規劃,11月20日,衛龍方面對新京報記者回應稱,上市情況目前進展一切正常,根據聯交所的規定,靜默期公司需要遵守信息保密的規則。

新京報記者 劉歡

編輯 祝鳳岚 校對 劉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