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學寫作怎麼寫?大家好,我是Tina很多人問過我如何高效寫作,如何管理時間,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從零開始學寫作怎麼寫?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大家好,我是Tina。
很多人問過我如何高效寫作,如何管理時間。
今天這篇文章,來講我是如何高效寫作的。
文章分為三部分:
1、我的高效之路
2、我高效寫作的3大步驟
3、我高效寫作的4大工具
我相信看完并掌握,你的寫作效率一定會大幅度提升。
首先來看第一部分。
1、我的高效之路
為什麼要講高效寫作?
因為它是高效管理時間的一部分,隻有做每件事時都高效,你的時間才會被最大化利用。
目前我有多個平台需要更新,我需要寫課稿、文章、短視頻文案、朋友圈、微頭條……
雖然現在有小夥伴幫忙做收集整理的工作,但是因為賬号是強個人IP屬性,内容的産出者隻能是自己。
另外,我每天都要錄制音頻、錄視頻、錄課程;訓練營和體驗營,也在持續運營中。
而在主賬号“Tina心理”之外,還有一個私人小号“Tina育兒教育”,目前也有4.9萬粉絲,也在佛系更新着。
我經常覺得我一個人就是一個隊伍。
現在真正有了自己的小團隊,真有了個隊伍,我們的效率就更高了。
為什麼我有比較高的工作效率和産出效率?
我覺得最根本是我做每一件事情都講究規律,力争把它用最省力的辦法,最高效地完成。
所以,真正的高效者,都是高級的偷懶者。
他們不願意花那麼多時間和力氣,所以就努力找竅門、找規律。
今天就以寫文章為例給大家講解,為什麼我會有很高的寫作效率。
這個問題經常有人問,前兩天我掐表測試了下,一篇3200的文章,寫作用了一個小時整。
因為在測試,寫的時候更加專注認真,所以整體速度快于平時。
整個過程,我用了3步,借助了4個工具,我們分别來看。
2、我高效寫作的3大步驟
01、列出文章框架
大家都知道閱讀寫作是我的主業,我的核心産品也是這個,這是我最熟悉的領域。
這部分内容對目前的我來說信手拈來,我講過很多,分享過很多。
過程中不需要再去搜集理論素材和案例素材。
所以這一步是省了時間的。
我在這裡隻需要列出文章的框架就好了,列框架大概用了10分鐘。
那如果框架不會列怎麼辦呢?在後面的工具環節我會給你方法。
2、語音輸入
第二步根據文章的框架進行語音輸入,也就是把你想寫的内容直接說出來,通過訊飛輸入法,自動轉化成文字。
這一步在做的過程中,要讓自己全神貫注,手機靜音,電腦端靜音,屏蔽一切外界幹擾。
語音輸出的過程,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斷,一氣呵成,邏輯性才會更強,效率才會更高。
這一步我耗時25分鐘。
那這一步需要借助的工具,以及提供練習的工具,工具環節我會詳細分享。
3、整理定稿
第三步是整理定稿,語音輸入肯定有些語言是不規整的,在整理定稿的過程中,需要逐句理順修改。
所以改稿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這一步的本質就是改稿,把一些不太通順的語句,不太規範的表達,重新修改調整。
這一步同樣用了25分鐘,最終從3500字調整為3200字。
3、我高效寫作的4大工具
在高效寫作的過程中,一定要用到效率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接下來再看在這個過程中,我用到的工具。
工具1——文章框架模闆。
這個對于新手而言很好用。
我無數次跟學員強調過,一篇文章好不好,最關鍵的就是有沒有清晰準确的邏輯框架。
隻要邏輯框架是合理的,即便你的語言不是那麼精彩,也算是一篇合格的文章。
反之,語言再精彩華麗,觀點再深刻,如果你的表達邏輯是混亂的,那都算不上是一篇好文章。
所以高效寫作的前提就是你要有清晰的邏輯框架。
如果你是一個寫作新手,我可以免費贈送大家三套非常好用的邏輯框架模闆。
工具2——訊飛輸入法
我一直在用的是訊飛輸入法,直接安裝在電腦,不論是打字輸入還是語音輸入都非常方便。
我非常喜歡它的語音輸入功能,自動識别語音,準确率很高。
點擊一下小話筒的按鈕,就自動切換到語音輸入。
它出現這種狀态時就可以說了,你說的内容會自動轉換成文字。
這一步我用了25分鐘,完成後字數大概在3500字左右。
不得不感慨,好的工具,真的是生産力。
當然你的疑問可能是,“我說不出那麼多内容啊?”
這就要用到第三個工具。
工具3——直播
這個其實是個練習工具,需要的是持久鍛煉。
直播是我今年才做的新嘗試。
直播被稱為新風口,它可以幫助我們拉近和粉絲的距離,增強粉絲粘性。可以幫助我們成交,是個絕佳的銷售場……
但其實直播最大的功能在于它可以培養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我之所以有很高的語言輸出效率,都是直播刻意練習的結果。
我每周會直播兩到三次,每次都兩三個小時,這就是刻意練習的過程。
所以有時候直播數據不好,我會讓自己從内在找到動力,看到直播對我自身能力的提升,進而平穩心态。
工具4——計時器
在我寫作的整個過程中, 我都借助了第四個工具,就是這種計時器。
它的好處是把時間具象化,比如我設置半小時,整個這一半就變成了紅色,倒計時的過程,紅色逐步減少,你能清晰感知到時間的流逝。
再一個,它調整起來非常方便,按鈕扭一下就可以了。
現在越來越不喜歡一些花裡胡哨的設計,有些APP的功能很強大,但研究明白它們也很耗時耗力。
越簡約的東西,越持久。
我們應該成為工具的主人,而不是它們的奴隸。
所以像這種二三十塊的小東西,操作起來隻需要手動一下,因為它足夠簡單,我的使用頻率反而更高。
結語:
再強調下我的觀點:
真正的高效者,都是高級的偷懶者。
他們不願意花那麼多時間和力氣,所以就努力找竅門、找規律。
那如果你現在還不是高效者,該怎麼辦?
最佳的竅門就是靠近高效者,看看他們都怎麼做,這能大量節省你的時間。
未來,Tina希望陪你一起過高效人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