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宇宙第二反套路、防忽悠、揭秘商業和資本真相的鐮刀粉碎機柴妹,快點擊下方卡片關注我吧~
前段時間有個朋友給柴妹投稿,讓我說說小熊電器。
我當時尋思,這不就是那家顔值挺高的小家電品牌嗎?據說在年輕人圈子裡特别受歡迎。
去年疫情那段時間,還成了資本的寵兒。
這樣一家有銷量、有資本、還受歡迎的品牌,有啥好說的?
可沒想到,朋友立馬甩過來一張照片。
說她去年底在小熊電器旗艦店購買的刀筷消毒機,本來沒怎麼用,結果前段時間一通電,竟然導緻全屋跳閘。
電線直接燒得黢黑。
她認為這款産品存在安全隐患,告訴客服後,客服卻聲稱這隻是個别情況,不允許退貨,隻願意換貨或者維修。
此事後續已經投訴,不過當時得知此事後,柴妹就特意去了解了小熊電器,發現這個品牌還真有故事可以跟大家夥兒說說。
01
靠顔值爆火
小熊電器這個名字,大家聽來或許覺得也就是最近才出現,其實不然。小熊電器誕生于2006年,從成立之初就一頭紮進小家電行業。
所有産品标簽都可以總結為:精緻、便捷。
舉個例子,小熊電器今年的爆款網紅産品多功能一體鍋,内含六種不同功能的盤子,顔值高、作用大。
實不相瞞,柴妹也曾在購物平台看過這個鍋,甚至一度想要付款買下來。
因此大家可以發現,小熊電器的受衆群體其實很明顯,都是跟柴妹這樣 漂亮勤快 懶惰的年輕人。
而小熊電器所有産品都是瞄準年輕人“顔控”、“懶到極緻圖方便”的特性。
并于2019年8月成功上市,成為“創意小家電第一股”。據招股書顯示,小熊電器過去三年平均增速達到39%以上,2018年營收突破20億元。
2020年疫情期間“宅經濟”崛起,連資本市場也對小熊電器青睐有加。
其股價由年初39.86元/股的低點,一路上漲至7月165.9元/股的高點,漲幅超3倍,市值從60多億元一度飙升至253億元。
當時網上有很多人說小熊電器的崛起,就是年輕人的勝利。
對此,柴妹隻想說一句:
02
重營銷,輕研發
雖然2020年小熊電器勢如破竹,但從2021年披露業績預告後,小熊就立刻失去了資本市場的寵愛。
股價跌跌不休,市值近乎腰斬。
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小熊在業績沒有太大問題的情況下,卻遭到投資者們的集體放棄呢?
根本原因就是小熊重營銷,輕研發。
對于家電産業來說,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研發的動能都是一直不變的,在互聯網時代,科技創新就是企業先行的動力。
所以研發費用高低,決定着企業能走多遠。
小熊電器作為小家電行業的代表人物,雖然發展迅速,但它的研發費用卻一直很低。
根據數據顯示,小熊電器在産品營銷費用上,2016年-2020年Q3投入分别為1.45億元、2.47億元、2.86億元、3.96億元、3.45億元。
占總營收比例分别為13.76%、14.99%、14.01%、14.73%、13.8%。
而研發費用卻隻是營銷費用的十分之一。
試想一下,如此低廉的研發費用,能保證産品質量嗎?
如此低廉的研發費用,也從側面凸顯了小熊電器的産品技術含量很低。
要知道,雖說小家電市場如今很受歡迎,但歸根結底這是一個同質化非常嚴重且沒有太高技術壁壘的行業。
像小熊電器這樣以營銷方式快速堆砌網紅産品收割一波紅利,很容易導緻以後的發展基礎薄弱。
一句話概括就是産品質量差。
03
“質量關”失守
在小熊電器旗艦店、股吧、黑貓投訴等平台上,可以發現關于質量吐槽的相關投訴非常多。
如“水壺爆裂”、“煮茶器漏水”等。
舉個例子,小熊電器旗艦店裡銷量非常高的一款空氣炸鍋,很多人都評價稱塑料感很重,且做出來的食物都帶有塑料的味道。
就連小熊電器的老用戶,都拜倒在質量問題下。
宣傳中的高顔值炖盅,一收到貨就碎了。
當然,這也可能是快遞問題,可什麼樣的質量會讓炖盅在運輸途中破碎?這樣的炖盅在使用時,又能确保不會碎在竈台上嗎?
至于我們的老朋友,黑貓投訴裡相關的質量問題就更多了。
有人收到的空氣炸鍋全部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告知客服後,小熊電器不願意補發,要消費者自己退貨。
而由此産生的運費也要消費者自己承擔。
也有人購買的小熊飯盒出現質量問題,報了返修後卻再次出現同樣問題。該用戶懷疑産品與宣傳嚴重不符。
當她緻電小熊客服後,卻被告知産品隻支持維修,不提供退換。
還有人購買的鍋出現質量問題,商家讓消費者自己墊付郵費進行退貨,待收到貨後便将産品價錢和郵費一起返給消費者。
可當消費者把鍋寄回去後,客服卻對此事隻字不提,且不斷推脫。
相關案例太多,柴妹在這裡便不一一列舉了。
總之無數人因為顔值購買小熊電器,最後卻因質量問題而敗了好感。
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此前小熊電器DGJ-C608型号的蛋糕機及相關産品曾因質量問題,遭到北京市工商局、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點名。
作為一個以“高顔值、性價比”為賣點的企業,小熊電器尚未形成自己的品牌溢價,就已經在質量上出現多重問題。
也難怪被資本市場接連放棄。
04
結語
有人說過,一家企業想要保持持續增長,必然需要紮實的研發和産品創新作為支撐。
而小熊電器更像是一家純粹的互聯網企業,以營銷驅動業績。
所以營銷費用投入高,技術研發、産品創新投入低。
但作為電器,最重要的不是顔值而是安全和質量。
誰也不想買個電器造成全屋跳閘或者手指受傷吧?
另一方面,小熊電器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效應,一旦營銷終止或者削弱,就會撐不起公司業績。
可營銷是要付錢的,咱們之前寫過很多企業都有一個共同點,營銷費用支出太高,會造成居高不下的運營成本。
這樣一條路,小熊電器又能走多久呢?
END
主筆 | 小陸
編輯 | 四少
柴狗夫斯基:字節跳動旗下視頻平家簽約創作人。曾獲得網易号“最具影響力”稱号;并且榮獲上海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頒發的“最佳組織獎”;獲得一點資訊“一點号年度黑馬作者”稱号,其文章在各大平台頻頻斬獲10W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