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利潤操作的基本步驟

利潤操作的基本步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19:06:33

從邏輯思考和實現方式的角度,企業獲取利潤的流程都是一個閉環,具體包括盈利分析、戰略規劃、績效經營和精益改善等四個關鍵環節。

利潤操作的基本步驟(獲取利潤的四個環節)1

如果能夠自覺地學習這個邏輯,并堅持不懈按照這個邏輯去展開經營活動,經營将更有效,企業将發展得更好。

一、盈利分析,找出開源節流方向

在财務核算規範中,人們對利潤和成本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定義,如毛利潤、淨利潤、稅前或稅後利潤、材料成本、加工成本、固定成本、變動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大量的專業術語。如此定義的結果是,财務以外的經營管理者對成本和利潤缺乏直觀的認知,損害了他們參與旨在提升企業經營利潤的改善活動的積極性。

為了革新管理者和員工意識,便于認知利潤的來源以及自身責任,推動全流程、全員參與的創新經營和精益改善活動,筆者強烈建議使用一種我們獨創的盈利能力分析方法,對構成利潤的各個要素進行更直觀和簡潔的定義和闡釋。

1、源利潤與開源改善

我們把“銷售收入”減去“額定材料成本”的差額叫作源利潤。所謂開源,就是提升源利潤的意思。其中,額定材料成本是設計時決定将内化到産品裡的成本,所以也可以稱之為内成本。源利潤的計算公式如下:

源利潤 = 銷售收入 - 額定材料成本 = ∑銷量x售價 - ∑設計材料用量 x 采購價格

開源可以通過“增加銷量,提高售價,減少材料用量和降低材料采購價格”等四個方面着手進行改進。使用源利潤的概念,有利于讓研發、銷售、生産、品牌和采購等各有關部門,看清本部門在開源管理和提升經營利潤中的責任、價值和意義,并循着源利潤增長的方向進行革新和改善。

2、外成本與節流改善

外成本是内成本之外的成本,也就是額定材料成本以外所有成本的總和,它包括勞務費用、能源消耗、管理費用、折舊費用、财務費用以及各類失敗成本等大量内容。所謂節流,就是降低所有外成本的管理改善活動。由于外成本包括的内容廣泛,幾乎涉及企業的所有部門,所以節流改善有賴于全員參與。

為了評價節流改善的效果,通常可以采用“費用率”進行評價。

比如,用勞務費率(勞務費金額/銷售額×100%)來衡量生産和管理效率水平。

又如,用單位産值能耗(能耗金額/銷售額×100%)來評價能源使用效率水平。

總之,要保障經營利潤不會受到費用增長的擠壓,有必要把有關人員組織起來進行革新改善,持續降低各項費用率水平。

3、戰略性支出保障

為了保障企業可持續發展,在節流改善(降低外成本)過程中,要極力避免殺雞取卵式的短期行為,需要通過事前預算的方式,對諸如研發投入、設備投資、營銷及品牌建設、員工福利和員工培養等戰略性支出進行重點保障。

即便如此,也還要明确,花錢本身不能成為目标,要基于戰略項目或具體任務對費用進行預算和使用監控,提高費用使用效率。也就是說,在決定和實施戰略性支出的過程中,有必要進行投入産出分析,盡量做到少花錢,多辦事。比如,要基于《年度營銷和品牌建設計劃》來安排和使用費用,年底要對營銷和品牌建設活動的成效進行總結和分析,以便在下一年度展開更有效的活動。

二、戰略規劃,定義重點戰略和課題

1、戰略規劃

順着提高“源利潤”和降低“外成本”兩個方向,通過科學邏輯的分析,應該可以規劃得出以下三個維度的經營戰略:

首先是規模發展戰略。主要研究新老客戶、産品、市場和新舊模式的維持和創新,尋求銷售數量和價格的突破。企業經營不進則退,發展戰略的牽引至關重要。

第二是核心能力戰略。重點研究持續提升精益研發、精益營銷和精益供應鍊三個方面能力的戰略、課題和方法,為規模發展戰略的實現提供強力支撐。

第三是運營效率戰略。具體研究旨在提升企業競争力的資源效率和流程效率的戰略、課題和方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企業發展質量,為企業生存發展争取時間和空間。

2、課題分解

為了向管理者和員工更直觀地展現革新改善方向,我們可以采用系統圖法來具體表述企業提升經營利潤的方向、戰略和課題。企業開源與節流課題分解示例見下表

利潤操作的基本步驟(獲取利潤的四個環節)2

三、績效經營,保障經營戰略落地

企業績效經營需要一個務實經營計劃的指引,高層(團隊)負責制定企業經營方針(理念、願景、價值觀等),提出經營目标,并基于戰略規劃結果,持續做好三項工作。

一是制定《公司年度經營計劃》。二是指導部門管理者把課題分解為措施,制定可操作的《部門實施計劃》。三是每月一次面對面跟進和輔導各部門管理者紮實落實《部門實施計劃》。

企業經營活動通過對部門管理者進行月度實時跟進輔導,不僅有利于保障措施的落實和目标的達成,還可以統一和加強團隊意志,快速培養具有經營意識的人才。

四、精益改善,促進員工快速成長

隻有把公司理念、戰略、課題和方法真正轉化為員工的革新改善行動,經營才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為了促進員工參與,發掘員工智慧,有必要制定年度精益計劃,并積極運營班組上台階(自主管理)、員工微創新(改善提案)和績效大課題等三個改善機制,營造濃厚的改善氛圍,讓員工在革新改善中快速成長,獲得滿滿的成就感。

首先,班組是企業尤其是制造型企業中最基礎的細胞。班組上台階活動旨在提升班組活力,讓管理現場始終處在一種向上突破的态勢,提升班組長和組員的意識、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員工微創新活動主要着眼于促進員工廣泛參與,引導全體員工關注自己身邊的問題,從我做起,對提升員工意識和能力大有好處。持續推進,還能夠培養員工的責任擔當意識、主人翁意識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第三,開展績效大課題活動,就是要聚焦公司焦點問題,把部門甚至跨部門的優秀員工組織起來,開展有組織的革新改善活動。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不僅能改善企業經營績效,還能提升團隊的意識和能力,促進團隊協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