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秋收是緊張而又忙碌的,家裡的男勞力開始忙活着莊稼的收割,女同志一般是忙着加工各種小鹹菜,除了常見的鹹菜疙瘩或者醬菜包,還會做一壇子辣椒醬,儲存在狹小的房間裡。
在那個年代,鹹味是最重要的味道。鹹菜占據着輔食的通道,辣椒醬卻是少有的佼佼者,身價居于一衆鹹菜之上!
辣椒醬和鹹菜一樣都是自給自足的,在那個時期,很少有購買成品一說,農村裡也見不到成品售賣。待到菜園子裡葉菜枯萎,辣椒卻可以笑傲江湖。
待到霜降前夕,青紅辣椒就終止了它的成長周期,或成為窗外挂着的一串風景,或者成為土陶罐子裡的驚豔,進入發酵和沉睡階段,靜靜地等待主人的呼喚。
辣椒醬的制作不會借助機器,簡單的工具加上純手工就可以完成辣椒的華麗轉身,純手工制作已然是農家裡考驗主婦們最重要的活計之一。
做好的辣椒醬,就可以一日三餐伴随着我們的餐桌,和在米飯裡,抹在饅頭上。鮮辣鹹香,刺激着我們的味蕾,在沒有輔食的情況下,成了飯桌上重要的佐餐佳品。
用老師傅10年經驗做手工辣椒醬,記住這三點(見篇尾),香辣可口,拌飯吃都香。今天把這個方法整理出來,希望給你的餐桌帶去一抹亮色。
農家辣椒醬
需要食材:青紅尖椒1000克、姜50克、大蒜3頭、小米辣20克
需要調料:鹽15克、白糖5克、白酒15克、東北黃豆醬100克
制作過程:
1、把青紅尖椒用清水洗淨,然後控幹水分。小米辣沖洗幹淨,用它增加辣度。注意辣椒上不要殘留生水,可攤開晾幹水分。生水會導緻辣椒醬腐爛變質。小米辣的用量酌情處理,不喜歡那麼辣的味道可以少放或不放。
2、生姜削去外皮,大蒜去皮後把蒜子洗淨瀝幹水分備用。香辛料可以增加辛辣味道,讓辣椒醬的味道更醇厚濃郁。
3、尖椒去掉根蒂和辣椒籽,小米辣摘去根部。不介意的可帶辣椒籽操作。
4、先把姜切成絲,再切成均勻的姜末,蒜子切成蒜末。保留一定的顆粒感。
5、青尖椒和紅尖椒先切成粗絲,再切成小顆粒,小米辣頂刀切碎。
切成絲
切成辣椒末
6、下面開始操作,炒鍋上火燒熱,放入稍多一點的大豆油,放入姜米和蒜末小火炒出香味。要用勺子不停地攪動,使其受熱均勻。我用的是大豆油,沒有的話可用菜籽油或其它食用油。大豆油比較香濃。
翻炒姜蒜末
7、然後放入尖椒末和小米辣,小火煸炒,炒出部分水分。火不能太急,否則容易糊底。
煸炒辣椒
8、放入東北黃豆醬繼續煸炒,炒3分鐘左右,炒出醬香味。讓辣椒和黃豆醬充分融合,滋味可以互相滲透。
放入黃豆醬
9、放入适量的鹽、白糖調味,繼續炒勻。鹽要略多一些,防止辣椒醬發生黴變,延長儲存時間。正常存放的話,自制的辣椒醬可存放一年左右。
放入調料
10、然後用小火加熱再熬制3分鐘左右,炒幹水汽,充分熬香。
小火熬制
11、淋入少許白酒,熬開後,關火,直至自然冷卻。白酒的作用是增香提味,抑制黴菌的生長,起到防腐的作用。
加入白酒
12、将炒好的辣椒醬舀入罐頭瓶裡,封好蓋子,放在陰涼處或冰箱裡儲存,一周後即可食用。不管是什麼器皿,一定不要漏氣,要封緊封口。可用保鮮膜多次包裹。
做好的辣椒醬請見下圖,紅彤彤的顔色是不是很有食欲,泡上一碗長粒香大米飯,想想都流口水了。
出品圖
輝哥有話說
一、用鮮辣椒加小米辣的方式制作辣椒醬,辣度中等。挑選辣椒時要注意蟲眼、腐爛等情況,可使用羊角辣椒或者薄皮椒。農家自種的辣椒更好。
二、手工切碎辣椒,并保留顆粒感,不要用攪餡機攪碎,那樣沒有口感,也容易腐爛。
三、使用大豆油和黃豆醬調味,風味更佳。#跟着頭條看世界-相約踏秋季#
感謝閱讀,我是輝哥,超級喜愛美食的餐飲人,喜歡美食的朋友可以加我,想了解更多做菜小技巧和餐飲行業知識可留言交流,有不同的建議或做法也可以評論區留言,互相學習,再次感謝支持!【原創内容 抄襲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