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天下第一楷隸

天下第一楷隸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12:36:10

天下第一楷隸?作者:鄧寶劍(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書法系教授),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天下第一楷隸?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天下第一楷隸(隸楷之變)1

天下第一楷隸

作者:鄧寶劍(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書法系教授)

在曆史上,漢字的形體不斷發生變化。對字體變遷的原因,啟功先生有一段言簡意赅的論述:“自古字體遞嬗,皆有其故。人事日趨繁缛,器用日求便利,此自然之理也。文字為日用之工具,字形亦必日趨便利,始足濟用也。試計字體變遷,甲骨不出殷商,金文延續稍久,小篆與秦偕亡,隸書限于兩漢。此謂其當日通用之時,不包括後世仿古之作也。惟真書自漢末肇端,至今依然沿用,中間雖有風格之殊,而結構偏旁,卻無大異。其故無他,書寫既能便利,辨識複不易混淆,其勝在此,其壽亦在于此。”(《論書絕句》)大意是說,字體發生變遷,是為了越來越便于使用,而楷書這麼久沒有發生大的變化,正是由于其實用價值有勝于篆隸諸體。從實用價值談字體演變,自然是道着真谛,不過從隸到楷,情況略有複雜之處。

從古至今的漢字書寫,從日常使用的材料來看,大體可以分為簡牍時代與紙張時代。從商周到漢代,簡牍是最為普遍的書寫材料,而從漢末之後,紙張漸漸普及。

隸書可分為古隸與八分兩個階段。八分書最為典型的特征便是蠶頭燕尾,這種特征的出現和漢人執簡書寫的姿勢密不可分。

書寫者左手執簡,為求書寫的穩便,右手必常倚靠左手,拇指與食指捏管,于是筆毫沖左,筆管沖右。當然,筆毫所指的方向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朝向左,也可略向左前或略向左後。正因筆毫常有朝向左方以及左後的情形,所以起筆處常呈蠶頭之狀。

至于燕尾,裘錫圭先生說:“八分筆法的萌芽出現得很早。在抛棄了正規篆文的筆法之後,如果把字寫得很快,收筆時迅速提筆,橫畫和向下方的斜筆很容易出現尖端偏在上方的尾巴。如果把這種筆法‘正體化’,八分的挑法就形成了。”(《文字學概要》)這個判斷很對,但尚有言不盡處。字寫得快,收筆處容易出現一個尾巴,可這個尾巴為什麼會偏在上方?其實,收筆時的尾巴偏向上方,正是由于左手執簡、右手倚靠左手書寫而形成的。如此書寫橫畫以及斜下方的筆畫,收尾後筆毫的餘勢恰恰向上。

楷書是伴随着紙張的漸行普及而發生、發展的。在紙上寫字,人們除了沿用簡牍時代的習慣而執卷書寫,亦必經常将紙放在幾案上書寫,因為紙張比簡牍柔軟得多。而且紙上書寫可以更多地照顧到行與行之間的關系,鋪展開來對布局更能一目了然。

将紙放在幾案上,如果寫小字,為了穩便,則需将手腕倚靠在幾案上,這時筆毫自然沖向左前方。寫一個橫畫,下筆切入的角度多與執簡書寫不同,收筆時餘勢亦不向上,寫出來的形狀自然與隸書不同。

隸書與楷書在其他筆畫上也形狀不同。豎的起筆處,隸書多較平,而楷書多斜切;點的起筆處,隸書多鈍,楷書多尖;撇的收尾處,隸書多粗重,而楷書多尖細;鈎挑,隸書多圓轉,而楷書多方折。這些現象都密切關聯于執簡書寫與伏案鋪紙書寫這兩種不同的方式。漢末至西晉,簡牍與紙張共用,簡牍中的字形也漸漸脫離隸意,這是由于紙上的書寫形态影響到了簡牍上的書寫。

文字進入隸楷階段之後,八分書是适應簡牍書寫的一種成熟形态,而楷書是适應紙張書寫的一種成熟形态。表面上看是楷書比隸書更實用,實際上是紙張比簡牍更實用。

就像去某個地方,一直需要翻山越嶺方可到達,于是人們不斷改進自身的裝束,以利于攀登,漸漸有了便捷好用的登山鞋。而後來,一條隐藏着的平坦的路被發現了,從此人們不用登山了,登山鞋漸漸退出了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則是利于行走的徒步鞋。我們不能簡單地說登山鞋和徒步鞋哪個更實用,而隻能說,登山鞋用來登山更實用,而徒步鞋用來徒步更實用。

由篆到隸如同登山鞋的不斷改進,而由隸到楷則如同登山鞋變為徒步鞋。隸書與楷書分别為簡牍時代和紙張時代的産物,若在對方的時代,誰都沒有對方實用。

《光明日報》( 2020年06月26日08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