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顔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6.3
字詞解釋“弟子孰為好學", 弟子中誰是好學的
“孰",誰,哪一個
“好”讀hao(浩),喜好的意思
“遷怒”,把對一件事或一個人的怒氣移到另一件事、另一個人身上去發洩
“貳過”,同一種過錯犯兩次,犯同樣的錯
“今也則亡”,現在就沒有了
“亡”,音、義同“無"
大意
哀公問孔子: “你的學生當中誰可以稱得上好學?”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顔回的可以稱為好學,這個人從來不遷怒于人,不犯同樣的過錯。可惜已經短命死了,現在就沒有了,沒有聽說有好學的了。"
導讀
這裡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孔子稱贊顔回好學,但好學的内容并不是手不釋卷,而是“不遷怒,不貳過”,可見孔子所說的“學”是學道,學做人,這是孔子的一貫思想。
這段話也可以看出孔子對顔回的高度贊許。顔回去世後,孔子非常哀傷,《論語》當中提到多處。傳說孔子有“弟子三千”,受過系統教育的有七十二人,即所謂“賢人七十二人”。其中有專門特長的、非常優秀的有十個,分别是顔淵、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貢、冉有、季路、子遊、子夏(11.3),即所謂“孔門十子”。
而孔子最喜愛的、最欣賞的學生就是顔回(即顔淵)。顔回被認為最像聖人,所謂“庶幾”(接近、差不多),所謂“具體而微”(大體具備,隻是規模小一點),後世被封為“複聖”,配享孔廟,與孟子(亞聖)曾子(宗聖)、子思(述聖)合稱“四配”。
用閱讀去了解這個世界,然後愛上它
——閱世讀書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