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雙十一和雙十二購物節也過去一段時間了,我身邊不少朋友都給自己換了套新設備,其中有不少人入手了 iPhone 12。
在和朋友的交流中,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幾位習慣在零售店買小件産品的朋友,今年紛紛轉向電商店鋪中購買快充套裝。
原因也很簡單,今年 iPhone 12 不配送充電器了,而他們住處附近的數碼配件店中新快充套裝不是貨少就是幹脆沒有。不去電商平台買就隻能去幾公裡外的小米之家了。
小米之家是個筐對于幾位朋友的說法,我可是感同身受,尤其是出差時,陡然來到一個相對陌生的環境,再遇到充電器或者充電線損壞,可别提多糟糕了。
無論是 USB-C 轉 lightning 接口的充電線,還是雙 USB-C 口的充電線,在附近尋找有貨的零售店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電商渠道購買到貨時間又太久了,随着電量的下降,電池焦慮會越來越嚴重。
▲ Apple Store 在售的幾種充電線
有一次連續找了 3 家手機配件店和維修店,都沒有貨,也去了手機銷售門店,但線下售賣的線材主要還是普通的 USB-C 線,最終也是和我這幾位朋友一樣,從相對比較近的小米之家買到了。
類似的案例并不少見,相對其他手機銷售門店或是手機修理小店,小米之家線材類商品的品類和貨量意外的比較全,除了 Android 手機常用的 USB-C 充電線,iPhone 的 MFI 認證充電線也有。
▲ MFI 認證。圖片來自:Naztech
将小米之家當做一個應急選項,倒是一個不錯的解決辦法,而作為一家線下門店,它的優勢并不僅限于手機配件的「即時可得」上。
愛範兒編輯部也有一位同事向我分享了他的「緊急時刻」,同樣是出差,這位編輯同事在報道大會時,拍攝了多張照片,等到文章寫完需要添加圖片時卻想起電腦上全是 USB-C 的數據接口,沒有相應的相機儲存卡接口,而剛好使用的老相機不支持 WiFi 傳圖。
這時就體現了 VAIO SX12 這種超全接口電腦的可貴了,名副其實的出差神器。
沒辦法,這位編輯同事隻能去附近的零售門店尋找轉接口或者借用有相機儲存卡的電腦,同樣是去了好幾家手機銷售門店,都沒找到,最終到了小米之家,找了一台遊戲本。
相對輕薄本,遊戲本電腦接口相對更全面一些,插上儲存卡将照片上傳到網盤後再下載,終于是完成了文章。
這種情況并非是孤例,在日常生活與工作當中我也常常會觀察身邊朋友、同事對于數碼配件的看法,其他提到小米之家的頻率并不低,甚至還有各種調侃,像是「離家最近的專業 iPhone 配件店」、「米家雜貨鋪」等等。
從這些回答和案例中也可以看出小米之家作為一家線下的零售門店,還是頗受認可的,不僅僅是因為線材相對比較便宜、有售後,更重要的是它的産品品類比較全,逛起來也比較有意思,是數碼愛好者們喜歡的門店之一。
像蘋果 MFI 認證的配件,小米之家推出的速度幾乎都是第一批,雙 C 口線、普通的 USB-C 線、 USB-C 轉 lightning 線幾乎都有,雖然它們不一定性能最好的,但品類夠全的話,緊急時用或日常用也都還行。
除了這些,還有像空調、電腦、路由器等産品,也難怪被用戶調侃為「米家雜貨鋪」。而從所謂「配件商、雜貨鋪」的背後,我們也得以一覽數碼電子産品的發展情況和小米之家作為一家零售店的應對方式。
不是頂尖,但求全面還是回到充電線這個事情上,是什麼造成了線下店鋪購買 USB-C 轉 lightning 接口、雙 C 口線困難了呢?
首先是産品帶來的變化,告别 5V1A 後,蘋果雖然帶來了快充套裝,但基于快充協議同樣需要使用 USB-C 轉 lightning 充電線和相應的快充充電器,在 iPhone 12 系列不配送充電器之後,小米也打算在小米 11 上去掉充電頭。之後選擇合适的充電器可能會成為常态。
但了解充電線、充電器的相應标準、支持協議這件事本就頗為繁瑣,相當于加深了消費者的購買難度。
這也是部分用戶希望蘋果在 iPhone 上改換 USB-C 接口的原因, USB-C 口相比 USB-C 轉 lightning 充電線還是更好買一些,畢竟形态做到了統一,雖然這份期盼可能會落空。
普通的手機維修店或是數碼配件門店,主要銷售的還是普通的 USB-A 轉 USB-C 線或是普通 lightning 充電線,長久的産品銷售環境難以快速改變,普通的小零售店還是需要通過銷售高頻次商品獲利,而新産品在線下完成大量鋪設需要一段時間。
▲ 日常出行、遺漏等情況讓購買充電線越來越高頻
另一方面則是 USB-C 本身所帶來的問題,正反插以及對高速傳輸功能的支持讓它獲得了歡迎,現在 Android 手機大多都采用了 USB-C 充電口,但由于 USB-C 本身支持的協議過于豐富,普通用戶難以分辨。
如果原裝充電線和充電器遺失或損壞,用戶要不就繼續買原裝,第三方相對更麻煩一些,不僅要看充電器支持的快充協議,還要看 USB-C 線所能承載的電流強度,是支持 2.4A 還是 5A 的電流。
▲小米快充線的介紹頁
現在你或許能理解,為什麼 Apple Store 一條雙 C 口的數據線能賣這麼貴了,電流傳輸速度、數據傳輸速度都是可選條件,支持的種類越多、強度越高,價格也就越貴。
而且由于普通 USB 接口還是比較主流的存在,USB-C 接口不可避免的要轉接,然而 USB-C 擴展塢同樣是一個包含許多選擇的産品,消費者往往要根據自己轉接的設備數量、電腦的充電器功率、數據傳輸速度、兼容性等來選擇。
▲ 圖片來自:9to5Mac
我的一位朋友,因為有同時轉接 2 台 4K 顯示器的需求,普通的擴展塢已經滿足不了,最終隻能花 1500 塊買了個各項數據都比較好的。
無論是 USB-C 轉 lightning 充電線還是雙 C 口充電線,要不就是作為新産品普及度不夠,低頻次産品很久賣不出去,小門店不願意賣,或是規格協議太多,小門店比較難覆蓋。
小米之家采用了一個相對折中的辦法,無論是充電線還是 USB-C 擴展塢,它售賣的大多都是基礎款,隻求覆蓋到類别,而不是頂尖性能的那一批,畢竟普通消費者買的還是基礎款,購買頻次也更高,當然單價也更低。
同樣的思路也可以在小米之家售賣的其他産品上看到,它售賣的産品可能不是頂尖的,但依舊有大量的基礎産品可選,品類多加品類更全,增強了「逛」的體驗,往往可以看到有小孩體驗平衡車、咨詢智能音響、電腦等産品。
說小米之家是一家手機門店,不如說它更像是一家數碼産品零售門店。
小米之家,手機門店中的「7-11」?近幾年新零售和智慧零售潮的崛起,讓越來越多企業重視零售門店,這是線上用戶增長越來越難的情況下的新方向之一,國産手機廠商們同樣是其中一員,除了有長久門店基礎的 OPPO、vivo,小米、華為等國産手機廠商也越來越重視線下門店。
▲ OPPO 北京超級旗艦店
我們曾在《門店即産品》這篇文章中提到國産手機廠商們門店意識的覺醒,通過更好、更貼近消費者的設計,以及多項互動服務,門店逐漸成為了一個「第三空間」,就像是社區中心一樣,拉近消費者和品牌的聯系。
可以看到 OPPO 、vivo、華為、小米等近年來都開出了不少旗艦店,大占地面積,更具質感的設計和門店陳設都是它們的共通點之一。
▲ 華為上海旗艦店
當然,各家在零售門店發力方向和進度方向還是有一些區别,例如小米在産品類别和量級相對來說優勢會大一些,那麼除了通過設計、交互課程等提升消費者在店内逛的體驗外,它還可以通過大量産品提升逛門店體驗。
聚沙成塔,大量的産品并非小米一家公司努力的結果,可以說小米生态鍊企業在這期間發揮了不少作用,往小了說,小米之家銷售的充電線材中有不少是紫米所生産的,往大了說空氣淨化器、掃地機器人等産品也由許許多多的企業所供應的。
▲ 小米之家中不少産品都來自小米生态鍊企業
作為較早入局物聯網領域的國産手機公司,小米能将生态鍊優勢轉化為産品數量優勢、品類覆蓋優勢、乃至時間優勢。
日本 7-11 公司的創始人鈴木敏文曾在《零售的哲學》一書中指出 7-11 作為一家便利店如何對抗超市、以及真正讓它成功的經驗,就是一切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書中提到的 24 小時經營,提供更方便、可口的食品都是追求用戶需求的結果。
而如果把 7-11 和小米之家對比,會發現它們之間确實有一些相似之處,雖然所處領域不同,但都頻繁跨界,銷售的産品也相對比較雜。
在「雜」的背後,其實隐含了對用戶需求的把握,在産品越來複雜的今天,消費者在選擇一款産品前要了解的信息并不少,買了手機要了解配件相應的标準,買了電腦要了解拓展配件相應的性能與兼容協議。
但其實普通消費者其實隻是想要一款可用的配件而已,這時提供覆蓋品類更全的基礎配件就顯得更有意義了。
當然,作為一家零售店,覆蓋率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标,小米最近宣布已經開出了 1000 家小米之家零售門店,而且選址大多在商場中,作為城市地标性商業區,便捷程度還是有保證的。
看起來小米之家是個「雜貨鋪」,但它的确滿足了消費者對産品品類的需求,同時讓它更經得住「逛」,畢竟可體驗的産品比較多,而更全的品類長期下來也有助于長久留住消費者。
除了小米手機與物聯網産品在功能的聯動,能促使消費者留在小米的軟硬件生态中,更全的品類也有利于固定消費者習慣,像小米被調侃為「專業 iPhone 配件商」其實就是不少 iPhone 用戶習慣到小米之家買配件的結果。
可以預見的是小米還将持續推進「雜貨鋪」的零售策略,它已經不僅僅是一家手機零售店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