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無本金投入小程序

無本金投入小程序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8-01 04:21:37

憑借着“免下載、低成本”等優勢,小程序在上線短短兩年的時間裡數量迅速突破百萬,日活用戶上億。然而,小程序爆紅的同時,各種亂象也相伴而生。

除了銷售假貨、高仿以外,還有一些小程序違規開展現金貸、過度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而背後的開發環節同樣問題重重。号稱低至百元的無門檻“一條龍服務”真假難辨,動辄上萬元的騙局也時有發生。

使用

“現金貸”小程序披上家政服務外衣

無本金投入小程序(100元就能在手機上開家)1

“線上審核,無視黑白,秒速到賬,不上征信”“身份證就能貸,無需抵押”……盡管微信此前曾發布公告,稱部分開發者通過小程序引導至外部渠道進行“惡意營銷”,目前已永久封禁了1000多個違規“現金貸”小程序,并在“上線後改名”審核渠道進行技術規範和人工審核攔截,針對繞過資質審核的情形嚴厲打擊。但打開微信小程序,輸入“貸款”,列表中類似的宣傳語依然比比皆是。

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早在2017年12月1日就共同發布《關于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明确要求監管部門暫停新批設網絡(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暫停發放無特定場景依托、無指定用途的網絡小額貸款。之後,許多非法小額貸款公司網站被取締,隐蔽性更強、門檻也更低的小程序,則逐漸成為新的“戰場”。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并無資質的“現金貸”小程序為躲避監管,将自己包裝成為家政服務等類别,以個人名義申請開通。而某個号稱“額度200到200000元,江湖救急,立即領錢”的小程序,開發者實際是一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無本金投入小程序(100元就能在手機上開家)2

通過跳轉進入貸款平台後,點開客服發來的鍊接,頁面上赫然打出“憑手機号貸款、60秒就到賬、不查征信、免電核、純系統審批”的廣告。根據要求注冊并下載相應App,卻被告知蘋果手機要按照“教程”修改設置,取消“未受信任的企業級開發者”的提示,手動将其改為“信任”。

無本金投入小程序(100元就能在手機上開家)3

相較于“現金貸”而言,小程序對于用戶個人信息的過度收集影響更為廣泛。“掃描二維碼,打開一個新的小程序,經常會被要求允許獲取我的昵稱、頭像、地區及性别,如果選擇拒絕,就沒辦法繼續使用。”對于這樣的規則,徐女士一直心有不滿,但往往還是硬着頭皮接受。

一次,在朋友的指導下,她打開自己的小程序使用記錄,查看“設置”,才恍然意識到自己的信息已經被數十個商家掌握,“不管是什麼抽獎助手,還是母嬰商品小店,都要使用我的用戶信息,還有一些小程序會同時使用我的位置信息,這就意味着我的行動軌迹随時都能被調取和分析。”更讓她覺得發指的是,一年多前無意中打開的一款哺乳指導的小程序,居然還要使用相冊,“這太離譜了!明顯屬于過度收集,不敢想象他們會用來幹什麼。”

開發

“一條龍服務”僅數百元3天即可上線

在電商平台上輸入“小程序”,顯示有多款産品可供選擇。記者選擇其中一款标價僅100元、号稱實現“小程序開發一條龍服務”的産品咨詢客服,對方坦言這個隻是方便付款設置的鍊接,以商城類小程序為例,實際制作費用為450元,續費每年150元,加1000元的話可以永久使用。

當記者表示不太懂技術時,客服立即回應稱賣家不僅負責搭建框架、完成首頁裝修、上傳20個商品、提供3張輪播圖設計、贈送海量圖标和推廣營銷教程,還會給予後期維護和技術支持,保障小程序正常運行。

為了讓記者更加直觀地看到産品效果,客服又發來一個小程序的二維碼,識别後就能打開某生鮮商城的小程序模闆。從内容來看,與平時常見的小程序并無二緻。雖說隻是樣品,但這款小程序同樣要求獲取用戶信息,否則無法正常使用。面對記者的疑問,客服表示,這個是按照買家需求來設置的,既能選擇直接微信授權,也可以獲取手機号。買家作為小程序的擁有者,可以随時在後台查看這些信息。

而在另一家提供小程序制作的店鋪中,賣家提供的服務更加“貼心”。客服表示,如果暫時沒有認證的公衆号,這邊可以免費協助申請,而小程序的制作工期也隻要72小時左右。随後,對方又發來詳細的商城類小程序功能列表,首年299元的費用涵蓋在線支付、虛拟評價等三十多項基礎功能,還有裂變紅包、秒殺、拼團等營銷功能,以及分銷商自購、傭金提現等分銷功能。

相比之下,同樣的商城類小程序也有賣家要價700元。客服解釋稱,小程序也是一分價錢一分貨,價格關系到售後服務和服務器的質量,最關鍵的是代碼是否正版,能否提供持續更新。有的看似便宜,但做完就找不到人,也就談不上有售後。

事實上,因為小程序開發而受騙的案例時有發生。有媒體報道,去年6月起,上海奉賢警方就曾陸續接到多名群衆報案稱因購買小程序被詐騙錢财。經偵查,涉案的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謊稱自己是微信、支付寶的運營商,以電話邀約、場地會銷等方式誘騙被害人到推廣會,再由“導師”、業務員們大肆渲染,并組織“托”來搶購,等被害人支付動辄上萬元的費用以後卻沒了下文。記者在上海知識産權法院的民事判決書中也查到,某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與該公司簽訂《互聯網 小程序解決方案服務合同》并支付合同預付款後,該公司“失聯”違約。

建言

将現有法律與小程序對接

加強小程序實名信息管理

“小程序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諸多亂象,與相關平台監管機制不夠健全、監管力度有所欠缺存在很大關系。”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小程序開發成本較低,也沒有太多技術門檻,開發周期相對較短,從構想到上線,通常隻有短短幾天時間。看似“高大上”的成品背後,卻容易暗藏許多問題,比如在宣傳和廣告方面,是否符合《電子商務法》和《廣告法》的有關規定,這些往往沒有經過審核,這就等于是在技術領域擴出了一個法外之地,進而導緻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

“另外,小程序對個人信息的收集也值得引起重視。”朱巍表示,小程序雖然不用下載和安裝,直接“鑲嵌”在一些平台上,但從功能上來講,并不比App少,同樣可以收集用戶的個人敏感信息和行為信息。一旦發生用戶不知情或過度收集等情況,維權會很困難。

“細究起來,小程序的種種問題都可以從現行法律中找到相應規定,但這些法律在制定時并未考慮過小程序這樣的新生事物出現,這就需要從立法上跟進,将現有法律與小程序之間加以對接,從而更有針對性,也更具可操作性。”朱巍認為,在這方面,小程序可以借鑒App的有關管理經驗。

“2016年,國家網信辦就曾出台《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用于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朱巍提到,近日,由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成立的App專項治理工作組又起草了《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征求意見稿)》,其中明确,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包括沒有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未經同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違反必要性原則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未經同意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沒有明示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等七種情形。

“對照以後不難發現,小程序同樣面臨這些問題,需要進一步規範和管理。”朱巍表示,除了推動相關立法以外,平台還要完善虛假信息識别系統,全面加強審核,及時采取屏蔽等措施。此外,要加強對小程序開發者和使用者的實名信息管理,發現問題後能迅速找到責任人,并為消費者提供更為便捷有效的投訴反饋機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