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成語故事關于君子的

成語故事關于君子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7 00:10:00

成語故事關于君子的(成語故事君子和君子鬥得兩敗俱傷)1

文 | 趙玉柱

小朋友從遙遠的内地轉學到南方,生活和學習都很不适應。周末,我問他:“你最近和新同學處得怎麼樣啊?”

“還好吧!”他說,“就是有三四個拉幫結派的同學,形成了一股‘暗黑勢力’。誰要是惹到其中一個,其他人就群起而圍之。”

“他們打别的同學啦?”我吃了一驚。我們那個年代,學生打架根本不算事兒,校霸欺淩弱小是常規動作,還有地方小混混明目張膽進校園打人呢。而現在,如果校園暴力事件有曝光,肯定要上頭條了。

“你武俠小說看多了吧?”他白了我一眼,“噴噴口水而已,這個年代誰還動粗呀?武力解決不了問題。”

“那就好!”我說,“同學之間鬥鬥嘴也很正常,黨同伐異嘛。”

“黨同伐異是什麼意思?”他問。

黨同伐異也作“伐異黨同”,意思是糾合同黨,攻擊異己。原指學術上派别之間的鬥争,後用來指學術上、政治上或社會上的集團之間的鬥争。

成語故事關于君子的(成語故事君子和君子鬥得兩敗俱傷)2

學術派别之間的鬥争由來已久。先秦時期,學術界百花齊放,百家争鳴蔚然成風。漢武帝執政後,獨尊儒術,把其他學派被貶得灰頭土臉。可是,一統江湖之後,就像《笑傲江湖》中華山派分裂為劍宗和氣宗一樣,儒家學派内部開始分裂了。據《後漢書·黨锢列傳》記載,公元前51年,儒生們聚集在皇家藏書樓兼講經處的石渠閣,展開一場聲勢空前的大辯論。儒生領袖把和自己觀點一緻的人引為同黨,大肆攻擊觀點不同的群體。成語“黨同伐異”便出自于此。

随着時間推移,儒學泰鬥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東漢名士黃瓊去世,參加葬禮的名士有六七千人。東漢另一位名士郭泰離開洛陽時,送别的太學士超過三萬人。儒生們在大咖們的帶領下,以天下為己任,對國家大事品頭評足,是謂“清議”。但漢朝沒有科舉制度,儒生進入官場的渠道非常有限。報國無門,他們便與官僚士大夫階層抱團取暖,共同反對朝中的黑惡勢力。

成語故事關于君子的(成語故事君子和君子鬥得兩敗俱傷)3

東漢後期,宦官專權。儒生群體和士大夫盟友不可避免地與宦官發生沖突。宦官依仗皇權,大興牢獄,即“鈎黨之獄”。第一次鈎黨之獄,陳寔、範滂之徒二百多人被放歸田裡,禁锢終身,不許做官。第二次鈎黨之獄更為慘烈,朝中官員李膺、杜密等一百多人被殺,妻子徙邊。很多名士和大儒被指為黨人,成為打擊報複的對象,被殺、流放、罷免及禁锢者有六七百人。後來又有千餘名太學生被捕。兩次黨獄,黨人全線潰敗,天下名賢誅戮殆盡,宦官階層的位置進一步鞏固。

這是宦官與黨人的較量。等到學界巨擘登上政治舞台,門戶之見、派别之争就體現為政見的不同、施政綱領的分歧。學術鬥争演變成黨派鬥争,你方唱罷我登場。

影響較大的有唐朝中後期的牛李黨争。牛黨是以牛僧儒、李宗闵為首的進士及第出身的地主官僚;李黨是以李德裕為首的門蔭出身的士族官僚。兩個黨派人士互相看不上,一方在朝執政,另一方必然遭殃。唐武宗時,李德裕得勢,牛黨代表人物李宗闵在貶官途中死亡。唐宣宗當政,牛僧孺入朝,李德裕被貶,最終死在崖州,而牛僧孺不久也病故了。兩人鬥争了一輩子,誰也沒占到便宜。

成語故事關于君子的(成語故事君子和君子鬥得兩敗俱傷)4

宋朝中葉的新舊黨争影響也很大。早在宋仁宗時,範仲淹和呂夷簡的糾紛恩怨就已經有了黨争的苗頭。宋英宗繼位,圍繞英宗生父封号問題的“濮議”(與明朝嘉靖皇帝給自己生父上封号的情況一樣),拉開了黨争的序幕。随後愈演愈烈。到宋神宗時,以王安石、呂惠卿等為代表的新黨,與以韓琦、司馬光、歐陽修等為代表的舊黨,因為王安石變法,兩個陣營刺刀見紅,争得頭破血流。最初是政見不同,漸漸演變為排除異己的政治鬥争。前後持續五十餘年,讓宋王朝元氣大傷。

明末的東林黨之禍波及範圍也很廣。明朝中後期,朝政腐敗,黨派林立。先是以沈一貫、方從哲的浙黨獨領風騷。在“梃擊”“紅丸”“移宮”三案之後,東林黨崛起。浙黨轉而投靠宦官。等到明熹宗繼位,宦官魏忠賢獨攬大權,大肆迫害東林黨人,朝堂上一片血腥,甚至殃及邊疆主帥熊廷弼、孫承宗等人。明朝内部鬥得不可開交,在關外虎視耽耽的後金努爾哈赤及其子孫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成語故事關于君子的(成語故事君子和君子鬥得兩敗俱傷)5

清末的帝後黨之争與宋舊黨争何遑多讓?“帝”是少年繼位的光緒皇帝,他是在國家内憂外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親政後很想有一番作為,以期改變國家長久以來的積弱局面。“後”是指把持朝政将近半個世紀的慈禧太後,她歸政後退而不休,仍然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力。等到維新變法大興全國,帝黨和後黨勢成水火。最終,帝黨以“戊戌六君子”血濺菜市口、主要成員翁同龢被逐、張蔭桓流放、光緒皇帝囚禁瀛台而宣告失敗。

講完故事,我對小朋友說:“曆代黨争,負面影響遠遠大于積極意義。從黨争的參與者來看,雖然以知識分子居多。但往往是品行高尚者常敗,品行卑劣者常勝。比如東漢的鈎黨,唐代的牛李黨,明代的東林黨、複社黨等。唐朝的武三思有一句話:‘我不知世間何者謂之善人,何者謂之惡人;但于我善者則為善人,于我惡者則為惡人耳。’這也是小人和君子待人處事的區别。如果僅僅局限于個人處事還好,放大到國家層面,便贻害無窮。”

"而北宋的新舊黨争稍有不同。起初,兩個陣營的骨幹力量司馬光、王安石都是君子,所争的也都是國事,但雙方不免意氣用事。歐陽修曾寫過一篇《朋黨論》,将小人和君子的區别挖掘得淋漓盡緻。隻可惜,他能洞見于未然,卻不能防患于未然。最終,君子和君子鬥得兩敗俱傷,小人乘機鑽了空子,終于釀成不可挽回的敗局。”

-END-

成語故事關于君子的(成語故事君子和君子鬥得兩敗俱傷)6

責編丨張子清

實習編輯 | 王新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