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個人在生活中想要安穩地行走與摸索,畢竟是與自己頭腦中的認知能力與智慧離不開關系的。
但一個人的智慧究竟應該從何而來,每個人的途徑也都有所不同。
生活中有的人注定是先知先覺之輩,許多風險即便沒有發生往往都能夠在事前有效的予以防備,而生活中許多人往往都是後知後覺之輩,往往在跌落低谷的時候才能夠有所覺悟,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
于是我們就在書中看到這樣一段話: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自己來悟。”
也就是說歸根結底,一個人在生活中有所覺悟的時候,才能看到生活的光亮與真相,才能找準适合自己的人生發展定位。
02
在電視劇《天道》中芮小丹說: “隻要不是我覺到、悟到的,你給不了我,給了我也拿不住”。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一句話: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疑;下士聞道,大笑之。”
生活中的我們當然包括我們自己,有時候不是自己摸爬滾打撞的頭破血流即便是别人奉獻給自己多麼優越的智慧與經驗往往都難以走進自身的頭腦中。
當然這在生活中也是符合一定情理的,一個人沒有親身經曆過一些事情,又如何能夠奢求他懂得一些多麼高深的道理與智慧呢?
當我們開始對人性的顧慮稍微有一些研究的時候,慢慢就懂得了人往往隻能被痛醒,卻不能夠被叫醒,更何況在生活當中又有多少了凡夫俗子們能夠主動的去覺悟、去思考呢。
于是一位哲人就曾說到: “人這一生,都是自己頭腦中思維的産物。”
換句話說,我們在生活中有什麼樣的内容,都是我們頭腦中認知這個東西所決定的,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注定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
03
生活的瞬息萬變與複雜性,決定了一個人保持着固有認知是一件多麼危險的事情。
于是難怪說對于成年人來說,最大的悲哀就是過早的認知閉環。
這個世界是一個不斷變化而又開放的世界,如果在我們這一生當中你隻能做一個井底之蛙俺又不願意跳出井口去窺探更大的世界,那麼在你的視野裡你所謂的世界注定隻有井口那麼大。
就是在這樣的情景下,當我們再次欣賞《天道》這部電視劇的時候,我想當中就更加佩服一個人,那就是肖亞文女士,随便看過這部電視劇的人都知道她才是最後的人生赢家,當然這也是實至名歸。
我們之所以會佩服她,往往根源就在于這樣,她在自己的生活中并不放棄每一個能夠覺醒的機會,她也從不願意放棄每一個學習的機會,就像她對丁元英這位高人評價的那樣:“認識這個人就是開了一扇窗戶,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能讓你思考、覺悟,這已經夠了。其它還有很多,比如機會、幫助,我不确定。這個在一般人看來可能不重要,但我知道這個人很重要。”
當一個人能夠在生活中不斷擴充自己的認知半徑、主動尋求覺悟的機會、珍惜每一個反思的片段,生活自然會一路向好而又充滿核心的質量。
04
當我們能夠在生活中明白這些道理的時候,無形當中你不得不承認每個人這一生當中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尤其是我們頭腦中那點固有的東西甚至可能是拖垮我們甚至阻礙我們成功最大的絆腳石。
而且生活中能夠主動覺醒的人群究竟又有多少呢?在那些慘痛的苦難與經曆中,我們看到了太多人撕心裂肺的痛苦與悔恨,但這一切終究都難以也無法破鏡重圓,隻能帶着内心的慘痛與沉重繼續自己人生的道路。
我發現每天有事情做不代表覺醒,真正的覺醒是一種發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長遠,保持耐心,運用認知的力量與時間做朋友;我發現人與人之間的根本差異是認知能力上的差異。
你也會在生活當中常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不管是什麼樣的關系,父母兄弟還是夫妻,有時想勸見一個人讓其有所醒悟,即便苦口婆心走的天花亂墜,隻是當你下跪想換取對方的悔改,都是無濟于事的。
人往往隻能被痛醒,不會被叫醒,人教人千萬次不行,事教人一次就夠了。
05
即便我們知道這個世界對于先知先覺者的獎賞往往是十分豐厚的,而對于後知後覺者的懲罰往往也十分慘痛的。
即便我們知道這些,但并不意味着生活中的我們大多都願意選擇如此清醒的活着,努力做一個先知先覺之輩。
不斷的在生活中行走與穿梭,也讓我們無限的感慨到人生在世,又有多少人能夠自我反省與覺悟呢?又有幾個人能夠把自己當做人生的課題進行研究嗎?
一個人對自我了解的多少,往往決定了我們在生活中的狀态。
擁有高層次認識的人固定會吊打那些低層次的人,就像下棋的時候一樣,真正的高手往往在下棋的時候走一步看三五步,這是未雨綢缪。
複雜的生活讓我們明白,隻要不是我覺到、悟到的,你給不了我,給了我也拿不住。
我是晨曦閱讀時光,歡迎點個關注和在看,每日與你分享,全網同名更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