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12 00:31:42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中華民族傳統節日)1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中華民族傳統節日)2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也是一個以節氣來命名的節日,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位于冬至之後第一百零六日。把清明作為傳統節日大約在周朝,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曆史。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中華民族傳統節日)3

清明節作為中華民族傳統隆重盛大的春祭節日,有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文化傳統,其習俗甚多,如禁火(換火)、掃墓,踏青、植樹、插柳、蕩秋千、蹴鞠、打馬球、遊樂、拔河、放風筝、射柳、鬥雞、蠶花會、吃清明粑等一系列風俗及體育活動,有的活動其實是寒食節的習俗,慢慢合并到清明節裡了。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習俗内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習俗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現在的清明節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日子,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中華民族傳統節日)4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萬物複蘇,正是春耕春播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之說。說起清明,大家都會聯想到北宋張擇端和他的《清明上河圖》,他在畫裡把北宋首都開封汴梁的生機勃勃的景象表現得淋漓盡緻。上圖是清宮畫院五位畫家奉乾隆皇帝之命,仿照北宋張擇端原畫大意而繪的《清明上河圖》。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中華民族傳統節日)5

唐代 謝觀著《清明日恩賜百官新火賦》 載于《全唐文》卷七百五十八 收錄于《續四庫全書》

不過,清明作為重要傳統節日,并不因為農時,而是因為改火、換火。我昨天在《寒食節》一文中講到,寒食節這天都要熄滅舊火(禁火),清明節這天,要迎接新火。從唐朝開始有文字記載,朝廷在清明節這天賜予新火。根據唐代進士、文學家慈州刺史謝觀創作的《清明日恩賜百官新火賦》中說:“國有禁火,應當清明。萬室而寒灰寂滅,三辰而纖霭不生。木铎罷循,乃灼燎于榆柳,桐花始發,賜新火于公卿由是太史奉期,司烜不失。平明而鑽燧獻入,匍匐而當軒奏畢。初焰猶短,新煙未密……方知春秋故事,未逾于我。周禮救災,徒稱變火。曷若賜于百官,萬方同荷。”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中華民族傳統節日)6

唐代 佚名著《辇下歲時記》載于明代 陶宗儀《說郛》卷六十九 收錄于《四庫全書》

鑽火是在宮中進行的。唐代的《辇下歲時記》記載的具體情形:“鑽火……至清明尚食内園官小兒于殿前鑽火,先得火者進上,賜絹三匹、金碗一口。”鑽火是由皇宮內苑供奉禁中的廚師或工作人員,在殿前進行的,誰先鑽出火能拿到皇上賞賜絹三匹、金碗一隻。唐詩中詠“清明出火”的作品很多,表現出寒食終于結束的喜悅心情。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中華民族傳統節日)7

清明節本來沒有祭掃的内容,祭掃是寒食節的主要活動。由于兩個節日挨在一起,到明朝後期,一些地方志在記載兩個節日時,逐漸放到一起,隻記清明節、不記寒食節,久而久之,寒食節就漸漸被後人遺忘,把祭祀祖先、掃墓作為清明節的主要活動内容。從此,清明節由一個輕松、歡快的節日,變成一個以祭奠先人、追憶亡人為主要内容的節日,就連“祝清明節快樂”這樣祝福語都成了“忌諱語”。

過清明節,學古詩詞。這次給大家帶來的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晏殊的詞《蝶戀花•清明》。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中華民族傳統節日)8

晏殊,北宋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出生,北宋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去世,字同叔,江西撫州臨川人,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官至右谏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中華民族傳統節日)9

晏殊以詞著于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亦工詩善文,存世的作品集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與兒子晏幾道并稱“二晏”。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中華民族傳統節日)10

北宋 晏殊著《珠玉詞》之《蝶戀花•清明》收錄于《四庫全書》

《蝶戀花•清明》摘自晏殊的專輯《珠玉詞》。晏殊還以誠實著稱于朝,傳說晏殊由于家裡清貧,在節假日無錢出去遊玩,便在家裡教授門人、子弟以詩書,皇上聽到後以為晏殊育人心切,犧牲自己的節假日來教人詩書,大為感動,便召見晏殊要褒獎他。晏殊卻在皇上面前說,我是因為自己沒錢出去遊玩才教人詩書的,有錢我肯定去遊玩了。皇上見晏殊如此誠實,坦誠相告,實屬難得,便也大加贊賞。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中華民族傳統節日)11

餘杭人士金昌緒作詩一首《春怨》載于《禦定全唐詩》卷七百六十八 收錄于《四庫全書荟要》

下面的戲曲念白選自唐代餘杭人士金昌緒的詩《春怨》(收錄于《禦定全唐詩》第七百六十八卷)。

蝶戀花•清明

唐 金昌緒 北宋 晏殊

打起黃莺兒

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

不得到遼西

六曲闌幹偎碧樹

楊柳風輕

展盡黃金縷

誰把钿筝移玉柱

穿簾海燕雙飛去

滿眼遊絲兼落絮

紅杏開時

一霎清明雨

濃睡覺來莺亂語

驚殘好夢無尋處

注:偎:即依靠之意;黃金縷:指細嫩柳條,有些泛黃;钿筝:指用羅钿裝飾的筝;海燕:就是燕子;一霎:短暫;尾句:濃睡覺來莺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與戲曲念白引用金昌緒的《春怨》:打起黃莺兒,莫救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之意境正好呼應。

晏殊《蝶戀花•清明》這首詞的字面不難讀懂,描寫的是作者那種“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懷念故人、傷感由景而生的複雜心境。

清明節裡,聽一聽江西才子晏殊作詞、林媛作曲、歌唱家于文華頌唱的《蝶戀花•清明》,給朋友們帶去祝福!

程彥林 清明節于北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