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養豬能手勤勞緻富

養豬能手勤勞緻富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1-04 20:02:46

2018-12-03 10:59 | 嘉興日報

養豬能手勤勞緻富(海甯養豬大戶改種高科技寶貝)1

80多個溫室大棚連體成片,120畝面積的棚頂實現光伏發電,一個個“神奇”的桑黃菌棒通過流水線離開菌種培養室、大棚裡控溫控濕生産加工全部實現自動化……走進位于海甯市袁花鎮的宏欣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眼前的景象很難讓人想象,這裡曾經是海甯市最大的生豬養殖場。

最近正值桑黃發菌期,見到負責人姚生良時,他正穿着專門的工作服在“實驗室”和“生産車間”裡檢查,舉手投足像一位一線的科研工作者。隻見“生産車間”的鐵架子上整齊擺放着一排排20厘米高的圓柱形塑料袋,袋子内裝着打碎的桑樹木屑。據介紹,頂端的黃色菌絲之後會向底部慢慢蔓延,到明年10月就可以采收。

今年61歲的姚生良,曾經是海甯市最大的生豬養殖戶,他養了14年的豬,一度讓自己的養殖場成為國家畜禽标準化規模示範養殖場,年産商品豬近兩萬頭,還曾探索了水稻和豬混養的新模式,在海甯和嘉興都小有名氣。2014年,為了響應全市生豬提質減量的号召,他作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帶頭關停養豬場。

“不養豬,我能幹什麼?”面對空蕩蕩的豬棚,當時的姚生良不免有些失落和迷茫。就在這時,海甯市農經局相關負責人主動上門為他出謀劃策,“聽說省農科院蠶桑研究所有個人工種植桑黃的項目,市場前景很好,要不要試試?”

聽到“桑黃”一詞,這位昔日的“養豬專家”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我知道桑樹全身都是寶,但隻知道桑黃是野生的,是非常稀有的,怎麼做到人工種植?”“别怕,我們給你找專家,手把手教。”看出了他的猶豫,農經部門負責人告訴他,近年來,省農科院積極探索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通過路演拍賣、轉讓、作價入股等,使科技成果與市場、産業有效對接,從而發揮農業科技的支撐引領作用。海甯市政府與省農科院已經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如果願意嘗試,省農科院蠶桑研究所會給他提供技術支持。

這一席話讓姚生良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喜歡鑽研新技術、新模式的他,決定放手一試。他先後數次趕到省農科院蠶桑研究所參觀學習,專家告訴他,桑黃是一種寄生于腐爛桑樹上的真菌,被稱作“森林黃金”,具有很好的抗癌效果,市場前景可觀,就是人工栽培技術很難掌握,國内剛剛起步。但種桑黃的收益比較高,每公斤售價可超4000元。

姚生良暗下決心,要做就做到最好。于是,他一下子與省農科院蠶桑研究所簽訂了5年的合作協議,實施桑黃規模化栽培,他也正式從一個“豬倌”轉型成為一家農業生物科技公司的總經理。

2015年,合作開始的第一年,姚生良就嘗試培養起了1萬棒桑黃菌。然而萬事開頭難,“要管好這小小的桑黃菌棒,還真不容易。”原來,桑黃菌棒需要長時間高溫消毒滅菌,因為沒有高溫消毒設備,第一批菌棒不得不運到其他合作社加工,非常不方便。

而且,桑黃菌喜歡陰涼潮濕的環境,這就對大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姚生良沒有放棄,更是不惜血本投資了1000多萬元,改造大棚、添置設備、引進人才……規模從1萬棒到40萬棒再到2017年的90萬棒,産量從2015年的幾十公斤到2018年的一萬公斤,姚生良一步步探索、一步步實踐,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培養基質選擇、菌棒的消毒、滅菌、接種……省農科院蠶桑研究所專門指派了研究人員給予全程技術指導,姚生良則像學生一樣,不停地向專家請教培育菌棒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姚生良的科技轉型之路就這樣越走越寬。據悉,宏欣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産的桑黃,已經拿到了省醫學科學院安全性評價研究中心GLP安全性報告,證實其安全性,并且沒有毒副作用。記者了解到,目前其産品已在本地、東北三省、廣西、四川等地逐漸打開市場,并深受消費者信賴。

這樣的轉型值得嗎?姚生良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以前養豬,行情最好的時候年産值可以達到2000萬元,但也會遇見行情不好的時候,甚至會虧本。而現在,基地裡的桑黃年産值已達3000萬元,而且他計劃3年内種植規模再翻兩番,前景十分廣闊。在他心裡,還有一筆環境賬:以前人們經過養豬場時都是掩鼻而過,而現在種植桑黃,不僅沒有臭味,還沒有污染。“桑樹枝以前用來當柴燒,而如今已經成為一種農業廢棄物,我們現在每年會向周邊農戶收購1000噸桑樹枝,大大緩解了這一農業廢棄物污染問題。同時,我們采收後的桑黃菌棒還能用來做花卉基質,每噸可以賣200元。”姚生良自豪地說。

(原标題《一位嘉興農民的科技轉型路》,原作者孔越。編輯沈烨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