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遊戲的不斷發展,玩家和環境的變化使得一些遊戲廠商漸漸失去了初心。近年來一些遊戲公司的騷操作也是讓玩家們大跌眼鏡,也引來粉絲的吐槽和抵制。近日就有媒體評出了10家國外網友最讨厭的遊戲公司。
10、Gearbox
Gearbox于1999年2月成立于美國德克薩斯州普萊諾市。其憑借2009年黑馬作品《無主之地》被國内衆多玩家所熟知。該公司以開發FPS遊戲見長,曾經開發過多部半條命遊戲等。而該公司在2010年正式收購已倒閉的遊戲制作商GDO旗下作品《永遠的毀滅公爵》(跳票王)後,成為了該作品的救世主。
Gearbox在2011年推出的《永遠的毀滅公爵》被許多人稱為是有史以來最令人失望的遊戲,誠然這并不完全是Gearbox的錯。不過是随着《異形:殖民軍》的發布,使得“虛假宣傳”幾乎成了Gearbox的代名詞。在開發過程中Gearbox向世嘉謊報遊戲進度。最終《異形:殖民軍》因為實際成品沒有達到E3演示效果被玩家以“虛假宣傳”的名義提起了集體訴訟。
9、雅達利
“雅達利”三個字在80年代初期曾風光無限。但是1983年“雅達利大崩潰”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雅達利母公司華納用6個星期時間做出《ET外星人》這一史上最著名IP爛作。1982年的聖誕檔,《ET外星人》隻賣出了150萬份,而雅達利卻準備了400萬份遊戲。多出來的250萬遊戲卡帶,最終同其他一些賣不出的存貨一起被埋進了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戈多垃圾鎮。
在當時遊戲硬件&軟件生産商雅達利實施的“數量壓倒質量”的政策下,一年之内美國市場上出現了近萬款遊戲。大量同質化垃圾遊戲讓美國玩家徹底失去信心,并最終導緻了1982年聖誕節的市場大崩潰。自此之後的四年,美國再無人敢談及遊戲行業,本土遊戲機市場徹底消失。現在的雅達利正在建設酒店,沒錯,就是在造酒店。
8、暴雪
1991年成立的暴雪娛樂也有近30年的曆史了,旗下擁有《魔獸争霸》、《星際争霸》、《暗黑破壞神》,《魔獸世界》、《爐石傳說》、《風暴英雄》以及《守望先鋒》等重量級IP。2008年7月9日,動視暴雪正式并入維旺迪,是包含暴雪娛樂品牌名稱的控股公司。2013年7月,動視暴雪從母公司維旺迪手中買回大部分股權,成為一個獨立的公司。
曾經“暴雪出品,必屬精品”,現在成了一句笑話。近年來暴雪變得越來越不是“暴雪”,首先就是頗具争議性的2018年暴雪嘉年華手遊《暗黑破壞神:不朽》的發布,以及那句經典的“你們都沒有手機嗎?”,這句話也使得暴雪的市值瞬間蒸發35億美元。2020年《魔獸争霸3:重制版》的發布,讓暴雪自己摔碎了自家的口碑,遊戲“榮膺”史上最低評分遊戲。換做三年前,誰能夠想到暴雪會出現在這個榜單上。
7、華納互娛
華納兄弟互動娛樂,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華納兄弟遊戲,負責開發華納旗下IP的第一方遊戲。2003年,華納兄弟遊戲制作了其第一款遊戲《兔八哥:重裝上陣》,EA負責了遊戲的發行。2004年,華納兄弟遊戲收購了Monolith Production,而在下一年華納兄弟遊戲商标正式出爐。受益于母公司強大的分銷供應渠道和營銷手段,華納兄弟遊戲的遊戲可以保質保量的送到玩家手中。
華納在2010年Rocksteady工作室共同研發完成了年度黑馬作品《蝙蝠俠:阿卡姆瘋人院》,遊戲因為其成熟的戰鬥體系、塞爾達般的地圖解謎和原作契合度頗高的謎題,大獲成功,遊戲的續作《蝙蝠俠:阿卡姆之城》則更加優秀,叫好又叫座。華納兄弟遊戲一直為人诟病的一點就是其微交易和預購獎勵系統,有時甚至會在遊戲發布當天公布預購獎勵。《中土世界:戰争之影》中戰利品的内購在當時引起了玩家們巨大的争議。
6、Epic
Epic Games 1991年創立于美國馬裡蘭州的羅克韋爾,是近十年來最負盛名的遊戲制作團隊之一,旗下最暢銷的遊戲《戰争機器》為其賺足了吆喝。團隊研發的虛幻引擎為20多年來為無數的遊戲制作團隊所采用。2012年7月騰訊以3.3億美元收購EpicGames已發行股本48.4%的股份。
Epic遊戲商城的出現,讓其收到了許多負面的評價。為了打擊Steam在PC遊戲市場的壟斷地位,Epic于2018年上線了Epic遊戲商城,但是事情進展的并不是很順利。商城上線後,其大肆購買第三方知名IP獨占權來搶占市場的行為引發了大量玩家不滿,遭到了玩家們的抵制。不過在Epic的“白嫖”政策下,抵制效果并沒有奏效。僅在上線第一年,Epic就吸引了超過1億客戶,銷售額達到6.8億美元,比預期高出60%。
5、微軟遊戲工作室
微軟遊戲工作室(Microsoft Game Studios),原名Microsoft Game Division,于2002年起使用現時的商标與名字,是微軟的全資子公司,為基于Windows的個人電腦與Xbox及Xbox 360遊戲機開發與發行遊戲。MGS為數個微軟所有的第一方開發商發行遊戲,包括了Bungie Studios與Rare,亦有發行由如Bioware與Bizarre Creations等第三方開發商制作的遊戲。
近年來,微軟成功的對其進行了“洗白”,旗下Xbox品牌越來越令人感到欣喜,尤其是它與PC之間的連帶關系。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上一代對于微軟來說是艱難的。盡管其Xbox 360取得了成功,但是360“死亡三紅”以及對Rare錯誤處理則讓微軟叫苦不叠。本世代Xbox One已經完全輸給了PS4,而且相比與索尼和任天堂遊戲的輸出,微軟顯然有些蒼白。
4、B社
Bethesda是一家美國遊戲發行商,為Zenimax Media(《德軍總部》《狂怒》發行商)的子公司。公司于1986年始創于美國馬裡蘭州蒙哥馬利縣的貝塞斯達區,并且于1990年遷址至馬裡蘭州。旗下有諸多不同題材和類型的遊戲,包括角色扮演,競速,模拟類和體育類型等。旗下最知名的莫過于《上古卷軸》和《輻射》系列。
幾年來,B社受到了許多來自媒體的負面評價,主要原因是創新産品缺失以及衆多業務失誤。此前盡管遭到玩家社區的強烈反對,但是貝塞斯達還是兩次試圖對MOD進行收費的事實遭到粉絲抵制。滿是BUG《輻射76》的推出更是讓玩家們已經“無(jia)力(da)吐(li)槽(du)”。
這兩年的新作《星空》和《上古卷軸6》更是沒有一點消息,完全是處于畫餅狀态,這也讓B社流失了大量粉絲。
3、科樂美
作為日本最具影響力的遊戲公司之一,科樂美自1969年創辦至今已經有50年的曆史,可以說是業界的老字号了。旗下《寂靜嶺》、《魂鬥羅》、《合金裝備》、《惡魔城》、《實況足球》、《心跳回憶》、《沙羅曼蛇》幾乎在所有主流遊戲類型上都有響當當的經典遊戲系列。
科樂美一旦碰上一個商機就會死死抓住,想方設法的從這上面賺取玩家的血汗錢,直到讓人家看到這個遊戲就反胃為止。上世紀的科樂美無比的輝煌,但是現在實在讓人不敢恭維。2015年對科樂美來說是極為重大且艱難的時期,在這一年科樂美突然取消了《P.T.》的開發,并且抛棄了小島工作室,留了一個名為《合金裝備》的空殼子。此前據稱科樂美拒絕為員工繳納健康保險,而且威脅向媒體控訴的員工。
2、動視
動視成立于1979年,是世界上最大的第三方遊戲開發商和發行商。2007年12月,動視與維旺迪遊戲合并,成立動視暴雪公司。2013年10月12日,動視CEO Bobby Kotick聯合ASAC II LP合計出資81.7億美元從維旺迪集團回購公司股權,動視暴雪獨立。旗下最知名的莫過于《使命召喚》系列。
近年來動視的商業策略遭到了玩家們的抨擊,遊戲漲價,在遊戲尚未發布的時候就宣布遊戲地圖以及DLC等内容隻能夠預購,當年甚至還注冊了“多人遊戲中誘導微交易的系統和方法”的專利。2019年,動視解雇了800多名員工,公司此前還曾在電話會議中宣布“營收破紀錄”。此前動視新任首席财務官Dennis Durkin獲得了1200萬美元的獎金,動視CEO Bobby Kotick薪酬位列所有遊戲公司第一,排名全美第45位。
5月中旬,動視暴雪宣布計劃在2021年招聘2000多人,總員工人數将超過1.1萬人。CEO Bobby Kotick說:“在明年,動視暴雪的目标是雇用2000多名員工,以便我們非常有才華的團隊能夠繼續打造史詩般的娛樂項目。”
1、EA
美國藝電創建于1982年,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紅木城,是全球最著名的互動娛樂軟件公司之一。在美國其它城市、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中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均設有分公司或子公司,主要有動作類、角色扮演類、賽車類、格鬥類遊戲。旗下擁有《模拟人生》《命令與征服》《戰地》等衆多經典系列遊戲。
最讨厭遊戲公司EA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它痛苦地總結了令玩家惡心的遊戲行業的一切。同動視一樣,EA前CEO Andrew Wilson被評為美國薪酬最高的首席執行官之一,此前他因工作效果太差受到批評。《星球大戰:前線2》中戰利品開箱機制甚至改變了部分地區的賭博法律。
被EA玩倒閉的工作室都能夠做成一個榜單,最著名的莫過于《模拟人生》的開發商Maxis工作室,在2015年被EA解散。占據多少人童年回憶的《紅色警戒》,其開發商西木(Westwood)工作室創建了《沙丘》、《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等經典RTS遊戲。西木于1998年被EA收購,最終由于種種問題于2003年被EA解散。EA曾連續三年“榮獲”美國最差遊戲公司這一“殊榮”,排名第一實至名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