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對人的心理能量有過很多研究,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案例分析,我們已經知道負能量作為一種心理現象,是會傳遞、傳染給周圍其他人的。
所以如果你身上有負能量的特征,請發現之後,盡快改變,如果你周圍有這樣的人,要麼幫他一起改變,要麼遠離他,如下是一個人負能量的三種行為表現,供你參考。
1、優柔寡斷
優柔寡斷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負能量,因為優柔寡斷屬于一種“心理内耗”,這種行為透支的是一個人的精氣神,使得一個人喪失信心,沒有勇氣,變得畏手畏腳。
比如一個團隊聚集起來的鬥志,團隊價值觀等,如果在完成某一任務,或解決某一問題的過程中,領導對一個決定優柔寡斷,難以抉擇,甚至畏手畏腳,那麼可想而知,整個團隊就會人心渙散,處在一場心理糾結中。
所以面對優柔寡斷的隊友或合作夥伴,你一定也會變得跟他一樣,前怕狼後怕虎,難以抉擇,找不到出路,想不到适合自己的選擇。
優柔寡斷的心理特點有先天的遺傳,也存在後天的學習,所以首先認識到這一點很關鍵,但改變更重要,因為凡是改變都會讓自己不舒服,都會是一場心理的訓練。
2、抱怨與發怒
一個人如果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與各種欲望,那麼他注定會越來越沒有出息,比如那些好吃懶做的人,那些好逸惡勞的人,那些徇私舞弊和違法亂紀的人。
所以抱怨沒有用,還得靠自己,這話永遠不過時。抱怨與發怒這種行為隻會讓身邊的人也變得情緒化,用簡單粗暴的情緒表達自己的訴求,因為抱怨這種負能量它會傳染。
而誰都知道抱怨與發怒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生活中最常見的負能量行為,這兩種簡單粗暴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盡量不要使用,這樣你的生活才會更好。
所以當這樣的情緒出現的時候,要記得用理性加以控制,不要讓自己失去理性,自動化地用負能量去解決身邊出現的問題,抱怨和發怒給身邊的人。
3、悲觀和消極
悲觀主義這個詞曾一度被文藝青年拿來文藝,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悲觀終究不是什麼好事,因為悲觀無疑是給自己的生活籠罩了一層灰蒙蒙的煙霧,看不清未來的模樣。
心理學上對于悲觀主義的解釋是認知極度不合理的一群人,由于他們的認知存在偏差,所以他們看到的世界就變得扭曲,失去了真實。
悲觀和消極的人心理上會變得很脆弱,遇到困難就容易陷入一個死胡同,自己出不來,别人也進不去,即自己想不明白,别人的話也聽不進去,讓自己整日生活在消極的情緒中。
改變這種行為習慣的一個方法就是改變自己的認知,盡量向着積極的一面思考,因為人生那麼遠,你隻需要過好當下,活在當下,過好每一個當下,你的以後才不會太差。
結語:負能量是一種心理問題,也是一種生活态度,與身體的其他問題一樣,隻要認識到了,有改變的意識,做出改變的行為,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以上就是三種負能量的行為表現,如果你被言中,請盡量改變,莫要讓别人暗中嫌棄,當然更多的是為了自己的成長和發展考慮,因為你可以更好,為什麼要讓負能量牽絆住你。
歡迎留言評論,寫下你的見解,心理小先生與你一起進步。
關注心理學科普,科普心理學:心理學≠讀心≠雞湯≠算命,心理學=科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